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孔子教育思想之光耀中華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孔子弟子三千,培養出了顏回 、曾參 、子路等“七十二賢人”。孔子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他的教育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在當代社會仍閃耀著燦爛的光芒。

1.教育的目的

孔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喚醒。孔子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反而覺得在很多方面是處於無知的狀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通過不斷向他人學習增長知識與才能乾。他認為提問的人其實是知道自己的答案的,只不過不是很清晰,而孔子要做的就是幫著理清思路,答案才能慢慢浮出水面。說明老師的任務不是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找答案,老師需要去觸及到學生的靈魂,然後去喚醒學生內心的巨大潛能。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

2.教育的地位

政治、軍事、法律在國家治理中都不可或缺,但孔子認為最根本的是教育。因為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傳播到民眾中去。《論語為政》: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主張通過教育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傳播開來,以影響政治。我們今天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科教興國”與孔子的思想是相通的。

3.教育的作用

(1)教育與經濟、政治的關係

孔子主張,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先富後教”的觀點表明,須先發展經濟,教育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要受經濟的製約。當前,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濟是基礎,綜合國力的競爭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

孔子主張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過教育引導實現德政。《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規矩,又使百姓有“羞恥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當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把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結合起來,發揮德治和法治的合力。

(2)教育對人的影響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孔子的“舉賢才”及整個教育思想都放在這種天賦平等的人性論基礎上,他盡力將教育推向平民,為其“有教無類”主張提供理論根據。同時,孔子指出人的個性差異是後天作用的結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響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教育的培養目標

(1)培養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致力於通過教育來培養“士”、“君子”,來完善人格。孔子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學生曾參表示讚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標。

孔子所主張培養的“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親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備,以德為主。

(2)培養從政的君子

“學而優則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學而優則仕”反映封建制興起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學習的巨大動力。古代的科舉取士制度,現代的公務員考試都是對這一思想的繼承。

5.教育的對象

孔子認為人人都應該受教育。“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所以人人都可受教育,人人都應受教育。我們現在實行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就是為了使每一個公民都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在教育對象上進行了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子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意即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乾肉作為見面禮,就可成為孔子的弟子。打破了教育貴族壟斷、學在官府的局面,把教育的對象擴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動擴展到了民間,順應了社會發展。

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地域、種族。他的學生來自各個諸侯國,分布廣;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其中大多數出身平民,如顏回、子路、曾參、原憲、仲弓等,也有貴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有商人出生的子貢和“大盜”出生的顏涿聚。雖然弟子成分混雜,但能兼收並蓄,教之成才,體現了孔子胸懷的博大和善於教化。

6. 教育內容

孔子主張的教育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等三個方面。

《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是指教育內容的四個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藝”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六書”偏重於文化知識,屬於文的範圍。

其教育內容包含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等三個方面,從結構來看,是符合社會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發展的需要,是比較完整了。

7.教學思想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8.教學方法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和采取“啟發式”教學,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是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子路和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但孔子因兩人的不同特點給出了兩個不同的回答。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方法,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教師應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

他教育學生要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的學習要引申、拓寬、深入,學習要“舉一而反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