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談個稅改革:月薪1萬元左右基本不用交稅

全國政協辦公廳製作3月9日推出“委員講堂”第三期節目,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主講《個人所得稅改革 中國在行動》。

個稅改革是2018年的焦點事件,個稅調整也是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

去年10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實施,工資薪金起徵點從3500元提至5000元,並適用新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今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全面實行,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稅前予以扣除。

張連起評價“這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第一次做到個稅(改革)和民生直接相關”,“本輪改革,向綜合所得稅邁出重要一步,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力度空前”。

他在“委員講堂”上分析,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原來更多側重分類抵扣,也就是在俗稱的起徵點上減除基本費用,對於民生的考慮不多,對重點人群、重點行業的考慮不夠、監控力度不夠。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一大亮點是優化與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相關的納稅服務,明確工資、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綜合所得在匯算清繳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可以委託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部門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涉及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這次改革之後我算了一下,基本減除5000元後,有6000多萬免交稅,再加上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月薪在10000元左右的基本不用交稅了。”張連起說。

對於下一步的個稅改革目標,他認為應該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稅收制度不斷優化。借鑒國際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使稅制更加科學規範,稅負更加公平合理。

二是稅收征管能力顯著增強。稅收征管措施和社會配套條件基本具備,稅源監控機制較為健全,個人涉稅信息充分掌握。

三是調節收入分配功能有效發揮。充分體現量能負擔原則,稅收調節分配能力與社會期望差距不斷縮小,高收入者的收入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收入分配格局。

四是主體稅種地位逐步提升。個稅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收入佔比顯著提高,作為我國稅制體系中主體稅種之一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張連起還在回答觀眾時表示,其認為45%的最高邊際稅率偏高,會讓納稅人有逃稅甚至偷稅的衝動,應該“把稅法制定和征管結合起來”考慮。

為什麽這次沒有降低最高邊際稅率?張連起認為改革不是一步到位,這次個稅改革更多的是考慮中低收入階層的減稅效應,改革的效應還未能在一些高收入專業人士群體身上表現出來,但應作為下一步改革的內容。對於稅率級次的設定,既要充分考慮現階段收入水準差異,同時還要讓各個要素、各種人才資源達到優化配置。

據悉,“委員講堂”節目由全國政協領導同志提議創設,旨在組織廣大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實際,全面深入地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闡述對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認識與理解,更好發揮在凝聚共識、協調關係、服務大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此影響和帶動更多政協委員和廣大界別群眾凝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下,共同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努力奮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