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歐,迷失在風口

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王白聿

熱鬧的互聯網世界很久不見陳歐的身影了。

如今的陳歐,已不像往日一般在微博賣力行銷,主業聚美優品電商業務衰退,在接連涉足母嬰電商、影視劇、健身O2O、空氣淨化器、共享充電寶等風口後,這些副業要麽銷聲匿跡,要麽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目不暇接。

陳歐怎麽了?

聚美優品風光不再:股價跌至2.5美元,市場份額僅0.1%

聚美優品成立後的前四年風光無限。

2010年3月聚美優品前身團美網上線,2012年“陳歐體”掀起模仿熱潮。

2013年,聚美優品以22.1%的市場份額、60億的年銷售額,躍居中國美妝網絡零售平台第一。2014年5月,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陳歐曾總結說:“聚美取得今天的成績,基本上全靠口碑行銷和CEO行銷。”

據統計,“陳歐體”躥紅網絡後,“陳歐”二字的百度指數一度猛漲至40000,“聚美體”、“陳歐體”綜合指數達30000-40000。陳歐微博粉絲由100萬漲到了154萬,如今已達4300多萬。

陳歐也自此開始邁入“網紅”之路,一邊活躍在微博發著紅包,一邊頻繁在綜藝節目中出鏡。

瀏覽陳歐微博,最多的內容是諸如“發個紅包”、“來個福利”等。據三言財經不完全統計,在陳歐的3781條微博裡,帶有“紅包”關鍵詞的微博有445條,“福利”關鍵詞的微博有285條。

而從2013年開始,陳歐在《非你莫屬》、《快樂女生》、《全員加速中》、《天天向上》、《百變大咖秀》等多部綜藝節目中出鏡。去年,陳歐還空降聚美優品獨家冠名的真人秀節目《奇妙的食光》,化身“暖男”CEO。

不過上市後僅兩個多月,聚美就多次爆出售假消息,售假危機爆發。

網紅人設並非無用。2014年年末,在聚美優品“售假門”最嚴重的時期,陳歐發表了《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麽》一文,用一條長微博逆轉了形勢。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聚美股價止跌反彈,分別上漲7.96%和11.5%。

在經歷了“假貨門”、私有化事件、“408新政”、高管辭職等一系列風波後,聚美面臨著新用戶增長乏力,營收增長困難的情況。

聚美失勢,首當其衝的是用戶在流失。從2016年開始,聚美優品的活躍用戶連續下滑。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聚美優品的活躍用戶數分別為1540萬、1510萬、1070萬;新客戶數分別為900萬、890萬、610萬;就電商業務,2016年至2018年的訂單總數分別為6150萬、6350萬、3800萬。

近年來,聚美優品市場份額不斷下滑,據Analysys易觀數據顯示,在2015年第四季度,聚美優品市場份額為0.4%,2017年第四季度下降至0.3%,到2019年第一季度,這一數據下降為0.1%

財務數據也有所反映。財報顯示,聚美優品2018年度營業收入42.88億元,同比減少26.3%;毛利11億元,較2017年的13億元減少15.4%。

2018年,聚美優品毛利潤佔淨收入的百分比由22.2%增加至25.4%,毛利率佔淨GMV的百分比從2017年的19.5%增加至2018年的23.7%。而聚美優品表示,2018年的毛利率較高主要歸功於公司增加的其他服務,包括市場服務,移動電源共享服務和電影製作。

2014年,聚美優品在美國上市時的IPO發行價為22美元,但截至美東時間2019年7月1日16時,公司股價僅2.5美元/股,市值2.9億美元,較公司的最高市值57.8億美元,已經跌去95%。

轉型內容電商無果 視頻直播業務被曝停擺

自2015年始,視頻直播成為風口,花椒、鬥魚、映客等直播平台經歷了“百團大戰”,引領全民直播的風潮。

2016年4月,艾媒谘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視頻直播平台數量接近200家,其中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90億,網絡直播平台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億。

如此龐大的市場,使得直播成為了各路投資人和電商巨頭的必爭之地。而面對海淘領域激烈的競爭,聚美優品從2016年3月的“301大促”開始,利用明星資源切入直播業務。

除杜淳、劉芸、梁靜等50多位明星先後加入外,聚美還獨家直播韓國影星Rain的演唱會,又與多家票務平台和發行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國產動畫電影《搖滾藏獒》的首映當天通過主創人員直播的形式現場售票。

對於聚美優品來說,它不再只是個單純的電商平台,而是變得逐漸娛樂化。

去年8月,聚美開始向內容電商轉型,在APP內新增視頻直播玩法,用戶可以邊刷短視頻邊領紅包。不過據用戶反映,有些紅包不到一周就失效,且使用商品受限。

此外,聚美還通過在視頻中植入特賣的產品推薦讓用戶下單購物車,為電商業務導流。據媒體報導,部分主播達人的視頻右下角會附帶商品的鏈接,用戶可點擊進入購買。然而從當時的直播內容來看,僅有少部分視頻充當了導購的角色,而直播達人的關注量較為有限。

近日,聚美的視頻直播被曝已處於“歇業”狀態,聚美優品界面中已無“視頻”一項,僅保留關注和特賣兩個頻道。此前在聚美優品力推直播時隨機關注的達人账號,也已經處於停更狀態。

