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意甘肅,白銀: 鳳凰傳奇 神秘之旅

如意甘肅 | 鳳凰傳奇 神秘之旅

文/王文元

傳說白銀源於一隻鳳凰……

明朝洪武年間,官方曾在此設采礦機構“白銀廠”,白銀市緣此而得名。清乾隆初年記載:“適有鳳凰集於巔,其山產有金銀銅鐵礬礦”,故稱白銀礦山為鳳凰山。

1956年,國家在鳳凰山用一萬五千噸炸藥進行露天采礦爆破,從此“銅城”白銀聞名遐邇,她就像一隻美麗的鳳凰,口銜明珠飄然而至,在隴原大地上亮開了美麗的翅膀。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是關於一隻鳳凰的傳說,這是關於一方土地的傳奇……

白銀丹霞地貌 攝影/曾恆澤

戈壁荒原裡的神秘岩畫

峭壁聳立,巨浪滾滾,水鳥偶爾掠過水面,留下些許回響……這裡就是黃河紅山峽。

山崖高處,一塊深褐色的石壁,20多幅岩畫神秘出現,畫面上的人向東南方眺望。他們究竟是什麽人?這是哪個民族的神秘之作呢? 

攝影/張玉偉

黃河岩畫,是這些年人們在黃河岸邊發現的幾處岩畫的統稱,目前白銀境內有平川區水泉鎮野麻村、白楊林及王家山鎮井兒川等。

野麻村是白銀平川區水泉鎮的一個普通小村,距離鎮上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也是水泉鎮最遠的村子。岩畫點在村子的南面。出村往南就到了,這是一條很危險的路,路修在懸崖邊,狹窄之極,僅僅能通過一輛三馬子,不時發現從山上滾落的巨石。車曲曲折折前行,大約走了十分鐘後,就是岩畫點了。

這是一處頗為開闊的地方,黃河滾滾而來,在我們的腳下猛然一收,就順著這個小峽口擁擠而下了。岩畫就在路邊山頂上。山陡峭之極,坡度接近80度,沒有路,我們在山間的石頭縫隙中尋找著向上的路。小心翼翼,手腳並用往上攀爬。

攝影/張玉偉

岩畫在山頂的一塊石壁上,這是山崗上唯一平整的石壁。令人稱奇的是,這塊石壁面向著東南方向,正對著奔騰不息的黃河。石壁高約7.5米,寬4.4米,岩畫在石壁的下半部分,根據畫面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而依據內容則又分為“家庭圖”、“狩獵圖”、“農耕圖”三部分。

風吹日曬下,石壁早已斑駁不堪。畫面並不是十分清晰。野麻村的文書高世岩說,下過雨後,畫面就非常明顯了。細細看上去,石壁上圖案有20多幅,有人頭像、動物、人類活動、器物等。 

岩畫分為左右兩部分,左面由幾幅人像組成,幾個大人頭像,還有一個小孩,這似乎是一個家庭的象徵,也或者是一個部族的代表;右面則是人頭和一些動物組成,動物大多為牛。有一幅畫面是農耕圖,畫面上三頭牛並排而行,一個人站在後面揚著胳膊,似乎在耕種;也有人認為,這似乎是一個部族的遷徙場景,部落中老人小孩在一邊走,青壯年趕著牛群在後面慢慢而行。

福壽山摩崖石刻 

供圖/平川區委宣傳部

仔細看上去,岩畫大部分用磨製法刻劃,也有些用有點鑿法刻劃。從岩畫製作歷史來說,磨製法刻劃的岩畫,是岩畫中年代最為久遠的一種。無疑,這說明這些岩畫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了。

岩畫並不是先民們毫無意識的產物。相反,岩畫表達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記錄了他們的風俗,通過岩畫我們能看到先民們對上蒼的祈禱,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對現實生活的記述。

絲綢古道上的“希臘神話”

悠久的絲綢之路一直是溝通中西方的橋梁和紐帶。在悠揚駝鈴聲中,在商隊的艱難行進中,難以計數的西方物品傳到中國,而中國的絲綢和瓷器以及紙張等物品,又通過駝隊被帶到了西方。 

