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都是「包寶寶」的媽媽:別讓過度保護成為孩子發展的障礙


01

最近,一部8分鐘的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戳中了很多媽媽的淚點,也引發了父母的很多思考。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唐人街的一個華人家庭。媽媽在自己的兒子長大離家後,意外地擁有了一個包子變成的小男孩—"包寶寶"。媽媽把他看成自己的親生孩子,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當媽媽面對"包寶寶"要離家的時候,痛心不已,她不想失去"包寶寶",媽媽一口氣把包寶寶吞下了,這是媽媽保護孩子的一種方式。

關於這部影片的內容,我們無需贅述,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母愛的故事,不如說是一個媽媽過度保護孩子的故事。

近年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已經成為全世界都在討論的一個問題。

去年,加拿大音樂家斯特夫·馬克特發布了一篇帖子,至今被轉發了是十餘萬次,成為去年全球的熱門話題之一。他認為"1987年之前,所有50、60、70甚至8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不應該存活下來"。當然這是一種挑釁的說法。他說"在那個年代,櫥櫃和藥瓶上沒有兒童安全保護措施,我們不用戴頭盔就可以騎自行車,我們喝的是花園水管裡的水,而不是無菌瓶裡的水。我們吃紙杯蛋糕、麵包和黃油,我們喝了含有很多糖的蘇打水。但我們沒有超重,因為我們還在外面玩......"。

現在的情況為什麼變了?昨天那個以建造樹屋為樂、膝蓋上沾滿泥和蟲子的孩子,為什麼在在今天為人父母后,卻希望通過永久性的過度保護希望自己的後代零風險地生活?

這種現象已經充斥在我們身邊,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只是,我們未曾察覺到而已。

02

什麼是過度保護

有人在做父母以後,會發現自己完全變了,總是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想和他親近,想更好地觀察他,這是一種看似正常的態度,這對一些父母來說是也是一種防止孩子受傷的方法,尤其是當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

心理學家指出,這種行為方式往往來自父母的無意識,他們只是想防範潛在的危險。然而,長此以往,這種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生活,甚至發展成為"過度保護"。

心理學中,過度保護孩子有兩種含義,一種是身體上,一種是心理上。

身體上的過度保護,包括不斷確保孩子的安全,不讓孩子受到任何傷害。心理上的過度保護是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對孩子的日常態度。 心理上過度保護會給孩子留下太少的自主權和責任,會低估孩子的能力,這些態度對孩子無益,是一種過度保護。

甚至有教育專家認為"當保護兒童阻礙其發展時,這種保護就會變成虐待"。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呢?

03

過度保護的原因

父母過度保護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現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外部環境的不安因素

襲擊、事故、綁架、戀童癖、災難,我們生活的社會更像是危險的工廠。外部環境,特別是在城市地區,似乎對小孩子懷有敵意,這導致父母認為孩子是不安全的,需要時刻的保護。

還有社會學家認為,社會事件的過度媒體化也解釋了父母的高度焦慮。在如今的環境下,我們與外界保持著高度聯繫,不斷地獲悉每一條新聞。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新的風險不斷出現,讓我們更加焦慮。如果有拐賣孩子的新聞,你會發現這條新聞近期會刷遍父母圈,父母的焦慮會變得嚴重,時刻擔心孩子去哪裡,是否安全。

2、父母的焦慮

心理學家帕拉西歐認為,父母的焦慮是過度保護的根源。換句話說,焦慮的父母更有可能過度保護他們的孩子,因為他們認為,當前的環境是潛在危險的取之不盡的源泉。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父母有越來越多的擔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安全,能否成才,是否會疏遠自己,能否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些焦慮讓父母會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走錯一步,耽誤一生。

過度保護不僅會造成父母的精神高度緊張,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04

過度保護的後果

倫敦大學學院在《積極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對兒童的過度保護可能對個人的成長造成嚴重後果。這項研究對5000多名1946年出生、居住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志願者進行了抽樣調查。研究人員稱,最不幸的成年人是那些小時候父母特別焦慮的人。相反,那些在父母壓力較小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幸福感和總體幸福感方面得分更高。

研究結果認為,過度保護會對孩子造成下面幾種後果:

