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中醫脈診和道醫脈診的差異

1

中醫脈診

《黃帝內經》是三部九候遍診法,這種方法,現在少用。《傷寒雜病論》是三部診法,現在也用得少。現在常用的是寸口診法。

寸口脈診法,始於《黃帝內經》,詳於《難經》,廣於晉代王叔和《脈經》。在《脈經》裡提出24種脈象,明代李時珍《瀕湖脈訣》提出27種,明代李中梓《診家正眼》又增加疾脈,現在一般都以28種病脈象來論述。

中醫院校的學生學習脈診,往往是苦背28脈象。我覺得,脈診的關鍵點不在於28脈象,而在於首先掌握平脈的胃氣、神、根。再學診病脈。學診脈,最好先讀《素問·脈要精微論》,這個文章,確實是論述精微。將胃氣、神、根三要點掌握了再掌握28脈象。

前人曾說:「切脈之事,明於書未必明於心,明於心未必明於手」,所謂「胸中了了,指下難明」。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在手指下下點功夫。俗話說,「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提高脈診技術的途徑,除了臨證多,還有什麼別的途徑麽?請您繼續接著看。

2

道醫脈診

在醫學界,還有一派是道醫學派,這一學派比較罕見,好在現在有熊春錦先生總結歷代高真聖賢中醫和道醫學理論經驗,結合作者自己實踐經驗,寫成了《道醫學》一書,已經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在《道醫學》裡面,熊先生詳細闡述了一元四素全息論和三元化生萬物學說,闡釋了道醫三元生理學和道醫診斷學,其中道醫診斷學指劍掌眼和切脈結合,很是值得研究。

中醫學和道醫學認為,肺主一身之氣,肺朝百脈,《靈樞·營衛生會》說:「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根據道醫三元生理學來看,血屬於質源類物質,氣屬於質源類物質,兩者都屬於質性物質。血載氣,那麼如此推論,寸口不僅僅是血液血管的波動了,應該還有氣的搏動。道醫脈診,將氣和血兩者整體把握進行脈診。並且,道醫脈診要求術者修開十指指尖的十宣穴和手掌心的勞宮穴,形成指劍掌眼,以此指劍掌眼探測脈象,是比中醫脈診,單純診血脈的搏動,要全面一些。

3

對三指脈診反思

脈診醫者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這三個指頭診斷患者寸關尺三部位,清代名醫周學霆還寫了個脈學專著,就是以三個指頭作為書名的,叫《三指禪》。為什麼醫者使用這三個手指頭,而不是使用其他指頭呢?我想對這個問題思考一下,或許對醫者醫術的提高有幫助。

五指通五臟,這個在小兒推拿裡闡述的非常清楚。大拇指通脾臟、食指通肝臟、中指通心臟、無名指通肺臟、小指通腎臟。五臟內藏五德能量,肝藏仁德、心藏禮德、脾藏信德、肺藏義德、腎藏智德。在傳統中認為,仁義禮是道德的基石,只有醫者內在五德能量強盛,仁義禮對應的這個三個指頭才能更加敏感,將三個指頭向患者脈口一搭,患者的內臟功能、五德強弱,就可以一診而知了。道德修養還有這個作用,看來是需要的呀。

4

道德是醫學的靈魂,是健康的保證

從上面分析來看,醫德的修養,也是醫者技術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無怪乎前人說過,醫乃仁術,就是說,有道德人才能掌握醫術,醫術是有道德的人來掌握的,看來是有道理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德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培養五德品格,就能夠增強五德能量,內臟強健,無論是對醫者,對患者,還是普通大眾,都是能夠增進健康的。大家都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關注道醫之家了解更多

煜凡老師微信

關注國學到文化了解更多

關注尋道一號了解更多

識別圖中二維碼學你想學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