今天,我們審視那些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的帶著濃鬱希臘、羅馬色彩的器物,能夠聽到一個個來自古希臘等西方的傳說。器物是沒有生命的,傳說則是人們加工想象出來的。那些帶有古代羅馬、希臘神話色彩的金銀器,卻給我們見證了當年絲綢之路的繁盛,商旅和僧侶們的匆忙,使穿越千年的一個個傳說故事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1988年5月初,25歲的靖遠縣北灘鄉北山村農民許立會一鐵鍬下去,沒想到竟然挖出了個國寶。人們在整修他們的房屋。忽然,忙碌的人群發出了一聲驚叫“這是什麽?”。原來清理地基的人們,挖出了一件金屬器物。於是,一個曾經行走過千年絲綢古道的文物走了出來,它就是今天被稱為國寶級文物的東羅馬銀盤。

這個口徑31厘米的銀盤是公元4—5世紀的銀器。曾鎏金,現在已經大部分脫落,屬於東羅馬早期遺物,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發現之一。

人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個圓盤的內滿是浮雕花紋,共分三圈排列。內圈為高浮雕的斜倚雄獅和手執權杖的男神為中心的主題花紋;中圈外緣飾聯珠紋,中列一圈神頭像,每個神頭像左側各有一動物;外圈飾相互鉤聯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小鳥。人們對銀 盤 上的雕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後發現,整個銀盤上共有12尊神像,29個小動物,每個神像旁邊都有一個動物,相互之間形成一定的搭配關係。專家研究認為,銀盤 上雕刻的12尊神像是希臘神話中奧林匹亞山的12主神。尤其是圓盤中間的圖案上有一青年男子,上身全裸、肩扛裝飾花蕾的“權杖”,依坐在雄師之背,神態優雅,他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東羅馬銀盤

專家們研究後發現,根據銀盤上特有的書體推斷,是3世紀中期到4世紀在巴克特裡亞使用的希臘字母,這說明當時銀盤就已存在於巴克特裡亞,專家釋讀後認為,寫的內容是“價值490”金幣。

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銀盤。他們是如何傳入中國的?甘肅靖遠是前往長安、蘭州、河西走廊的要道,絲綢之路在此有一個分支。專家考證,從中國到巴克特裡亞的交通路線是出西安、穿過蘭州、河西走廊到敦煌,走天山南路經塔什庫爾乾,越帕米爾高原進入巴克特裡亞。毫無疑問,這個銀盤也經過了漫長的絲綢之路,最後流落到了靖遠,它的背後是一個漫長而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

黃河岸邊的北武當山

武當山不僅是一座道教名山,更是一座因國術而被賦予種種神秘色彩的傳奇之山。然而,在距離武當山數百公里之遙的甘肅黃河岸邊,有一座山,人們也用武當山來稱呼它。這就是白銀水泉黃河岸邊的北武當山。

北武當距離蘭州一百多公里,在平川區水泉鎮黃河邊。這裡依山傍水,山是北武當山,水為黃河之水。

站在黃河邊,北武當就在巨大石崖的對面。北武當的地形構造極為奇特,山脈分為南北兩部分,建築也分別以此而建設。北山像一座趴著的大烏龜,眼睛盯著黃河對岸的塔兒山,建築群自然也修建在龜背。南面的山形像蛇首。龜蛇形成的靈獸在傳統文化中被稱為玄武。它和青龍白虎朱雀為四大神獸,成為北方的神靈。我們眼前這座寺院也表達著這樣的文化內涵。

據說北武當初建於西漢太初年間,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大規模的修建。這些修建給這裡留下了大量人文血脈。至今,這裡還保留著明代《重修迭烈遜廟碑記》的石碑,碑上詳細記述了重修寺廟的經過。原先,在二天門上曾經有一塊匾“真武神廟”,是明嘉靖時固原總兵黃時修建廟宇時所懸掛。可見寺院由來已久。

攝影/高子強

通過二天門後,就到了大殿所在的院落,這 是一座修建在高台之上的院落。以前,高台高約3丈,寬約10丈,南北長約17丈,人們記憶中四周牆的地基是用九層條石交錯而成,石條上方再用青磚,而青磚則是用糯米汁和石灰攪拌而成。人們考證這種材料、工藝,和明長城修築毫無二致。可惜的是,後來大殿的高台被拆毀了,石條也散落民間。如今的高台是水泥砌就的。

