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的酒養生和解酒知識

白酒養生自古就有,因為傳承時間長、實踐起來也方便,很受廣大群眾的擁戴,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喝兩口,既過了酒癮,但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白酒養生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首先,無論是不是為了養生,白酒都不宜在空腹、感冒或情緒激動時飲用,以免心血管受損。也不宜大量飲用,過量飲酒可引起疾病的發生。

其次,白酒最好燙一燙再喝,很多老頭老太都有燙酒的習慣,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由於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還摻雜著一些甲醇、甲醛等少量影響視力的有害物質。而這些有害物質的酒精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後的沸點低於60℃。如果將酒加熱,酒中的這些有害物質基本上就能揮發掉。

最後,很多人喜歡喝藥酒,覺得這樣更能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但並不是隨便什麼酒都適宜用來泡藥酒的,炮製藥酒一般採用含酒精量在40~60度的優質純糧食白酒最佳,從中藥材分析,不論中草藥,還是動物藥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細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數才能殺死細菌和病菌,還有,藥材水分的滲出會稀釋酒精度,所以選擇度數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適的。

凡事適度最好,白酒養生更是這樣,即便不談養生,一個成年人每天白酒最多不能超6兩,想要養生就要更少一些。在用白酒養生的同時,應注重保護肝臟,以免飲酒給肝臟帶來傷害。所以飲酒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西紅柿、綠豆、苦瓜等食物,可起到養護肝臟的作用。

白酒功效多:白酒性溫,主要成分為酒精和水,味甘苦辛,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飲適量的白酒,可使循環系統發生興奮效能,還具有散寒氣、助藥力、活血通脈、增進食慾、消除疲勞、禦寒提神之功效。

白酒殺菌:白酒乙醇含量愈高,酒度愈烈。高度數的白酒經過科學驗證能夠殺死部分的細菌,所以說白酒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作用,尤其是喜歡吃生食的人朋友們,更應該經常喝點白酒。

有利睡眠還健胃:因為白酒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失眠症者睡前飲少量拚一拚牌白酒,還有利於睡眠。另外,適量飲用白酒還能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穩定情緒,喝酒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節奏喝酒15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加速新陳代謝:白酒還可以起到暖身的效果,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冬天本來自己全身非常的寒冷,在喝完一些白酒之後,感覺整個人都熱乎起來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年男性都喜歡喝酒的原因。邊吃飯邊喝酒,可以使身體內的熱量加速新陳代謝,讓人感覺身體更加舒適。

身在無酒不成席的中國,什麼事都離不開酒,逢年過節喝、朋友聚會喝、交際應酬喝、開心喜事喝、不順難過喝......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傷身還難受,但又不能不喝,怎麼辦?

喝酒前的保護措施很重要,最好在奔赴酒宴前吃一個小饅頭、喝一些牛奶。饅頭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牛奶中的蛋白質可以在胃內形成一個「食物膜」,相當於給胃加了一個保護罩,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但注意一定要先吃饅頭再喝奶,這樣碳水化合物才能充分地與蛋白質結合,如果反過來不但作用不明顯,還容易造成胃脹、胃痛等不適癥狀。另外,不要用麵包來代替饅頭,麵包比較甜,有些人吃了胃容易反酸,解酒效果反而不好。此外,還可食用油質食物,如五花肉、蹄膀等,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

飲酒時要一邊喝酒一邊喝水。飲酒的過程中要多喝點白開水,增加排出量,加快酒的代謝。一邊喝酒一邊喝湯。喝酒時喝點熱的肉湯可以促進排汗,增加體內酒精的代謝和揮發;另外,肉湯還可以補充各種礦物質元素,譬如因酒精的利尿作用而丟失的鉀和鈉,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但尿酸高的人不適合多喝。但是不要喝飲料,這樣會醉的更快。

喝酒時,還可以吃點黃瓜,黃瓜利尿,鉀含量高,可以將體內的重金屬排出,所以喝酒的時候吃黃瓜,不僅可以增加小便解酒,還可以保護膀胱和腎臟。喝酒時,搭配吃一些豆芽,富含天冬醯胺的豆芽,可以把酒精分解後的乙醛排出體外。

