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燃料乙醇發展待助推 或成解決糧食過剩最優解

  燃料乙醇發展待助推 或成解決糧食過剩最優解

  ■ 綦宇 北京報導

  連續數年的糧食豐收之後,不斷高企的糧食庫存成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3月5日全國兩會開幕,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消化糧食庫存”寫入了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成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目前,我國庫存糧食存在結構性過剩,如東北地區,庫存總量近1.8億噸,其中2014年產的玉米就超過5000萬噸,”一位糧食企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意味著,今年底將有超過5000萬噸的過期糧需要處理。”

  被稱為“上帝贈予的禮物”的玉米,由於其擁有人類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素,具備非常多樣的深加工管道,如玉米油、玉米澱粉和玉米糖等,玉米成為食品工業最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也正是因此,“讓糧食變成燃油”也成為國內長期爭論的問題。一方認為,作為重要的儲備糧食,玉米對於保證國內糧食安全非常重要;另一方則認為,在目前玉米過剩的前提下,推廣燃料乙醇,提高玉米的經濟性,才能刺激玉米種植,保障供應。

  日前,記者針對過剩糧食消化和燃料乙醇的推廣,專訪了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嶽國君和國家車用乙醇汽油推廣工作長官小組特邀顧問喬映賓。

  糧食結構性過剩

  在許多人眼中,中國的糧食保障似乎還在昨天,但實際上,玉米、水稻等我國主產糧食品種,均出現了過剩。

  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33億斤,增長0.3%。再獲大豐收,並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其中,玉米產量4318億斤,稻穀產量4171億斤,是中國產量最高的兩個糧食品種。

  其中,從玉米來看,主要被人類直接食用的品種——水果玉米的種植量和消費量均佔玉米總量的10%左右,其余90%為糧食玉米,過剩的主要品種來自於此。

  一方面,農業科技水準的提高和玉米本身的特性(強勢作物)使其連年增產,另一方面,隨著食物供應不斷豐富,糧食人均消費逐年減少,對營養的需求從糧食轉移到了肉蛋奶等。

  供應不斷增加、消費逐漸減少的情況下,糧食的結構性過剩帶來了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

  其一,因為糧食在本質上是種子,存儲時會發生質變,所以不能一直存儲。以玉米為例,超過三年的庫存玉米就需要處理,處理的存糧一般會當做飼料。

  其二,糧食過剩情況下,糧價就相對偏低,低糧價打壓了農民和企業種植玉米的熱情,長期來看不利於糧食的安全穩定供應。

  因此,找到一個合適的消化管道非常重要。

  燃料乙醇或為最優解

  “目前玉米深加工的所有產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嶽國君向記者介紹。

  其一,是澱粉和澱粉糖,這也是玉米在深加工中佔比最大的項目,高達52%。目前,我國玉米澱粉產能在3500萬噸左右,產量約2500萬噸,產能過剩,同時澱粉下遊產品大多已經出現產能過剩。

  我國是世界澱粉糖生產大國,經過十多年的快速擴張,行業整體產能已達到2000萬噸左右,年產量僅為1100萬噸左右,產能過剩嚴重,因為澱粉糖內需有限,主要是以出口為主,而進一步擴張出口的潛力並不大。

  其二,是非乙醇的食用酒精等,在玉米深加工中佔比27%左右。目前國內酒精產能為1000萬噸左右,產量僅為500萬噸左右,下遊消費以白酒和化工為主,但由於近年產能擴張,該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嚴重。

  其三,是氨基酸類,佔玉米深加工的比例約為20%,主要細分品種包括味精、賴氨酸和檸檬酸。無論是哪一種具體細分品種,近年來均出現大範圍過剩產能淘汰情況。

  最後,就是燃料乙醇。“生物燃料乙醇具有巨大的市場太空,是目前消化過剩庫存玉米的最優解。”嶽國君介紹。

  從市場容量看,2010年以來,我國汽油消費以年均11%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2017年全國汽油表觀消費量達到1.2億噸。預計2020年將消費約1.5億噸汽油。按10%的摻混比例,理論上生物燃料乙醇市場規模約達1500萬噸/年。而目前我國每年生產的燃料乙醇僅為250萬噸。

  另一方面,推進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使用的工作,是建立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的,按照目前的政策總體要求是立足國內供應,科學有序推進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十五部委發布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加強規劃引領、統籌產能布局等要求,確立了“嚴控總量,多元發展”、“規範市場,有序流通”的原則。

  “這些政策舉措,既確保了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規模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又為有序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產業提供有力支撐。”喬映賓表示。

  亟待全面推廣

  政策發布之後,市場並未對這一政策進行明確反應,“推廣燃料乙醇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市場投資的支持,也需要解決一些體制機制問題。”上述糧食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最適合中國大力推廣燃料乙醇生產的地區,無疑是東北地區。作為糧食主產區,布局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截至目前,全國臨儲玉米庫存仍高達1.8億噸,其中存儲期限超過3年的玉米超過5000萬噸,存量基本集中在東北地區。此外,東北每年還產生超過1億噸秸稈,由於缺乏加工轉化管道,農民被迫露天焚燒,導致區域階段性空氣汙染。

  國家鄉村振興、東北振興戰略,為擴大東北地區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規模提供了重大政策機遇。“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以產業需求可高效化解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農業生產之間的周期性矛盾。”喬映賓表示。

  從目前企業的效益情況來看,記者多方采訪發現,東北地區的燃料乙醇效益最高,有企業每年的盈利或能超億元。而從全國範圍內看,經過十餘年的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已經形成了適合國情、可以複製、以“核準生產、定向流通、封閉推廣”為特徵的中國發展模式,為進一步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上述《方案》也從規劃布局上,提出統籌制定全國生物燃料產業總體布局方案,其中對於以玉米、稻穀等為原料的糧食燃料乙醇產能做出了具體規定。“接下來會有一批企業開工建設,進入到燃料乙醇的生產當中,對於行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上述糧食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