攝影/張耘

一座寺院為何給人一種易守難攻的感覺呢?這要從寺院的地理位置說,這裡靠近黃河岸邊,前方不遠就是一座千年古渡。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渡口,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掀開往事,這裡曾經修築了一座城堡,名叫迭烈遜堡。高台或許就是城堡最後的防禦陣地了。

攝影/張耘

站在空心樓下,向四周眺望,是豐收在望的田野。這塊土地,因黃河而興旺,因黃河而憂患,黃河已經滲入到他們的血液深處。

歷盡滄桑的黃河古渡

有了河,也就有了渡口,從此河就有了生命力。古渡口是點綴在黃河上的明珠,一個個古渡口的背後隱藏著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鸇陰渡,絲綢之路上最為古老的渡口之一,我們在白銀平川水泉鎮,不經意間,遭遇了紅山峽口和鸇陰渡。

鸇陰古城遺址 攝影/王生暉

紅山峽口距離平川區水泉鎮並不遠。出水泉鎮向南走了七八公里,拐入一條鄉間水泥路,順路向東北而行,穿過村莊,就是一條大砂河了。沿著砂河,直奔黃河邊,紅山峽口便堵住了我們的去路。

索橋古渡 攝影/張耘 

紅山峽,以山崖呈現紅色而聞名。紅山峽口邊就是黃河古渡——鸇陰渡。這裡如同一個十字路口,渡口溝通了東西,大河連接了南北,眾多的使節,難以計 數的商隊,在這裡交匯。

黑山峽渡口 攝影/寇明燦

鸇陰渡是黃河上最為古老的渡口之一,也是絲綢之路上最古老的渡口之一。“鸇陰”一詞源自渡口東面十公里處的鸇陰古城。鸇是一種鷂,屬猛禽,這裡峽谷深幽,經常有鷹鷂類猛禽出沒其間,故而人們將這裡命名為鸇陰。“鸇陰”最早出現在《漢書?西羌傳》中,書中說,趙衝追擊叛羌到建威鸇陰河,結果趙衝戰死。可見,鸇陰渡和古代生活在黃河西岸的少數民族密切相關。翻開史書,這裡曾是西部少數民族通往內地的要道。

其實,在鸇陰渡這個名字出現之前,這座渡口就在使用。

在靖遠境內(平川曾為靖遠管轄)大體有5個古渡口,即鸇陰古渡、虎豹口渡口、索橋古渡、烏蘭津、白卜渡。由此看來應該是從索橋渡或五佛寺渡河的,惟其如此,才是繞過烏鞘嶺,經土門,直逼姑臧城的最佳路線。

守望晚明的“甘肅新邊”

黃河,滾滾而來,轟然而去,留下了一個個白色的漩渦。

岸邊的台地上,淡紅色石板砌成的石牆,雖已東倒西歪,但依稀能看出橫平豎直的街巷。眺望對岸,一個高大的墩台更是清晰可見,一切如舊,只是缺少了鐵鏈。

寬溝明長城 攝影/余又榛

這就是景泰索橋堡。這裡,大明王朝曾修建了橫跨黃河的鐵索橋,修建了大明王朝的最後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甘肅新邊”。這裡也見證了大明王朝的回光返照。

明代甘肅長城有一條主線和兩條支 線構成,主線 起自景 泰索橋,然後經紅水、裴家營、大靖、土門等地一路西去,直抵嘉峪關。兩條支線一條在蘭州西側(從鎮遠橋,經安寧,穿烏鞘嶺,抵達古浪泗水堡),另一條在蘭州東側(沿黃河而行,直抵靖遠,稱為黃河一條邊)。

甘肅新邊則是指萬歷二十七年後,修建的從景泰索橋到古浪泗水一帶的邊牆(長城)。這條長200公里的邊牆,是明政府最後的一座大型防禦工事。它東起景泰縣的索橋古渡,西接蘭州境內長城主線,是明代最後的大型防禦工程。它的修建和一場戰役的獲勝密切相關。這究竟是一場什麽戰役呢?

