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想成為宋皇室的皇親國戚,需要達到什麽樣的標準?

在宋朝,婚嫁遵循的擇偶標準是“不問閥閱,注重門第”。宋朝之前,上層社會締結婚姻,要看對方是不是門閥世家,查查族譜,問一問上幾輩人是不是貴族。社會中產生的新貴,並不被門閥世家視為平等,這就是所謂重“閥閱”。

宋朝科舉制度的興盛,造就了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官僚,國家的重用和高薪高福利低風險,使得他們前途遠大。宋朝的上層社會承認他們的地位,不問他們的過去,隻問他們的現在和將來。這些新貴擁有被承認的“門第”。宋朝的武將,因為以蔭補和軍員轉補為主,和宋朝是一起成長的,即使他們的祖輩不是顯赫的權貴,也屬於被認可的“門第”範疇。與此同時,傳統的門閥世家在宋朝已經勢單力薄,逐漸沒落。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是沒有被上層社會認可的所謂“門第”的。

皇室裡的子女,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婚嫁便被作為一件重要的事情提上議事日程。

宋朝的皇室擇婚偏愛武將集團,這是一種風氣,也是一種祖宗家法。以北宋為例,北宋一共九位皇帝,共產生十七個皇后,其中十四個有武將家庭背景,比例達到八成以上。

皇室與武將集團聯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皇親國戚娶武將之女為後妃;二是武將之子娶皇室之女。

這種聯姻,顯然充滿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冠冕堂皇來講,這叫門當戶對;私下來說,皇室和武將都是一個大家庭的,彼此之間會互相關照。

這種選擇確實有實際的政治效果。宋太祖趙匡胤是身為武將從後周手中奪取的政權,而兩宋320年,卻沒有名將起兵造反,讓政權亡於內亂的。

皇室婚姻看似門當戶對、風光無限,但都是以利益為主導,即使皇帝本人要立個皇后,也殊為不易。

宋仁宗娶了平盧軍節度使郭崇的孫女並立為皇后。後來他把郭皇后廢了,想要立一個姓陳的富商之女為後,結果遭到眾大臣的一致反對,核心意思是這樣會壞了祖宗家法。宋仁宗只好冊封已故樞密使、大將曹彬的孫女為皇后。

圖1:宋仁宗

宋真宗還是太子時,娶了大將潘美的女兒為妃。潘妃去世後,真宗又娶了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女兒。登基後,真宗立郭妃為皇后。這兩位皇后都是武將之女。真宗的第三位皇后劉氏,出身低賤,本是蜀中歌舞之女。但劉氏被封為皇后之後,也編造了自己出身將門的說辭,否則也實在應付不過去。這說明,至高無上的皇帝本人,在這種婚姻規則中,也不得不低頭,無論是否符合自己的意願。

如此嚴苛的規矩,都是從皇室男性成員角度來講的。皇室中的女性,在擇偶時會根據身份不同有所區別。跟皇帝有血緣關係的公主,婚姻門第的要求很嚴,通常都是嫁給武將之子或士大夫之家。但對於和皇帝同宗的女子,擇婚上和公主就有所不同。

宗女的婚姻,門第要求沒有公主那麽嚴格,但是禁止論財而擇婚。宗女出嫁可以考慮品行仁義的君子。但是後來有些宗女和皇帝的關係疏遠,生活實在困難而選擇富商之家,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室對宗女總體還是優待的,因為宗女是一種政治財富,一種政治資源,是皇帝鞏固自己利益的工具。宗女的婚姻帶有很強的政治功利性,甚至可以用宗室賣婚來比喻。

娶了宗女之人,或升官或發財,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來形容並不為過。本來就富裕的家庭,通過迎娶宗女,和宗室聯姻,獲得一官半職,對自己的財富進行庇護,家境更加殷實,權力也越來越大。

宗女之夫在宋朝往往接著特殊的身份為自己謀利。興化縣尉胡滋娶了宗女為妻。他說自己夢見一個穿著紫色衣服的人,自稱是王安石的兒子托生的。不久之後,他的妻子果然生下一個兒子。王安石聽說這件事後,和夫人專門從京城趕到興化以求一見。胡滋獲得很大的獎賞。胡滋正是憑著宗女之夫的特殊身份才敢如此膽大妄為,胡說八道,連王安石都被他輕易騙了。

圖3:王安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