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在古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都在中國

自古以來“黃白之物”最受中國人的喜愛,“黃”指的是金子,“白”指的是銀子。金銀不僅是我國古代使用最廣泛的貨幣,同時,也是幾百年前在世界各國通用的貨幣。

馬可波羅到達中國大陸之後,由衷的讚歎道:“天朝物產豐富,到處都是真金白銀。”這樣的描述讓無數西方人十分嚮往。但是,我們看到這裡不由的發出一些疑問,就是放在資源豐富的現代社會,金銀也是稀缺之物,為何馬可波羅會說“中國遍地是金銀”呢?

而銀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開採銀礦,由於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我們要知道,白銀從發現到提煉絕非易事,最少得經過五個複雜的步驟:

第一步是磨礦,首先將從礦場取出的礦石放入奔流的水流之中,利用大自然水的衝擊力擊碎大塊的礦石,收集起散落的小塊礦石之後再用石磨磨成粉末。有的細碎的礦石隨著水流流入江河,被衝到岸邊,就有人專門拾取岸邊散落的細碎礦石獲利,所以,古人有“淘金”一說。

第二步是淘洗,將碾碎的粉末放在水中淘洗,篩選出非礦石部分,將它剔除,留下金銀含量高的粉末。

第三步是燒結,將精細的粉末和米飯等有粘性的物質混合在一起,放在木炭堆裡進行燒結,成為一個松脆的礦石球。

第四步冶煉,這一道工序涉及了一個化學置換過程,最後,形成的是一個含有金銀的鉛團。

最後一步就是提純,利用草木灰和自然中的氧氣去除鉛團中的鉛,隻留下純淨的金銀。

可以看出,無論哪一道工序都不算簡單,而且,我國礦產資源一向很少,裡面產出的白銀絕對不足以供給一個泱泱大國的貨幣交換所需。

那麽,中國古代那些白銀貨幣是從哪裡來的呢?

白銀在中國古代的民生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到了明朝萬歷年間,“一條鞭法”的出現,更是將白銀推向了風口浪尖。乃至於到了明後期,國庫依舊是以白銀為主,曾經盛行的銅板倒是顯得可有可無,銅板在國庫中的佔比只有白銀的千分之一。

不僅是在國庫,白銀也滲透了明朝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個明朝末期歐洲傳教士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細節:明末時期,中國人在購買物品的時候,總是隨身帶一把小剪子,根據貨物價格的不等,按比例將一整個銀塊剪成不同大小的碎銀子,再用一把小秤計算碎銀子的重量,進而,求得這塊碎銀子的價值。

人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十分熟練,有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不用計算,一次性就剪下相應價值的碎銀子。不僅是做生意的大人,有的孩子都可以估量出銀塊的重量和價值。不但如此,他們還隨身帶著一個小容器,裡面裝著一些蠟塊,容器的作用是收集剪下的碎銀屑,積攢到一定量的時候,就加熱蠟塊將其融化,從而得到一個新的銀塊。

其實,在明朝之前,白銀都不能算是法定貨幣,但是,隨著人們視野的開闊,他們發現:大洋之外還有另外的國度,就這樣,自然而然的開始了各國之間的往來貿易。由於,各國貨幣不同,於是,大家共同選擇了在各個地區都很稀缺的白銀作為全球貿易的潤滑劑。

十五世紀時期,歐洲白銀產量十分巨大。十六世紀初期,日本的開採量也是急劇升高;十六世紀四十年代,美洲發現了大量銀礦,之後,野心勃勃的西班牙人分別在墨西哥地區和秘魯地區開採出大量的銀礦。於是,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白銀開始大量通過國際貿易流入我國。

當時,中國地大物博,無論是絲綢還是陶瓷,都通過太平洋航線深深吸引著大洋彼端的歐洲各國。第一艘滿載白銀的貨輪就是用以交換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的西班牙貨輪,後來,中國進一步擴大貿易物資,不僅是絲綢和瓷器,甚至,水果、家具、手工製品都用以出口。

歐洲殖民者掠奪來的白銀紛紛通過帆船源源不斷地來到了中國,換取一批又一批的物資,中國成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貿易國,白銀就這樣在中國聚積了起來。有一位西班牙商人曾經說過:白銀在世界範圍內漂流,直到來到了中國,它們就在這裡扎了根。

其實,這一句話可以解釋為:“是為當時最大的經濟體,中國需要越來越多的國際貨幣來用以流通和貿易,中國人拿到白銀之後不會再讓其流出海外,而是把它變成房產或是儲蓄。”在我國清代的時候,1兩銀子約相當於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幣,這個量還是非常客官的。

可以說,十六世紀世界開始進入全球化之後,各國交流渠道便是海洋,交流媒介就是白銀。而中國作為最大貿易國,需要大量白銀來支撐,於是,後來的兩個世紀,全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

直到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中國古代獨立自主的海外貿易逐步變為半殖民地性的海外貿易。

參考資料:

【《白銀發展史》、《中國古代海外貿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