聚美優品跨界內容電商似乎收效甚微。

砸3億進軍共享充電寶 如今半年未再提起街電

從一系列數據來看,顯然市場對聚美優品轉型的反應並不友好。在聚美優品業績下滑背後,網紅兼企業家陳歐也早已被冠上“不務正業”之名。

得益於共享經濟風潮,共享充電寶一度成為最熱的風口。2017年上半年最瘋狂時,短短10天行業融資金額近3億,40天內湧入12億,投資者不乏IDG、騰訊等明星機構。

對於陳歐和聚美優品來說,在主營業務停滯不前後,探尋新的增長點勢在必行。

2017年5月,聚美優品以3億元投資並控股街電科技,入局共享充電寶市場。此次跨界引來王思聰看衰:“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立帖為證”。

質疑者不止王思聰。2017年8月,聚美優品的股東Heng Ren Partners (美國恆潤投資公司)向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以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管理和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炮轟聚美優品“不務正業”。

公開信中寫道:聚美優品投資1430萬美元於電視劇的製作,以及向一家手機移動充電電源初創公司投資4480萬美元,這些投資在非核心業務的資金相當於聚美市值的12%和账面現金的18%。

對此,陳歐回應稱:“這些投資對於聚美在獲得終端客戶及流量上面起著非常大的補充作用,將會是聚美平台的流量和品牌鞏固的重要環節。”

自“吃翔賭約”後,陳歐頻繁在微博提起街電,鼓吹共享充電寶的好處。不過,街電似乎沒能成為聚美優品的共享充電寶。

財報顯示,2017年聚美優品全年營收58.17億元,而2016年營收為62.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33%,全年淨利潤虧損3698萬人民幣,而上一年同期盈利為1.5億元人民幣。

街電自2017年5月份被聚美收購之後,全年實現營收5800萬元,虧損1.33億,為聚美優品貢獻了1%的營收以及340%的淨虧損。

另據2018年12月28日的判決書,在來電街電的專利糾紛案中,來電曾起訴街電的賠償金額訴求為3600萬元,街電以公司還在虧損狀態為由,請求法院將賠償金額降低,最終法院將賠償金額降低至3000萬元。

這樣看來,街電虧損是不爭的事實。

三言財經發現,陳歐微博最後一次提到街電已是去年底,稱街電已完成升級,而對手來電面臨關停風險。至今已經有半年未再提起街電。

擅用“抖音”資源 “刷寶”APP被法院發“訴訟禁令”

2017、2018年,短視頻逐步演變成了新的資訊及社媒平台,各類短視頻平台大量湧現,短視頻站上“風口”。

秒拍、快手、美拍先後出現,短視頻領域進入了投資人的視野,另一方面,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的巨頭進入,西瓜視頻、抖音迅速崛起,短視頻領域競爭日漸趨於白熱化。

2018年底,一款名為“刷寶”的短視頻App出現在公眾視野。

工商資料顯示,“刷寶”的開發者為成都力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實際控股人為陳歐。“刷寶”的出現,被普遍看做是聚美優品將其現有的短視頻玩法獨立出來做了一個單獨的App,亦被看作短視頻領域的“趣頭條”。

模式上,“刷寶”採用和趣頭條、聊天寶一樣的金幣任務模式,通過刷短視頻領紅包的方式吸引用戶。

然而近日,因認為“刷寶”App採用技術手段或人工方式“搬運”抖音App中的短視頻及評論,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刷寶”運營公司訴至海澱法院。

6月28日,海澱法院發出禁令,禁止“刷寶”App非法抓取並展示 “抖音”App短視頻及用戶評論的行為。

據悉,2019年5月初,刷寶月均DAU已達850萬。

據此前媒體統計,目前在刷寶中用戶每天最多可獲得2元現金,如果實際情況按最高成本的50%計算,每個用戶每天1元,刷寶每天的用戶激勵成本為1000萬元。根據平均每天的新增用戶數則為80萬左右,則每日拉新成本約為450萬。

粗略估算,僅用戶激勵成本和拉新成本兩項,刷寶每日需付約1500萬元。

在短視頻行業紅利期已過、聚美優品本身造血不足的情況下,仍處於“燒錢拉客”階段的刷寶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盈利模式,能否存活下來依舊未知,更別提要從下沉市場中導流至聚美優品。

結語

陳歐還沒放棄微博行銷,他最新一條詢問網友是否抽獎和發紅包的微博,獲得了6.7萬評論、7.6萬點讚。

曾經陳歐靠“為自己代言”給當代青年灌了一碗勵志雞湯,讓聚美優品在跨境電商的風口成為網絡第一代“帶貨王”。

然而當風口退去、紅利消失,聚美的技術、物流、服務的短板顯現,陳歐僅靠“網紅”思維頻繁刷臉已經行不通了。

這些年來,陳歐接連涉足母嬰電商、影視劇、現金貸、健身O2O、空氣淨化器、共享充電寶等風口,謀求新的增量,然而這些與聚美主營業務無關的項目許多很快歸於寂靜。

作為網紅,陳歐或許還沒過氣。不過,作為曾經的創業明星,陳歐似乎在一個個風口中迷失了方向,已然離開了互聯網中心舞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