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下苦美元久矣!美元霸權終究會被持續暴增的債務拖死嗎?

【環球軍事快評 梳理天下大事】二戰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樹立起霸主地位,美國的金融霸權、科技霸權與軍事霸權互為犄角、互相支撐,托起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霸權型國家,美國開動印鈔機每印一百美元,就相當於用0.4美元的低廉成本,獲得99.6美元的貯備收入,這種龐大的鑄幣稅收是美國面向全世界的特權,憑借美元霸權,美國還手握全球金融交易支付清算體系,動輒揮舞製裁大棒。

有人慨歎,天下苦美元久矣!

經濟學人雜誌2012年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描述,"世界上最大的敲詐勒索者,不是意大利的四海兄弟,不是克裡姆林宮的官僚,……而是美國紐約金融管理當局"。

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世人見識了美國金融資本集團的貪婪無度,所謂物極必反,玩弄錢生錢的遊戲過火了、早晚要出問題,寄生的生活過久了、寄生蟲越長越肥、胃口越來越大,也早晚要出問題。

於是乎,美國國內的底層民眾不幹了,從鐵鏽地帶到產業空心,從茶黨運動到佔領華爾街運動,種種社會撕裂引得美國出現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個性”總統;而在世界範圍內,那些不願總是“摧眉折腰侍權貴”的人們也不幹了,憑什麽霸權國家國內藍天碧水、草地別墅、錦衣玉食,對外任性蠻橫、頤指氣使,憑什麽後發國家永遠是國內血汗工廠、汙水橫流、對外則備受鄙夷、橫遭指責、屈辱忍讓?

於是乎,臥薪嘗膽、艱辛苦乾、苦練內力和硬功的一些國家,開始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地位和發言權。

美國經濟將被債務大山壓倒?

美國聯邦政府今年3月份曾預計,2019財年財政赤字或高達1.1兆美元,遠高於2018財年的7790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年初發布的報告預計,未來年度財政赤字超兆將是常態。而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美國本財年前9個月(即從上年10月到今年6月)的預算赤字已從去年的6070億美元擴大到7471億美元,同比增長23.1%。

“國會山”網站報導,參眾兩院以及白宮,將再次討論在10月1日開始的2020財年之前增加支出,以及提高債務上限迫在眉睫的最後期限。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7月12日在寫給眾議長佩洛西的信中表示,美國政府將在9月初國會複會之前用完現金,他請求國會在夏季休會前提高債務上限,否則美國政府可能因資金枯竭而停擺。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美國政府35天的關門時間創下歷史紀錄,造成110億美元損失。

美國現任總統在競選階段曾承諾消除財政赤字,還要消除超過22兆美元的整個聯邦債務。然而他實行的大規模減稅,導致政府收入減少,而理論上由於經濟活躍從而增多稅收的效果也尚未顯現,上述兩個目標的實現看上去越發渺茫。

據統計,截至7月7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接近22.44兆美元,是1958年有債務數據以來的大約80倍。最近40年裡,美國債務水準幾乎是每8年翻一番,美國金融網站Howmuch在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1982-1989年間(裡根政府期間),美國聯邦債務開始激增,自此一發而不可收,而奧巴馬執政的2010-2017年初增加了8.59兆美元,奧巴馬卸任之後至2021這四年間,預計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將增加4.78兆美元,堪稱繼續無休無止地攀升,預計到2026年時,將達到45兆美元,為美國GDP的近250%!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7月9日提及,美國兩黨政策硏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財政收入的萎靡增長無法覆蓋美國超過22兆美元的天量債務,今年9月,美國不排除將要遭遇40年來的首次債務違約。一旦違約或放棄償付,首先可能打擊美國的主要債權國中國和日本。當然,只要再次調高債務上限,就能解決眼前問題。不過,再次推遲違約時間,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加劇了金融大崩潰的風險。

黃世忠在《經濟強國羸弱的財政狀況——美國聯邦政府2018財務報告透析》一文中指出,美國收不抵支的頑症日益惡化,資不抵債的“財政黑洞”不斷吞噬著經濟活力,美國財政正走向不可持續發展的不歸路。而黃奇帆在2018年10月15日上海全球金融論壇上的演講時也提及,按現行美國舉債速度和赤字增加速度,要不了幾年,美國經濟將被債務大山壓倒。

