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生活中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吐槽國內「看病貴、看病難」

埋怨指責醫生冷血、不盡責、只看錢......

與此相對應的便是將國外醫院奉上神壇——醫生水準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療環境更好,而且國外全民免費醫療.....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健康中國攝影大賽 胡瑞贏 攝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最近一位姑娘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在國外就醫的經歷:


她在美國讀書時膽囊結石發作,先是去一家社區私人診所做了超音波,但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結果,她只能先配點止疼葯控制。隨著疼痛加重,3天后的晚上,她又去附近的醫療機構看急診,卻被告之至少要等7個小時才會有醫生接診。

5天后,她的超音波結果還沒拿到,忍不了的她到了另一家診所花費100美金加急做了超音波,結果是需要手術治療,於是她到醫院預約手術,卻再一次被告知預約專科醫生至少要等4個月,手術費在4萬-6萬人民幣之間,而且醫保不能報銷。

已經疼到崩潰的姑娘無法再等4個月,決定打飛的回國治療。4月30日她坐飛機回國,並掛上了一家醫院的門診,5月2日,就被送進手術室,半個小時的手術圓滿結束,術後醫生又實施了快速康復,6個小時候就可以下床活動。

手術後第3天,姑娘順利出院。出院結帳單費用不到1萬元

「相差太遠了!」小伊感嘆道:「醫生給做的微創手術,技術不比美國差,醫生、護士的診療、照顧也很專業周到。」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這樣的例子並非個例,演員李冰冰在其微博上講述了她澳大利亞工作時發燒的經歷: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中午12點,我到達澳洲醫院的急診,高燒38.9度,當時沒有醫生,等待2個半小時後醫生來了,跟醫生溝通病況後,在我的極力要求下他同意驗血,等待驗血結果的三個半小時裡,體溫兩度飆升至39度以上。面對血檢結果,醫生不能確診到底是什麼病因誘發持續高燒,只是覺得燒了兩周了這很不正常,懷疑我得非典型性肺炎了,於是又去拍片子,結果也是NO。在這裡確實拖了半個月了也沒搞清楚到底是什麼病,大概不到十分鐘我倆自己內心做好了決定:連夜趕回國!」

「回國後,醫生當即確診是化膿性扁桃體炎,然後確定治療方案並讓我立即住院。不久後我就痊癒了。我這一次是深有體會,不用羨慕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就跟人一樣誰都有優點和缺點,國外有國外的好處,但國內的就醫環境和醫護水準真的不是蓋的,他們相對更了解國人的體質,能迅速有效,靈活變通的因人而治!」


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國外看病沒你想得那麼美好,國內看病也沒你說得那麼糟糕,誠然中國醫療還有許多可以完善的地方,但我們也不該就此忽視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以及對醫護人員的埋怨指責。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健康中國攝影大賽 董乃德 攝

醫生工作壓力超過其他很多行業,屬於典型的「高壓族」。做醫生真的不容易,作為健康時報記者,每天都會接觸醫生,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醫生!希望全社會能真正理解、體諒醫生!


1. 醫生不是超人

醫生不是超人,但他們工作起來真的像超人。

健康時報記者去採訪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程桯,到望京醫院門口,程桯說自己在門診,而當記者趕到門診時,他卻已經跑到病房了——從門診樓2樓到住院樓8樓。

程桯6點起床,6:30出家門,7:30前查完房並開完醫囑,8:30開始看門診,46名患者看到13:20。午餐6分鐘吃完8元便當,然後進手術室,16:30出來後再去病房走一遍。整天的休息時間也就是手術之前助手在消毒時,他在手術室的地板上坐了10分鐘。

健康時報記者還曾跟隨北京安貞醫院大血管外科主任孫立忠教授上手術,體驗了外科醫生的辛苦,從9:30進手術室到17點,52歲的孫教授一步也未離開手術台,不吃不喝,站了近8個小時。而全台手術前後加起來達到了16個小時。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健康中國攝影大賽 沈旭煜 攝


