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原油期貨首次漲停暴漲近5% 國際油價卻不慍不火

  昨日,中國的人民幣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早盤開盤後漲停,漲幅達5%,報537.2元/桶,這也是國內原油期貨在3月份上市以來的首次漲停,並刷新歷史新高。相比之下,昨日美油期貨收漲0.28%,報69.09美元/桶;布油期貨收漲1.07%,報74.46美元/桶。

  中國原油期貨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出現了較大的分化。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在過去兩周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上漲,而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則被鎖定在一個較窄的區間內。

  近期,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較多,中美貿易衝突開始蔓延至原油領域;美國製裁伊朗引發投資者對油市供應擔憂;沙特戰略產出的不確定性;以及庫欣庫存的下降。儘管這些因素導致布油和美油價格波動,但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期貨卻無拘無束地上漲。

  丹麥薩克森銀行哥本哈根分行商品策略主管Ole Sloth Hansen表示,這次中國原油期貨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由市場投機行為主導,只要價格還保持著與基本面因素的關聯,套利活動將促使期貨合約回歸合理的定價。

  海通證券分析師Bruce Xue認為,上海原油期貨與國際原油期貨分化的原因可能有幾個。首先,人民幣貶值可能會使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相對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更加便宜。其次,隨著中美貿易爭端更新,中國減少了對美國原油的購買,以及美國對伊朗製裁增加了中東地區原油供應中斷的風險,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猜測認為這個石油進口大國可能會面臨原油來源的短缺。

  該分析師還表示,12月份的合約相對於11月份或10月份突然更受青睞,其原因可能在於中國商品投機者傳統上更傾向於按季度為不是按月份交易期貨。彭博的數據顯示,上海投資者持有合約的平均時間不到2小時,而同期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的平均持有時間超過65小時,這也表明了中國市場的投機熱情。

  中國原油期貨自推出以來,其交易量正在快速上升,雖然和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相比,其比重依然很小,但不可忽視的是,未來其完全可能與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此外,中國利用人民幣石油,巧妙地避開了美國對伊朗製裁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中國可從伊朗進口原油,以人民幣計價並支付。由此可見,美國製裁伊朗,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是好事,中國可借此機會擴大石油人民幣的應用範圍,衝擊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

  來源:金十數據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