酒後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顏面發紅癥狀。

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癥狀。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並且第二天起床後也不頭痛。

西紅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 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一次飲用300ml以上,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實,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西紅柿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熱;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

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 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噁心的癥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實驗發現,將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後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飲酒後感到心悸、胸悶時,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達到解酒目的,同時減輕心悸癥狀、消除胸口鬱悶。

雞蛋清遇胃酸而凝固變性,貼在胃壁上,可以有效保護胃黏膜,並緩解對酒精的吸收,快速消渴、清熱、解醉。可在飲酒前,取1~2隻生雞蛋清服下。

因為豆腐中半胱氨酸能夠促進乙醇的代謝,能減輕乙醇對身體的傷害。飲酒時,以豆腐菜肴作為下酒菜可以有效緩解和預防醉酒。

中醫認為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止渴潤肺、消燥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之功效。另外,梨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等,能夠護肝,促進肝細胞代償。可以將梨切絲,和京糕條一起做成冷盤,餐中食用,或將梨切片熬成梨湯食用,都可解酒。

酒類多為辛甘大熱類型的食物,白菜有養胃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正好克制酒的辛散燥熱之性,能夠緩解酒毒,減少酒後口乾、口渴,以及煩躁、發熱的癥狀。將白菜幫切絲,加食醋、白糖拌勻醃10分鐘食用。

麵食食用後可快速轉化成葡萄糖,有利於為人體供血並增加體能,由於它有發酵過程,還對胃酸有中和作用,食用後身體會馬上舒服起來。

藕具有除煩止嘔、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酒後乾渴、嘔吐等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將鮮藕搗爛取汁飲服,對消除醉酒癥狀有一定的作用。

生薑具有溫中止嘔的作用,《大明本草》有治反胃嘔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記載。喝酒之後有噁心嘔吐癥狀,可取一小塊生薑含於口內,可止嘔吐。

甘蔗味甘性寒,清熱生津而解酒毒。甘蔗含有豐富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能夠有效恢復因為酒精代謝而造成的人體能量丟失。可以將去皮的甘蔗榨汁飲用,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奇異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保肝、抗氧化等作用,可減輕乙醇對肝臟以及身體組織過氧化的損害,而且奇異果的解酒作用起效很快。可在酒後食用奇異果2~3個,然後在30分鐘後再食用2個,具有很好的解酒護肝的作用。

用生白蘿蔔500克,洗凈榨汁,代茶飲服,每次一杯,飲2~3次,有解酒和消酒氣功效。或適量吃些生白蘿蔔,都可有醒酒之效。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中醫經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被機體吸收。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飲用時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能夠促進水液的代謝,也有促進水谷之酒精代謝的作用。飲酒前,用指甲掐按無名指上小指那一側的關沖穴,能夠減少醉酒幾率。

千萬別用這些解酒方法

1、摳喉嚨解酒。人在劇烈嘔吐時,會令腹內壓急劇升高,也會導致膽汁的逆流,如果反覆強迫自己嘔吐的話,那麼非常容易引起胃出血。

2、解酒藥。「解酒藥」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清醒,是因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興奮的成分,能夠緩解頭痛、噁心癥狀,但它們無從真正「解酒」,反而讓肝臟在代謝酒精的同時,還要「分心」來對付這些外來藥物,到頭來加重肝臟的負擔。

這幾樣不能一起喝

1、濃茶、咖啡。上菜前通常先上茶,如果抱著喝濃茶幫助解酒的想法那可就錯了!飲酒會使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而濃茶更容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興奮,進一步加速血管擴張和血流速度,加重身體負荷。特別是一些有心臟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來說,更容易發生引發疾病。咖啡也是同樣的道理。

2、碳酸飲料。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氣體能使胃部迅速膨脹,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積,還能促進酒精進入小腸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腸中的吸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