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中醫是「開方」而不是「開藥」?其實你誤解了中醫

常聽周圍的朋友這樣評價中西醫: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中醫讓你糊裡糊塗地活。的確,西醫通過開藥治病,目的是用藥物殺死致病菌,消除病源。而中醫,遵循的是「整體觀念」、「陰陽平衡」,中醫治病靠「開方」。可是,到底何為中醫開方?

治病如同打仗

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

首先我們要知道疾病的病位和病性,也就是辨證的過程,兵法上叫「知彼」;同時還要知道每味葯的藥性,就像將軍了解自己計程車兵一樣,兵法上叫「知己」。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用藥,就能獲得良效,兵法上叫「百戰不殆」。中醫「望、聞、問、切」收集的資訊就是癥狀,癥狀只是表象,如果我們只根據癥狀來用藥,而不辨證,就無法了解疾病的病位、病性,就如用兵不知敵之確切所在,敵之數量多少,敵之勇怯如何等,勝利的可能只有一半。

辨證就像破案,癥狀只是線索,線索有真有假,有全有略,好的偵探只要找到一些片斷,就能把線索一個個串聯起來,整個案件就可以告破。辨證也一樣,面對錯綜複雜的臨床表現,好的醫生能夠從中抓住幾個要點,從而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後,根據辨證結果譴方用藥,故能效如桴鼓。


為什麼是開方而不是開藥?

許多人知道學中醫要背湯頭歌訣,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是因為方劑是中醫治病的最主要手段,儘管一張處方中的藥物可能有多有少,但大多數是以「方」的形式出現的。所以,中醫把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每一味中藥都有性味、功效、歸經等,這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葯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劑是在單方專葯治病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由簡到繁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藥物經過配伍,能夠增強療效,隨證合葯能夠適應病情需要,同時還可以監製藥物的烈性或毒性。因此,相對於單葯、專葯的應用,方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有人認為,中醫應用復方是因為對各個藥物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點不明確,其實不然,這是由於中醫的理論所決定的。大家可能會發現,西醫學在藥物有效成分和作用靶點越來越明確的今天,各種藥物合用的現象卻越來越複雜。


「君臣佐使」各司其職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一餐要吃30顆藥片,其中降壓藥3~5顆,調脂葯2~3顆,降糖葯2~3顆,抗血小板聚集葯2~3顆……再加上保肝葯、護胃藥等。葯是吃了,指標也都接近「正常」,但是,人整天暈乎乎的,難以堅持正常工作。他說,服藥的感覺比生病更難過!」

雖然類似的病例越來越多,以至於大部分的患者和醫生都習以為常,但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體是一個整體,靠「有效成分」並不能真正解決「人」的問題。更何況,西藥的合用與中藥的配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只是根據對抗的原理進行疊加,而後者根據「理」、「法」的指導選方用藥,或選葯組方,中醫把「方」稱為「陣」。

中醫組方的基本理論叫做「君臣佐使」,就如同打仗需要調兵遣將、排兵布陣。簡單地說,就是針對病證的主次選擇相應的方葯,根據藥物在方中的作用將其分別稱為君、臣、佐、使。君葯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在一個方中,君葯是首要的、不可缺少的;臣葯和佐葯的作用是輔助君葯;使葯的作用是調和方中諸葯,四者各司其職。

如治療脾胃氣虛的「四君子湯」由人蔘、白朮、茯苓和甘草等4味葯組成,主要功效是補益脾氣,其中人蔘具有良好的補氣、健脾作用,所以是君葯。白朮健脾燥濕但補氣力較弱,效果不如人蔘,所以是臣葯;茯苓滲濕同時能健脾安神,故方中佐以茯苓則健脾作用更強。甘草能協同上藥的補氣作用,又能調和其他幾味葯的作用,就是使葯,可見同一方中不同藥物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而同一藥物在不同方中的作用也可能不同,例如:甘草在大多數方中是使葯,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葯,但在「炙甘草湯」中它就是君葯,主要作用是甘溫益氣、緩急養心。

所以,中醫方劑發揮的是整體的功能,而非個體的作用,一個方的功效絕不是單味藥物功效的簡單疊加。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是「調整陰陽,以平為期」,主要針對疾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也就是「證」,再根據「證」來製訂治療的法則即「治則治法」,然後根據治法選擇相應的方葯,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簡而言之,有是證用是方,有是方用是葯,講究的是法要對證,因法選方,這就叫理法方葯一致。有了方就形成了「陣」,布好「陣」還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調整陣容。

但是,現在有些中醫師治病不講理法方葯、君臣佐使,講的是「藥理作用」、「有效成分」,什麼「抗病毒」啊、「改善微循環」啊,挺嚇唬人的,但那些葯已不是中藥,至少不是一個真正中醫眼中的中藥!有一個很常用的「中成藥」,說明書上寫著的功效是「清熱解毒」,主治是「風熱感冒」,理由就是,清熱解毒藥能夠抗病毒,而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牛頭不對馬嘴,竟然能行銷全國!類似的說明書已經越來越多了,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中醫 的健康資訊:

TAG:中醫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