從理論上講,政府的稅收收入、財政收入是主權貨幣發行的依據,如果一個國家的債務利息和到期債務,把全年的財政收入消耗光了,就沒有信用繼續發國債,借新債還老債的玩法就會斷裂,不僅可能導致重大的金融危機,美元公信力還會大幅下降,而在美國貨幣失信、貶值的預期下,世界就會減少美元的使用;“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金融泡沫越大、越圓,離破滅往往越接近。

實際上,當越來越多的世人意識到美國債務激增勢頭的危險性,根本無需等到美國政府債務觸及會導致經濟崩盤的惡性上限,大家必然會采取措施、未雨綢繆。

減持美債、拋售美債?

7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TIC)數據(按慣例延後兩個月),今年5月,全球至少12個美債的海外央行級“債主”大幅減持了美債。而自2018年以來,全球約20個外國債主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地減持了美債。

數據顯示,中國(內地)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債,3月減持104億美元,4月減持75億美元,5月減持28億美元,共207億美元,現持有1.1102兆美元,持倉規模創兩年最低。

對此,一位全球大型資管機構亞太區負責人認為,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多元化配置步伐,正隨著美國四處發動強硬貿易政策而驟然加快。中國的一家英文媒體評論認為,這或是貿易戰背景下的“去美元化”( de-dollarization)跡象。雖然中國依然是美債第一大海外持有者,不過,美國媒體CNBC數周前報導稱,如果美債全球大買家持續拋棄美債,並增持黃金,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或將是“核”級別的。路透社更是曾經發出驚言:中國所持美債是 “核選項”。

應該說,全球央行拋售美債呈現出一定的持續性,美元可能會伴隨美國聯邦債務的持續攀升而走下坡路,美元的世界通用貨幣的地位在削弱。

在此背景下,國內又有網友呼喊“殺手鐧之拋售美債論”,但必須要指出的是,這種聲音恰恰是缺乏金融常識的“胡喊”。

為什麽這麽說?

所謂“欠錢的就是大爺”,美債如果遭遇大規模集體巨量拋售,這一定會加速美債價格的下跌,而對於大部分是美元資產的我方外匯儲備而言,穩定性及資本保值是韓首要的,上述拋售的情況一旦發生肯定先傷害到自身。

不僅如此,海外持有的美國國債是6.5兆美元,中國佔17%,但美國國債的大部分是在國內持有,而且美國債務總額是22.4兆美元,中國作為債主,佔比僅僅是5%左右,美債遠遠沒有被我們“壟斷”。

從理論上講,一旦中國拋售美債,以美債市場的深度,潛在買家會迅速入場,即使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動蕩,也僅僅會是短期的動蕩,更現實的問題是,即便把美債全部拋售,短期內,還有什麽其他可以提供3%左右低風險利率的資產可以投資?要知道,日元和歐元都在零利率附近徘徊。

對於美國來說,直接耍賴不還錢、直接違約的可能極低,那樣做的結果就是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將呈現斷崖式的一落千丈,美元倒了,美國霸權也就倒了,美國不會傻到那個地步。

然而,巨量債務仍在加速增加,這個困境怎麽解?

首選第一招當然是多多印鈔、讓美元貶值,以間接方式違約,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然而,美元貶值對美國而言是把雙刃劍,這會降低美國政府債券的吸引力,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將大幅上升,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還可能導致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被拋售。但火燒眉毛的時候,顧不了長遠的。

第二招是通過加息縮表剪羊毛,以鄰為壑轉嫁危機,這種操作已經屢試屢爽、用過多次了,明智的國家已經吸取了經驗和教訓,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再用這一招,不一定會像以前那麽好使。

第三招就是憑借當前尚存的霸權實力,強行改變遊戲規則,強力扭轉不利局面,哪怕給別國給世界帶來極大苦楚也在所不惜。很顯然,這一招數,已經通過頻繁爽“約”退群、種種霸凌主義顯露無疑。當然了,對於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巨大內需、高科技實力和戰略核武的東方大國而言,這招並不好使,它只能欺負一些“軟骨”國家。

黃金 又是黃金

香港亞洲時報6月26日提及,美元的“川普困境”始於舊式的過度借貸,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就使美國走上了一條通往22兆美元債務和1兆美元年度赤字的道路,正在使美元喪失來之不易的可靠性。

那麽,如果美元不如先前那麽可靠了,還有誰可靠?

