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油領銜大宗強勢,國內期貨或獨享“長假紅包”

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多數品種漲勢不俗,其中國際原油期貨創出近4年來新高,倫敦鋁和倫敦鋅等基本金屬也漲幅靠前。在業內看來,正常情況下,國內與國際走勢正相關的上述品種,在即將開市的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大概率將跟隨走強。

其中,與國際原油期貨走勢類似,國內INE(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此前也是一路震蕩上行,尤其是國慶前連續4個交易日上漲,於9月28日創出歷史新高564.6元/桶。有研究原油期貨的分析人士認為,近階段原油期貨的上漲主要導火索在於地緣政治方面,若這一因素後續緩解的話,未來原油價格面臨下跌的可能,不過節後開盤可能受國際原油價格等影響將有不俗的表現。

另一方面,以往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聯動性較強的基本金屬走勢方面,今年體現並不明顯。有期貨公司研究人士認為,在國際國內的大環境背景下,受匯率、套利和投機資金減少等因素影響,國內基本金屬和國際的走勢不如以往緊密正相關,國內基本金屬節後開盤走勢也更多會體現獨立性,價格會更趨於理性。

原油期貨內外聯動性高

在國慶長假期間,國際原油期貨延續此前漲勢,整體表現不俗,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和布倫特(Brent Crude)原油期貨主力合約自9月28日15點報價至10月5日收盤價之間累計漲幅均在3%左右。不過這期間兩者均是先漲後跌的過程,在10月3日創出近4年新高後,兩者在之後兩個交易日有小幅回調。

對於國際原油期貨上漲的原因,華安期貨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首席原油分析師徐捷分析稱,從國際來講,近期國際原油上漲的主要導火索在於,有消息稱美國定於11月恢復對伊朗能源和其他領域的製裁,這意味著11月份就要停止所有的伊朗原油出口,這對市場層面會造成供應方面的擔憂。

至於10月4日和10月5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出現回調現象,徐捷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短期上述兩種原油期貨衝高太多,存在一些投機資金獲利離場的可能,從而導致出現階段性的短期回調現象。

從國內INE原油期貨情況來看,主力合約(SC1812)在近期的9月份也一路震蕩上揚。“一方面,國內原油期貨跟國際原油期貨相關度較高,特別是與布倫特原油期貨相關度更高,國際原油期貨上漲一定程度上會帶動國內原油期貨上漲;另一方面,人民幣目前有所貶值,而國內原油期貨是以人民幣計價,在這雙重因素的影響下,10月8日INE原油期貨開市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表現。”徐捷預判。

在市場人士看來,原油期貨市場從現在開始至11月份期間還存在博弈的可能,這個過程中或許有資金會願意參與進去。

除去伊朗因素外,還存在其他供求方面的因素後續可能影響原油價格。徐捷稱,美國、俄羅斯等石油產量目前在不斷增加,“這些因素現在被伊朗問題這個短期市場因素掩蓋掉了,那麽如果後面伊朗問題緩解,或者是出現松動之後,其他的因素會顯現出來,不排除後期原油價格會有一波調整。”

國內金屬繼續走獨立行情?

在國際大宗商品上一周強勢的名單中,倫敦鋁、倫敦鋅、倫敦錫等基本金屬也位居其中盤,其中,倫敦鋁自9月28日15點報價至10月5日收價之間累計漲幅近4%。

從具體走勢來看,倫敦鋁9月份前期震蕩下行,之後處於盤整狀態,9月份整體處於跌勢,在9月28日開始急拉反彈,不過10月4日和10月5日又出現回調。倫敦鋅則是8月底至9月中旬處於下滑趨勢,9月18日開始出現一波反彈,9月份累計上漲逾5%。倫敦錫9月份以來則是整體處於橫盤狀態。

對比國內的上述三種基本金屬來看,滬鋁主力合約(AL1811)9月份開始就處於陡坡下行趨勢,雖然9月中下旬有短暫的反彈,但之後又出現急劇下拉,9月3日至9月28日累計下跌4.38%。滬鋅則是主力合約(ZN1811)8月17日創出階段性低點19340元/噸,隨後開始了震蕩上行趨勢,至9月28日收21915元/噸,期間3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1.44%。滬錫主力合約(SN1901)在盤整一段時間後,於9月20日開始有所反彈。

“正常情況下,國內基本金屬走勢跟國際的聯動性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國際上基本金屬價格上漲,國內基本上也是上漲的,但漲的幅度可能有點區別。”華安期貨投資谘詢部總經理閆豐分析其中的原因稱,第一與匯率有關,近段時間人民幣匯率走低,國內基本金屬應該較國際的漲勢更好,但並沒有體現出來,這與近幾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定關係,工業增長結構出現調整,由原來的重“量”變成重“質”;第二,國內、國際運輸過程中存在上下套利太空,而如今中間套利的資金在慢慢的消退;第三,則是與國際巨集觀經濟環境有關,存有一些不確定性,對市場資金產生一定影響,會使得國內的資金對大宗商品的投資或者配置相對以往減少。

那麽國慶期間國際基本金屬的走勢還會影響國內基本金屬的走勢嗎?閆豐認為,會有一點影響,不過國內的漲幅會相應有所打折,使得價格更趨於理性。

此外,滬銅主力合約(CU1811)在9月5日創出低點46940元/噸之後,有一波上漲,至9月28日收50170元/噸,期間累計上漲5.22%。在業內人士來看,這波是反彈,整體還是一個震蕩築底的過程。

實際上一些行業的基本面也正在發生變化,這也將折射到二級市場投資方面。閆豐以銅為例分析稱,銅的用量同比增速在放緩,這意味著在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未來的需求量可能減少,那麽資產配置這一品種的機構可能就會考慮減少投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