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Nature》:中科院重磅成果 有望抑製肺癌轉移

作者:醫界新聞匯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也最恐怖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中國。

據今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2015年(統計報告登記數據滯後3年)我國發病人數最多的癌症就是肺癌,超過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都是肺癌的「受害者「,幾乎兩倍於第二名的胃癌。

同樣,在癌症致死人數中,肺癌也是牢牢佔據第一名。

根據柳葉刀2018年發布的數據,肺癌的五年生存率還不到20%.

癌症之所以如此致命,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癌症的轉移性,據統計,癌症轉移導致95%的癌症死亡,往往好不容易治療好了一個部位,癌細胞卻又鬼鬼祟祟跑到了另一個部位,治療又得重新開始,倘若發現不及時,往往會釀成悲劇。

而今日,在由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楊巍維博士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國輝博士研究組合作發表於《Nature》的一篇研究中,研究者們進一步探索了癌症轉移的機制,並為預防腫瘤轉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通常來說,原發性惡性腫瘤可以通過手術、放療以及化療等傳統療法進行較為有效的治療,然而,通常也就止步於此了,這些傳統療法對轉移性腫瘤的作用有限。

因此,了解腫瘤轉移的分子機制有助於為早期發現腫瘤轉移提供生物標誌物,並且幫助研究者開發乾預轉移的新策略,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預後。

癌細胞的一個標誌性特徵就是不正常的代謝,其會為自身重新編程代謝以支持它自身的生長及增殖,研究者們就是要探究這種代謝失調與腫瘤轉移之間的聯繫。

UDP-葡萄糖脫氫酶(UGDH)是糖醛酸途徑中的限速酶,它催化UDP-葡萄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並參與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

研究者發現,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激活後, UGDH在酪氨酸(tyrosine)473處被磷酸化。磷酸化的UGDH與HuR結合併將UDP-葡萄糖轉化為UDP-葡糖醛酸,它減弱了UDP-葡萄糖介導的HuR與SNAI1 mRNA結合的抑製,因此反過來增強了SNAI1 mRNA的穩定性。

SNAI1可以編碼產生Snail蛋白,這一蛋白會引發上皮與間質的轉化,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和肺癌轉移,可通常情況下SNAI1 mRNA會被細胞中的一種酶降解,在被UGDH「強化」後,其穩定性得到了提高,可以「生產」足夠多的Snail蛋白,也就達到了促進癌症轉移的效果。

結合臨床數據分析後,研究者們發現較低的UDP-葡萄糖水準與肺癌的轉移和複發密切相關。他們觀察到轉移性腫瘤中的UDP-葡萄糖水準遠低於原發性腫瘤。遠端轉移患者的UDP-葡萄糖水準遠低於無遠端轉移的患者,腫瘤組織中UGDH Y473磷酸化水準高的患者轉移率較高,預後較差。

研究者們此次的發現為肺癌轉移的診斷提供了首個生物標誌物,通過對於這一標誌物的觀察,將可以更早發現腫瘤的轉移。

這一成果也許可以為預防腫瘤轉移或癌症患者的預後治療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對於其他研究者而言,也提供了一個看待腫瘤代謝標誌物的新視角。

研究者資料

楊巍維,博士,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

李國輝,博士,中科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小分子藥物與蛋白質工程設計方面的研發工作。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3326-3/fulltext

http://zhzlzz.yiigle.com/CN112152201901/1112241.htm?locale=zh_CN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