1、孩子無法自己做決定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案例:李先生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當女兒們還小的時候,焦慮驅使李先生不斷地觀察她們。後來,這位爸爸過多地參與了女兒們的所有活動,無論是否在學校還是課外班。不管何事,李先生都會給女兒們的提供選擇的建議。到了青春期,女兒們卻無法自己做決定。

正是爸爸的過度保護行為阻止了孩子們成為自主的和負責任的人。

2、孩子缺乏自信

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查爾科博士認為"正是通過有意的冒險,孩子才對周圍的世界形成了一種概念。他的好奇心會被喚醒,他會問問題,也會不顧父母的限制去觸摸物品。對兒童過多的保護會阻礙其發展。"這種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們懷疑自己的個人價值,並影響他們成功的能力。

一個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小孩,他知道他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可能是艱難和危險的。只有當父母在他身邊時,他才會感覺良好。父母必須意識到,過度保護孩子會導致缺乏自信,長大成人後,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可能也會感到沮喪。

3、 自主權的喪失

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的行為把孩子們鎖在一個他們被剝奪行動自由的世界裡。在正常的、有利於他們發展的行動中,這種障礙會迅速地給他們帶來壓力,阻礙他們的學習。

成人把他們的焦慮情緒灌輸給孩子,孩子會把這些情緒內化,從而也形成了恐懼甚至焦慮,喪失了自己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他們只在父母圈子裡感到安全,會害怕外面的世界,很難與他人聯繫。

如果你發現你的焦慮已經促使你在過度保護孩子,那麼下面的建議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05

如何緩解父母的過度保護

《快樂的孩子》一書的作者,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博士迪迪埃?普盧,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緩解對孩子過度保護的行為。

1、質疑自己

普盧博士認為家長應該質疑自己,找到自己對孩子過度保護的焦慮和恐懼來自哪裡。父母要學會區分,他們對孩子的保護什麼時候合理,什麼時候不合理。父母也可以考慮一些事情,讓孩子更獨立,而不是自己害怕。

比如,孩子要自己去文具店買一些物品,如果孩子是跟朋友或者兄弟姐妹一起去,那麼父母就可以放心,因為他在一群人中會更安全。

2、找到良好的平衡

《良好教育意識的10條戒律》的作者,瓦爾納博士認為,父母應該在保護和教育之間找到平衡,這也是父母的責任。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但不必總是跟他在一起。父母不應該讓孩子覺得自己總是在受到監視。

孩子必須能夠獨立生活,並面對生活的變幻莫測。孩子要學會生活的各種約束和限制,這將幫助他採取正確的行為。家長找到教育和保護的良好平衡,能讓孩子在預估後果時,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

3、適當放養

瑞士的蒙特梭利學校協會一直反對"零風險教育"。他們認為:在成年人的監督下,經過深思熟慮的冒險行為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並能滿足他的需要。如果知道針是會刺人的,你必須先下手為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一檔節目叫做《變形記》,在節目中,很多城市的孩子被送到鄉村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回來之後,孩子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一期我的印象很深,一個單親媽媽,想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彌補父愛的缺失,她對兒子就是過度保護。媽媽不讓孩子一個人去游泳,一個人回家,每天把孩子的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幫助孩子把書包收拾整齊。十多歲的孩子,膽小,懦弱,沒主見。孩子被送到鄉下以後,跟當地的男孩子一起,他有權爬樹,有權在河裡洗澡,有權用剪刀剪紙,有權用鎚子釘釘子。兩個星期後,孩子變了,變得大膽,變得快樂。

06

如何在不過度保護的情況下撫養孩子?

想要不過度保護孩子,其實很簡單,記住2個關鍵點就會非常有效:

1、讓孩子快樂

享受獨自或一起做事情的樂趣,無論是玩,學習還是實驗。孩子會喜歡這種感覺,給他們品味學習和生活的機會。讓孩子快樂並不意味著不關注他們。相反,它鼓勵他們成長,學會自己做事情。

2、保證他們安全

安全並不意味著給孩子設置障礙。相反,它意味著你態度上的一致性,明確的指示,禁令的定義。這種對框架的定義將防止兒童不斷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中。

從保護者到過度保護者,只有一步。如果地獄是由善意鋪成的,父母的過度保護可能會是這條路上的鋪路石。

別讓你的過度保護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