引發甘肅新邊修建的戰役就是鬆山戰役。松山在天祝縣境內,這裡是一個十字路口,西可走河西,東可抵達蘭州,南則能去青海,北則連通寧夏河套一線 。明初,河套蒙古部眾南下,阿兔赤部佔據了松山。他們不僅劫奪商旅,甚至揚言飲馬黃河,奪取鎮遠浮橋。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兵部尚書田樂、總兵達雲、分守道張南等人率兵萬人,發動松山之戰獲勝。這場戰役是萬歷年間為數不多的速勝。

唐墩台烽燧 攝影/王生暉

第二年,兵部尚書兼三邊總督李汶出塞巡邊,發現在景泰索橋渡一線有一條長城殘跡,詢問父老後才知這是漢長城遺跡。他們沿漢長城考察後發現,索橋到土門一線只有400裡,而原先明長城防守的是1400裡。於是,奏請朝廷修築甘肅新邊。甘肅新邊以大靖營、永泰營為防守要點,各設參將一員,又在甘肅新邊沿線新建了大量的防禦設施。到永泰營完工時已是萬歷三十六年了,距離明朝滅亡只有36年。

戈壁深處的永泰龜城

景泰縣城25公里外,是一大片荒原,青色的沙礫,黃色的土壤,紅色的細沙,黑色的石子,鋪滿了來訪者的視線。一座古城——永泰城,就在這戈壁荒原寂靜矗立。

這座古城頗有來歷,建於明代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古城呈橢圓形,南面開門,建有甕城,東西兩面則是凸出的馬面。從空中看上去如同一隻烏龜趴在大地上,故而稱此古城為龜城。

龜城內外 攝影/寇明燦

永泰古城坐落於壽鹿山、老虎山前傾斜的平原上部,這裡是寺灘——蘆陽盆地的西南邊緣。從古城距離壽鹿山腳下只有3.5公里。山中蜿蜒而出的水磨口溝距離這裡僅有2公里。由於永泰城處於衝擊扇的上部,土壤分布較少,僅在相對低窪的地帶分布有薄層土壤。古城周圍則屬於半荒漠區,自然植被極其稀少,僅有矮蒿草、線葉蒿草、鬼箭錦雞兒、金露梅、火絨草等植物在戈壁荒灘上生長。永泰古城高三丈六尺,周長三裡多,外形是一大圓,設有四個甕城,炮台十二座,城樓四座,由於城牆堅固,400年來沒有被攻破過,是明政府為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長城沿線要塞。建成後,這裡立即成為一個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扎在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

攝影/蔣光輝

從這座古城中走出了一代名將——嶽鍾琪。雍正二年,嶽鍾琪回鄉,看到永泰城內修建設施不足,未能和五行相合,於是出錢,在城內開鑿了五眼井,以作為龜城的五髒。同時,開設暗渠,從山中引來泉水,注入城外水池中,水池、水井合稱為五髒六腑。至今,永泰城戲台鑲嵌的石碑上,還有嶽氏幾代人捐款的名錄,永泰城內有個小巷至今仍叫嶽家巷。  

暮歸 攝影/寇明燦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雄渾而蒼涼的大地上,因這座古城而存在,就有了許多悲壯和詩意,也就有了令我們無法忘記的往事。

如今,永泰龜城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憑借其無窮的魅力成為景泰縣獨特的旅遊資源、影視資源。古城內,有座修建於新中國成立前的小學,青磚砌就,磚雕門樓,古香古色,成為一個耀人的去處,它是諸多影視劇中縣政府、小學的絕佳場所。它也以其久遠的歷史、獨特的歷史,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訪古、探險、考察,《最後一個冬日》、《美麗的大腳》、《雪花那個飄》、《西部熱土》、《汗血寶馬》、《決戰刹馬鎮》等多部影視劇拍攝於此。

幽谷深處的千年古刹

白銀是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通道,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數往來於絲綢之路的商旅使節、僧人官吏,他們興建城堡,修建寺院,在白銀大地上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白銀境內寺院眾多,有名的寺院也不少,其中有雪山寺、法泉寺、紅山寺、五佛沿寺等等。這些寺院,有的分布在絲綢之路的古渡口,有的建在城市附近,也有的修建在大山深處。在靖遠縣北部的哈思山脈中,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長著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蔥蘢,綠蔭遮天,為當地少見的森林景觀。在這蒼松翠柏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座古老的寺院,這便是雪山寺。