根據中國央行7月上旬公布的數據,中國6月黃金儲備為6194萬盎司(大約1926噸),較5月的6161萬盎司增加了33萬盎司(約10.3噸)。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12月以來,中國黃金儲備已經連續7個月攀升。

另據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2018年全球央行新增官方黃金儲備651噸,同比增長74%,是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淨購買量最高的一年。今年一季度,數據繼續增長,新增購買量145.5噸,成為6年來最高水準。美國花旗集團4月份稱,如果中國和俄羅斯延續此前勢頭,2019年的全球官方黃金購買量可達700噸。6月底,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創下6年來(從2013年5月)新高,最高報價達每盎司1433.3美元,近日仍在高位調整。

很顯然,美元趨弱,令金價獲得顯著支撐,各國避險意識增強,使得黃金再受熱捧。實際上,增持黃金儲備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不僅有助於儲備資產投資的多元化,更能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價值。

而且,近來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越發強烈,一旦美聯儲重啟QE時代,有可能助推更多美債買家遠離美債這一資產。有人更是不無誇張的說,美聯儲一旦降息,可能會將美國金融市場推到“陰陽分界”,美國經濟正在“去往地獄的路上”。

如此堅決徹底:俄羅斯向“美債零持有”突進

有評論稱,全球許多央行減持美債增持黃金儲備已經不是偶然現象,而是世界貨幣儲備格局的一大趨勢。

以遭遇西方強力製裁的俄羅斯為例,它曾是美債的前十大海外持有者,高峰時期持有6000億美元美國國債,而目前僅為7年前最高點的7%,拋售量已達93%!所以,有俄媒認為,俄羅斯正在向“美債零持有”而倒計時。

2018年,俄羅斯央行黃金儲備增加14.9%(近275噸),達到6790萬盎司(2112噸),截至今年6月,俄央行黃金儲備已達到2168.3噸,位列美國(8130噸)、德國(3370噸)、意大利(2450噸)、法國(2440噸)之後,是全球第五大黃金持有者。數月前,俄央行還大幅增持了人民幣儲備。

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美國高喊“美國優先”的口號,頻繁退群,大搞霸凌主義,四面樹敵,此舉正在不斷蠶食和消耗美國的國家信譽;美國還惡意利用美元霸權,頻繁使用金融手段製裁、打壓他國,迫使更多國家從國家安全和戰略的角度對美元大幅提高警惕,美元的信用正在一點點流失,更多國家會以腳投票,加快“去美元化”進程。

尤其近年來飽受美國金融製裁之苦的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希望強化在國際支付與清算領域的協調,在國際結算、支付、儲備中降低美元比重,增加非美元份額,以此來減輕製裁的傷害。這種“去美元化”的趨勢,為中國加強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金融貨幣協作提供了有利的外在條件,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012年初,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2015年10月8日正式啟動。日本經濟新聞5月19日的文章認為“中國獨立開發的國際結算體系的普及,可能動搖美元長久以來形成的基礎貨幣地位”,2018年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結算額中有近兩成使用人民幣和盧布,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部分油氣也將改由人民幣結算。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6月28日的文章認為,中俄本幣結算衝擊美元霸權,俄金融官員估計,今後數年俄羅斯對華盧布結算的比重可能從目前的10%升至50%。

日本經濟新聞今年5月22日的報導稱,調查顯示CIPS在2018年的交易額同比增長8成,達到26兆元。截至2019年4月,全世界89個國家和地區的865家銀行加入CIPS,其中俄羅斯有23家銀行參與,土耳其有11家,南非和肯亞31家,日本30家,新加坡、英國、韓國、馬來西亞、阿聯酋、德國、泰國、土耳其等國均有10家以上銀行參與。日媒認為,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數量越多,對人民幣結算的需求也就越高,推動CIPS網絡在一步步擴展,雖然與處於主導地位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相比,CIPS還相距太遠,因為SWIFT系統結算額每日達到5-6兆美元,其中4成為美元結算,但CIPS的未來潛力不容小覷。

