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把浮腫當「肥胖」 警惕兒童得腎病

季麗娜

臨床上已經不止一次碰到這樣的病例。家長覺得寶寶突然變胖了,或者是臉變圓了,或者是小腿變粗、肚子變大。等再過段時間,孩子開始精神不好,食慾變差,尿量減少,這時才把孩子帶到醫院檢查,最後被診斷為腎病綜合征。在此提醒家長們:千萬別把浮腫誤當作「肥胖」。

腎病綜合征通常簡稱為腎病,其發病與感染、自身免疫紊亂、過敏、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有關。臨床最突出的表現是高度浮腫,大量蛋白尿,高膽固醇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即所謂的「三高一低」。

浮腫可以出現在頭面、下肢、軀乾,組織疏鬆的部位更明顯,如眼瞼浮腫,原來的雙眼皮可變成單眼皮;男孩的陰囊浮腫,透明發亮;可有內臟漿膜腔的積液,如胸腔積液及腹水,孩子出現呼吸困難和腹脹、腹痛等。

與普通浮腫不同,腎病的浮腫往往是可凹性的,即按壓後有指壓痕跡,伴隨浮腫出現尿量減少,這些表現均明顯區別於肥胖。

腎病綜合征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凡有大量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50mg/kg)、低白蛋白血症(5.7mmol/L),均可作出診斷,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為診斷的必備條件。由於腎病綜合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因此有多種分類分型。臨床分型包括原發性腎病、繼發性腎病、先天性腎病;病理分型包括微小病變、系膜增生、局灶節段硬化、IgA腎病、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病等。不同類型腎病的表現和治療方案各有不同,治療效果和預後也各有差別,因此強調根據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

腎病綜合征應該住院治療,全面評估全身狀況,確定腎病分型並制定治療方案。病情穩定出院後需定期隨診,以便調整用藥。目前,激素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一線藥物。對於兒童原發性腎病,由於病理類型大多為微小病變,對激素治療敏感,病情多數可得到緩解,預後比較好。但有部分患兒在激素減量或停葯後會出現病情複發。對於一些激素依賴(即激素敏感,減、停激素後複發)或激素耐葯(激素治療無效)的患兒來說,在激素治療的同時還需要聯合使用一些免疫抑製劑。

臨床中有不少家長因為擔心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絕使用激素,或者不遵循醫囑擅自快速減葯或停葯,結果導致孩子病情反覆甚至加重。

由於腎病綜合征的病程長、易反覆,很多家長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易出現急躁、悲傷、失望等情緒,這對患兒的治療和預後非常不利。家長需要保持良好心態,堅持配合治療,做好患兒的生活照顧和心理疏導,才有利於患兒儘早康復。

(作者: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