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迎合中國市場,“牛津樹”要開始講中國故事了

記者 | 江敏

編輯 |

1

中國家庭對英語讀物的渴求讓海外出版商看到了新機會。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上,牛津大學出版社宣布,旗下閱讀系列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閱讀樹》(下稱《牛津樹》)將新增加“中國故事”:經典角色Biff、Chip與Kipper不僅將來到中國遊學,還將體驗上海的垃圾分類,並穿越到明代,親歷“鄭和下西洋”。

這是《牛津樹》系列第一次大規模的融入除英國之外的國家元素。“此前也有與日本和中東相關的劇情,但僅出現在單本故事中。”據牛津大學出版社資深產品經理應蓓華介紹,此次新增故事將有18冊,仍將延續其分級特色,全系列將在明年春季上市,並在全球發行。應蓓華稱,隨《牛津樹》一起發布的還有幼兒讀物Reading Stars《星星閱讀屋》等新產品。

《牛津樹》裡的三個經典角色Biff、Chip,與Kipper不僅將來到中國遊學,還將體驗上海的垃圾分類,並穿越到明代,親歷“鄭和下西洋” 圖片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478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出版社之一,每年出版物超過6000種。而誕生超過30年的《牛津樹》則是旗下最受歡迎的英語閱讀分級讀物,八成英國公立小學將其作為母語學習資料,後被引入130多個國家。該系列於2007年引入中國,最先被部分國際學校採用。

隨著國內英語培訓市場火熱,優質內容成為各類機構爭奪市場的關鍵。牛津大學出版社順勢與新東方、51Talk、vipJr等國內教育機構達成內容合作,增加了《牛津樹》的應用場景。

此次新增中國元素也是其迎合市場的舉動。“開發這一系列背後的動因,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內市場很需要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孩子才會更有興趣去讀。第二點,《牛津樹》的兩位主創人員到中國采風後,對這裡印象深刻。市場熱情也會激發內容團隊的創作動力。”應蓓華對界面教育說。

通過人物、場景和故事內容激發讀者共情,繼而產生粘性與口碑,才能讓英語讀物持續“賣座”。

消費心理的變化則更為微妙。

“以前我們是想把英語教育引進中國,但到了這一階段,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怎麽講好中國故事更為關鍵。”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丁銳認為,中國人不斷走出國門,他們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已經從“說出口”到“如何說”轉變,照搬海外內容,並不能滿足中國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

這些市場變化儘管考驗著出版巨頭的靈活度,但也能帶來興奮點。

國際學校數量增長,加深了它們對英文教學內容的需求。除《閱讀樹》系列外,學校還需數學等其他學科類內容的英文版。“這幾年,我們在國際學校領域的業務每年都是兩位數增長。”丁銳說。

教育科技企業對優質內容也頗為捧場。“本地科技企業更顧及教育個性化,他們需要更針對性的英文內容。”丁銳認為,這也是有原創內容的出版商並不擔心新技術衝擊的原因,數字化只是發展的必經之路。

“從全球來看,中國教育的數字化走得非常靠前,科技感最強。不僅是牛津,將來有越來越多好的內容產品會借助中國的科技公司推廣到全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