雪山寺 攝影/劉大理

雪山寺依山而建,於外界通往寺院的曲徑小道上,分設有兩道山門,在一座拱形山門頂端,上書“堆銀勝境”四個大字,赫然入目,兩側對聯“有綠山色來古寺,無限風光入翠微”,引人注目。雪山寺四周松林環抱,北面山峰突兀,石崖嶙峋,松柏挺拔,蒼翠如畫。南面灌木叢生,北面喬木參天,判若鴻溝,迥然兩樣,置身其境,仿佛進入仙境一般。院內栽植有九大一小共十棵松樹,主寺院佔地面積不及十畝,整個寺院布局與山勢走向巧妙結合,寺廟與山形地貌渾然一體。可謂深林藏寺,有曲徑通幽之奇異景致。

出靖遠城,往東北而行,大約十五公里,一個很不起眼的岔路口,拐進去,往前走三四公里,一座高塔聳立山頂,轉過塔往前,鍾鼓樓聳峙,山門矗立。這裡便是法泉寺了。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

法泉寺 供圖/靖遠縣委宣傳部

法泉寺四周紅色石質山體裸露,泉水依崖漩出,自古山幽林茂,石冽泉清,被佛家視為修行善地,證道 勝境,譽稱“法泉地靈”,又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又是靖遠八景之首,有“法泉地靈”之稱。

法泉寺大體沿著一條河谷而修建,建築洞窟分布在河谷的兩邊,中間用幾座小橋連接。建築群落的布局簡潔而明快,這讓尋訪者省心不少。河谷兩側的山體為紅色,泉水從紅色山岩下流出,在河谷中形成蜿蜒的小河,最後在下遊匯集成一個小人工湖泊。人們依據地形,將寺院稱之為紅山法泉寺。  

法泉寺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建於北魏時期,至今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有材料顯示,在唐宋代就有了紅山法泉寺的稱呼。自北魏後,人們多次維修法泉寺。比較有名的人有尉遲敬德。明代中期,法泉寺興盛一時。我們在寺內保存了不少的明代碑刻。這些石碑早的在成化年間,晚的在崇禎年間。可以說貫穿了明代中晚期,最為難得是這些石碑中,有一塊《劉公祖置田供香碑》。石碑上方是兩首詩。這不僅說明,法泉寺香火興盛,而且從一個側面證明這裡的文化底蘊相當深厚。 

寺內現存千佛洞、天王洞、達摩洞等36個洞窟,其中4個洞窟有中心方柱,有重點洞窟20個,從29-33號洞窟考證,最早開鑿於北魏(386-534年),歷唐、宋、西夏、明、清、民國,以迄近代,幾經滄桑,屢建屢毀,複加維修,規模不斷巨集大。近代的張大千、於右任、何裕等文化名人曾尋訪古寺並留下墨寶。法泉寺以其悠久的創建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獨特的紅岩景觀,成為隴上黃河風情線一處重要的旅遊觀光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部門。

紅山寺 攝影/高子強

紅山寺在甘肅白銀市平川區共和鄉西1公里處,為平川八景之一。紅山寺亦名開元寺,因山石呈紅色,故稱紅山寺。山寺始建於北魏,宋重建,曾為一方聖境,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詩篇。因兵、地震等原因多次被毀,經多次重修,文革時全部毀廢。1981年後,又恢復了佛事活動,重修了大雄寶殿。紅山寺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36年10月紅軍一、四方面軍在打拉池會師,部隊就駐扎在紅山寺,彭德懷指揮部設在紅山寺大雄寶殿內,紅軍在打拉池駐扎了48天,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在革命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五佛沿寺 攝影/嶽自國

五佛沿寺位於絲綢之路和黃河交匯的古渡,地處景泰縣東面的五佛鄉,距景泰縣城20公里。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窟內兩旁有小佛千尊,俗稱千佛寺。五佛沿寺石窟始建於北魏,唐、宋、明、清時續修過,在西夏時,曾興盛一時,1983年維修加固石窟北壁地基時發現木刻印製的西夏文字的佛經殘頁共7頁,計673字(經破澤為《金光明最勝王經》的部分內容)。這些自古延續至今的寺院,展現了白銀大地上古老的歷史文化、厚重的歷史積澱。

(來源:《讀者欣賞·甘肅民航》“白銀專輯”)

編輯    |   王琳  居玫瑾  謝蕊娜

                                  

                                    甘肅民航文化出品 航旅悅讀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