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指主要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的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慢性潰瘍,也可發生在食道下端、胃空腸吻合術後吻合口周圍等處。其形成與胃、十二指腸壁受到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關,故稱為消化性潰瘍。

其主要臨床癥狀有:上腹部疼痛、泛酸、胃中灼熱、噯氣、噁心、嘔吐等。且具有病程長、周期性發作、節律性疼痛的特徵。嚴重時可出現多種併發症,如出血、幽門梗阻、穿孔、癌變等。其發病原因是多因素的,且與外來因素密切相關。本病的發作與季節變化、精神緊張或憂鬱、飲食不調、服用某些藥物等因素有關。

1、起病與病程

消化性潰瘍起病多緩慢,也可急性起病後轉為慢性。病程可長達數年或數十年。

2、疼痛部位

多局限在上腹部。

(1)典型的胃潰瘍大多位於劍突下正中或偏左;

(2)十二指腸潰瘍則大多在劍突下正中偏右。

3、疼痛性質

可為燒灼痛、飢餓痛、痙攣痛及鈍痛等。

4、疼痛特點

具有特定的節律性。發作時間還與胃腸動力、食物結構、食物數量及食物在胃腸內停留的時間有關。

(1)胃潰瘍在進食後兩小時內疼痛發作,經1~2小時胃排空後疼痛緩解。

(2)十二指腸潰瘍多在空腹時疼痛,常於餐後3~4小時發作。

5、特殊類型潰瘍

如幽門管潰瘍、球型潰瘍、胃底賁門巨大潰瘍、多發性潰瘍、複合性潰瘍或伴有併發症時,其疼痛可不典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