2. 醫生也會生病

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裡,有一位戴著麥克風上班的大夫,此舉招來了個別患者家屬的不理解,認為是對患者的冒犯。

「其實,這位30來歲的女大夫,患了聲帶小結,兩周內不能發聲,但她實在不敢休息,又不能大聲說話,於是想出了這個辦法, 幾周來她的病情越來越重,也沒時間治療。」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高恆淼告訴記者。

網路上有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女孩,嫁人絕對不要嫁給醫生》,第一個理由即是:嫁給醫生,你要做好準備,在你們以後的生活中,你要耐得住孤獨,你將一人度過大部分的時間。他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年輕時睡眠再好也經不住值夜班時一次次被咣咣的砸門聲驚醒或被成宿的手術摧垮。他的睡眠變得像玻璃紙一樣脆弱。

嫁給醫生,你要做好準備日夜為他身體擔心。睡眠不足可間接引起各種疾病,體力嚴重透支,吃飯時間不定,所以許多醫生都有慢性胃炎或胃潰瘍,有的年紀輕輕就做過胃大切。


3. 醫生成材期漫長

一名醫生的成長周期很長:大學本科5年,如果再繼續讀學位,3年碩士,3年博士,一共23年的教育,拿到博士學位就30歲了,而這時還只是一個一般的醫生,等完成住院醫師、專科醫師等等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這時,已快40歲了。

國家對醫生的要求是學術和臨床兩頭乾,醫生常把這個要求稱為「五個量」,即工作量、手術量、門診量、文章量、課題量。程桯念叨這個五個量時,語速飛快,爛熟於心。不僅如此,醫院的職稱評定還可以用「馬拉松」形容,7年醫學院碩士畢業後,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至少6年,主治醫師到副主任醫師也最少6年,我們所看到的主任醫師,至少是畢業後25年才能享受的資格。


4. 醫生也要養家

醫生的工資常常讓人很好奇,今天我們拋開是否有灰色收入,是否有講課費、紅包、回扣等等,僅僅就講工資。

此前,網路上媒體報導月嫂月薪過萬時,微博上一位北京協和醫院醫生曬出自己的工資單:發工資了,拿到工資單一看,欲哭無淚啊!到手工資才2500!那有人說:你有回扣和別的收入吧?抱歉,我真沒有啊!

這絕不是個例。有媒體報導,今年全國所有的8年製醫學博士,初次就業的起薪普遍不高,能拿到7000-9000元每月的僅局限於很少的幾家醫院;而95%的調查對象的收入為3000-7000元之間。


5. 醫生常處於危險中

醫護工作與疾病為伴,這個職業有著天生的危險性,就如SARS期間,沖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難免被感染一樣。

在記者接觸的醫生中有一個共識:「我們的職業現在太危險了」。這種危險有兩層含義,其中之一就是職業本身的風險。

北京安定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醫師鮑楓二十多年前第一次進精神科病房,就被一位患者揪著領子推到了牆上,然後圍上一群目光獃滯的患者,他一下子體會到了這個職業的特點——真的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遇到精神病患者犯病,大家會本能地躲遠點,因為精神病患者對自己的狂躁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精神科醫護人員不能躲,治病時挨罵受氣是常事,甚至會挨打,職業風險更大一些。」

最後,對國內醫生,人們有誤解,有偏見,可對那些整日忙碌,為每一個生命與死神搏鬥的人,值得我們說一聲,「對不起,謝謝你」!

如果你身邊也有醫生朋友、家人,不妨把這篇文章轉給她,對他/她道一聲:「辛苦了」!

深夜在國外看急診,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健康中國攝影大賽 楊潤華 攝

參考文獻:

① 演員李冰冰微博

②2012-08-23健康時報《做醫生真的不容易》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魯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