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會複發嗎?——骨科專家鮑朝輝

專家簡介:鮑朝輝,副主任醫師,河南省骨科醫師脊柱三科主任,擅長治療脊柱及相關疾病的微創及開放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常見病,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有增多趨勢,而且越來越年輕。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老化),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 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褰等。治療方式包括系統保守治療(絕對臥床休息、針灸理療等康復治療)、微創介入治療(類固醇注射、經皮椎間盤等離子消融術、雷射)、脊柱微創〈椎間孔鏡、椎間盤鏡)以及開放融合治療。很多患者諮詢:腰椎間盤突出症選開放融手術還是微創手術如何選?脊柱微創手術容易複發嗎?

一、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複發的主要原因

1.術前因素:腰椎間盤的退變程度。

一般腰椎間盤的退變是自然過程,隨年齡增大出現老化而退變,造成椎間盤彈性變差,引起周圍結構的不穩定,出現腰腿疼痛等癥狀。一般退變程度越高,術後複發率越高,也類似於機器越舊,再去維修也無法彌補,僅僅是延緩退變而已。

2.術中因素

(1)摘除病變的髓核組織有殘留,造成再次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複發手術方式主要為將突出物切除,而此手術中,椎間盤的切除越多,髓核的遺留越少,複發率也越低。但是切除的越多,手術後節段越不穩定,會造成剩餘的椎間盤組織發生退變越快,進而導致複發。

(2)椎管減壓遺留成分因素。手術過程隻注意對椎管狹窄的處理,而忽視側隱窩(神經根管)的探查及減壓或對其減壓不徹底。

3.術後因素

(1)疤痕的形成。由於髓核摘除後造成局部出血、水腫、炎症等,導致瘢痕形成,因此,幾乎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及粘連,在外傷等誘因下,被瘢痕包繞的神經根受到非正常的牽拉或擠壓,會產生一系列癥狀導致複發。

(2)術後高強度及重體力工作或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如反覆、長期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高強度及重體力工作等會促進椎間盤的病變,即使進行手術,也於事無補,相當於故障原因不排除,即使維修後,機器還會再次發生故障。

二、預防措施

針對上述微創術後複發因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採取以下措施預防及處理

1.術前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明確診斷。術前完善必要的相關輔助檢查,如腰椎正側位及功能位片,CT,MRI檢查等,必要時行腰椎間盤造影,明確責任節段。同時積極控制其他系統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等。

2. 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選擇適合的椎間孔鏡技術。

3. 加強無菌手術操作,術中精細操作,動作輕柔,止血徹底,完整切除椎間盤突出部分基底,避免髓核摘除不徹底引起的髓核碎片殘留,避免損傷終板,充分解除椎管狹窄及側隱窩狹窄。

4. 下床時間不宜過早,指導正確的功能鍛煉。術後24h後帶硬腰圍下床活動,活動時間初期不宜過長,以利於修復;癥狀緩解後堅持行直腿抬高、腰背肌鍛煉,以增加腰背肌肌力,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有效防止神經根粘連。

5. 避免久坐、久站及彎腰等不當腰部姿勢,全休3個月,半年內避免體力勞動。

腰椎間盤是我們身體中與生俱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退變性疾病,其採取任何治療方式都有可能出現腰及腿痛,脊柱微創及開放融合也不例外;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微劍治療的複發率一般是3~4%,即使複發了也可重新再次微創手術,對身體損傷的很小。減少脊柱微創術後複發的關鍵是預防。正確分析認識術後複發原因,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複發患者的比例,使更多患者能夠順利解除病痛,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專家介紹

鮑朝輝,副主任醫師,河南省骨科醫師脊柱三科主任,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擅長治療頸椎病、胸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脊柱骨折、脊柱結核、脊柱腫瘤等。技術擅長:頸椎病的微創治療,微創椎間孔鏡,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經腹膜外入路通道下微創治療腰椎狹窄症及腰椎滑脫症;微創通道下椎間融合治療腰椎管狹窄症及腰椎滑脫症、微創經皮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微創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植骨、脊柱腫瘤。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參與完成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鄭州市科技二等獎一項、國家新型專利五項、專著兩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