7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9》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的初步匡算值為3.20%,相比2009年的0.02%躍升150倍,已躋身主要國際貨幣行列。在全球直接投資嚴重萎縮之際,人民幣直接投資顯著增加,RII達到歷史性高點4.91%,超過英鎊和日元,在2018年二季度一度短暫位列全球第三大國際貨幣。儲備項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底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個成員,此後,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佔比穩步提升,2019年一季度超過2100億美元,佔比1.95%,是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

與人民幣3.20%的數值相比,過去十年,美元國際化指數從49.52%升至51.95%,歐元從29.83%降至25.75%,英鎊基本保持在4.0%左右,日元從3.34%升到4.38%。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

說起美元,人們經常提及“石油美元”,這源自1974年沙特阿拉伯與美國達成的協議,沙特以美元結算出口原油結算,各國利用美元結算原油期貨,從此美元的“錨”由黃金變成“黑色黃金”。

有分析認為,歐盟有過動搖“石油美元”的嘗試。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問世,被視為歐盟開始與美國競逐國際貨幣話語權,當年3月份,美國力主了一場持續78天的歐洲土地上的大轟炸,讓剛剛出世的歐元即遭當頭一棒,而伊拉克2000年11月悍然宣布石油貿易用歐元結算,這被視為法國和德國在背後推動,此舉真正動了美國的奶酪。美國聯合英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並以挖地三尺的決心,抓到薩達姆本人、致其於死地,對於這場戰爭,法國德國極力反對。

戰後有分析認為,美國國務卿在安理會用一個裝著洗衣粉的小瓶子,不惜欺騙全世界也要指證薩達姆政權擁有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此為理由發動戰爭,實際上就是為了阻止歐元成為另一個石油結算貨幣,動搖“石油美元”霸權。2003年6月,美英聯軍攻佔伊拉克近一個月,美國控制下的伊拉克石油貿易重新改回用美元結算。

因此,說美國對石油美元、美元霸權的極端化維護從來不遺余力、不擇手段,這是毫不為過的。

時間到了2018年3月,中國悄然推出了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據中國國內媒體的報導,人民幣原油期貨運行一整年,成交量和持倉量均穩居世界第三,僅次於WTI(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和Brent(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

也是在2018年3月,美國扣動了中美貿易戰的扳機。

這僅僅是巧合嗎?

(文/綜合 在下張開 20190717)

參考文章:

倪浩,1兆赤字又要逼美國政府關門?,環球時報 2019-07-17

美國經濟底牌或被揭開,12個“債主”減美債,美聯儲將無計可施?,BWC中文網,2019-07-17

Wang Jiamei ,China’s continuous hike of gold reserves demonstrates diversification efforts,Global Times, 2019-07-09

China hikes gold holdings for seventh month in a row,Bloomberg Singapore,2019-07-08

張小瑜,金價持續走強映射避險需求(經濟透視),人民日報,2019-07-16

外儲“縮水”難題待解,中國商務新聞網,2018-03-02

黃奇帆,美國債務危機會引發新的股災和金融危機嗎?黃奇帆在2018年10月15日上海全球金融論壇上的演講

美國國債海外持有量5月創新高,分析師稱美債經濟模式不可持續,第一財經,2019-07-17

章玉貴,發達國家別忘了“先富”的初衷與責任,環球時報 2019-07-08

吳婭坤,貿易戰陰影下,中國為何加速購買美債?觀察者網,2018-04-17

港媒文章:比特幣金價齊漲折射美元困境,參考消息,2019-06-28

黃世忠,經濟強國羸弱的財政狀況——美國聯邦政府2018財務報告透析,2019-06

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大幅增加,新華網2019-05-11

人民幣原油期貨合約與人民幣國際化,文德彬,南方都市報,2018-05-09

余永定,中美貿易戰的回顧與展望,微信公眾號“人大重陽”2019年7月3日

倪浩,日媒稱人民幣跨境支付交易額猛增,環球時報 2019-05-23

俄媒文章,美元貶值對美國是雙刃劍,參考消息,201-07-15

美國兩黨政策研究中心警告:美或遭遇40年來首次債務違約,參考消息,2019-07-11

人民幣原油期貨這一年,中國金融信息網,2019-03-26

喬良,金融與戰爭:美國如何利用美元指數周期"剪羊毛",國防參考,2015-07-10

美債“外冷內熱” 中國持倉降至兩年低點,21世紀經濟報導2019-06-1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