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葉銷售亂象因資訊不對稱

  來論

  清明前後,是新茶上市的時節。市場上卻有部分茶商,把往年的陳茶冒充新茶,高價出售。還有一些茶商通過虛構茶葉年份抬高價格,侵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媒體曝光,寧波市的一些茶葉商戶造假手段五花八門。如果是新茶售價高,商戶就會將往年的陳茶通過烘烤的方式,當作新鮮的明前龍井茶出售。而像福鼎白茶,越陳越香,一些不良商販就會人為做舊茶葉。

  茶葉市場的水很深,假冒偽劣茶葉令人防不勝防,這是很多消費者的共識。早在3月初,西湖龍井還沒有采摘,就有人售賣2018年新春第一鍋“西湖龍井”。

  茶葉的價格亂象,也深深困擾著消費者。比如,在寧波的一家茶葉公司,店內待售的散裝茶葉,在塑膠袋上標有“2018年精品龍井茶,規格500克,等級特級,¥600”等字樣。600元就能買到一斤特級精品龍井茶,這本身就值得懷疑。業內人士分析,一畝茶地日常維護費用超過6000元,且采茶工和炒茶工的工資超過1萬元。即使不計算茶樹、時間成本等,一畝地平均產茶40斤,一斤茶的成本差不多就接近500元左右。

  不法商家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以舊當新、以次充好、就是鑽了資訊不對稱的空子。絕大部分消費者,其實並不精於茶葉的鑒定,更不知道茶葉定價的奧秘。

  對於那些違規甚至違法的賣家,有關部門該整改的整改,該處罰的處罰,涉及刑事犯罪的還須移送警察機構。只有這樣,才能規範茶葉市場,才能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鄭建鋼(職員)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