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東坡談自律的三層境界:心靈的自律最難做到

文 | 江徐

人到中年,就會開始惜命。

放任灑脫如東坡,到了中年,也開始注重起養生。他的養生之道絕非手捧保溫杯,外加幾粒枸杞子這麽簡單。

閉關、打坐、節食、辟谷、瑜伽、禁欲、煉丹,凡事隨緣,學會忘記,過一種規律整潔的生活,這些,都是東坡居士在養生上所做的功課。

東坡居士晚年貶謫儋州,天遙地遠,窮愁潦倒,在這裡,他整理編撰出一本雜文集,叫作《東坡志林》,信筆寫來,涉獵廣泛。有一輯,專門寫養生,他在其中記載了休養生息的心得體悟。

總結下來,兩個字:自律

第一次境界:生活的自律

比如:“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空腹。”東坡居士說,感到餓了才吃飯,還沒完全吃飽就要及時收筷。飯後百步,不可積食。

又比如:“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山曰省費以養財”蘇仙好飲酒,很多優美詩詞都在飲酒之後揮筆寫就。但他自從注定養生之後,每餐,酒隻喝一杯,肉類隻吃一樣。而且他認為,如果朋友請吃飯,應該提前了解這一點,到時不必準備過多酒菜。否則,雖說盛情難卻,他還是會卻掉對方盛情,遵守自己原則。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美食當前,不可暴殄。話留三分好,飯吃七分飽。

這些最為樸素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可是世上真正做的,又有幾人?

很多人,平日信誓旦旦含著減肥,不減掉十斤不換頭像雲雲。一旦美食誘惑,他(她)又有了新的理由——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

說白了,無非是缺乏自律的表現。

第二層境界:欲望的自律

除開日常生活,東坡居士還在《東坡志林》中記載了煉丹的操作辦法,今人讀來也許感到麻煩,甚至有些惡心。殊不知,麻煩的背後,實是欲望的自律。

具體是這樣做的:

冬天時候,呆在房內齋居,如有鼻涕流出,他會吸進去,吞咽至丹田。

再準備三十隻帶有蓋子的容器,盛放自己尿液,用蓋子蓋上後按照先後次序做上標記,讓後放在無人居住的房間裡。

一個月後,打開查看,如果上面會凝結一層細砂,像螞蟻那樣,說明第一步已經成功。

然後用紗布將這些細砂濾出,再用淨水攪拌融化,如果溶解後的水質非常乾淨,說明穢氣已除,細砂可以儲存起來備用。

到了夏至,將細砂取出,和去核的棗子一起研磨,製成藥丸。空腹喝酒的時候,可將藥丸吞服。

這種方法,東坡居士把它叫做陽丹陰煉。耗時費力還不算什麽,最難之處,也是關鍵之處,在於前提,也就是欲望的自律:必須內心清淨,沒有欲念。

正如他在《安國寺記》中的幾句話:一念清淨,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

第三層境界:心靈的自律

相比前面兩種,最難做到的還是心靈的自律。

關於養生,蘇東坡寫信給弟弟蘇轍 ,告訴他做人應當“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

凡事隨緣,拿得起,放得下,忘得了,去除私心雜念,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心性空無。這需要通過悟性,在滴水穿石般的修煉中慢慢習得。

蘇東坡在貶謫黃州期間,開始求佛論道,探尋幸福的秘密。為此,他還從古籍中摘抄四條生活作風,用來自我激勵:

一曰無事以當貴。

二曰早寢以當富。

三曰安步以當車。

四曰晚食以當肉。

顯而易見,這四條古訓體現了安貧樂道、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

好是好,隻不過後來,蘇東坡發現其中也存在問題——心無閑事就好,又何必把這種狀態,“當作”貴呢?優哉遊哉地信步而行本是好的,又何必把這種行走,“當作”車呢?

蘇東坡覺得,心中有貴、富、車、肉這些概念,才會有“當”的想法。存有各種“當”的想法,即便無事、早寢、安步、晚食,也沒有真正做到心靈自律,或者說,這些外在的追求,並沒有從內心真正放下。

一樣東西,從形捨棄不易,從心消除更難。所以,高級的斷捨離,不僅僅是從看得見的物質形態上,更應從思想意識捨棄聊勝於無的觀念。

很久以前,在超市看到一種素食,有點像雞蛋卷,卻叫素燒鵝。當時我站在這些“鵝”面前,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尤其讀到蘇東坡的“當”,似乎恍然大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