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校園社交,是培養方案之外的必修課

據媒體報導,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大學生群體除了在體驗網絡空間和手遊方面領先一步外,也是電子購物的主力。網絡的便利,讓大學生們一網在線,娛樂“自給自足”,足不出戶,消費“送貨上門”。有的學生連吃飯也懶得到食堂,網上訂餐,坐等送餐小哥敲門送飯……這樣的大學生生活模式,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凡事有利必有弊。當大學生們在狹小的宿舍就能暢遊天下、完成消費時,也該意識到這樣的生活模式又何嘗不是新款的“自閉症”。這種“自閉症”看似忙得不亦樂乎,實則正與現實生活漸行漸遠。大學生是校園社會的一員,除了上課學習,也應通過參加活動學習與人打交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校園社交不僅是療治“自閉症”的良藥,更是沒有寫進培養方案的必修課,只有學好這門必修課,才能為走出校門奠定基礎。

為什麽說校園社交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社會是人與人的關係總和。人是社會動物,無法脫離社會而孤立生活。既然無法將自己與世隔絕,就需要融入社會,在社會交往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於大學生而言,課堂聽課和圖書館讀書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他們需要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參加一些校園活動。沒有這類社交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社交能力也是走上工作崗位的基本能力之一。遺憾的是,有的大學生對社交活動缺乏興趣,甚至出現了“勉強社交”“委屈社交”的現象。畏懼社會交往,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這本身就是對個人未來工作生活需要的無知。

大學生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就需要修好校園社交這門必修課。如何才能修好這門必修課呢?如果說圖書、手機和電腦是大學生活的三大標配,“社交工具箱”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群體的第四個標配,在這個工具箱裡,必備的第一項工具是一面“小鏡子”,對著這樣的鏡子,知道自己是誰,他人又是誰,你為什麽要和他人打交道。認識自己,是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他人,是要懂得他人可以彌補自己的短板,與人交往則是認識自己、補短板的有效途徑。

校園社交是一門自我實踐性很強的必修課,自學好這門課,需要大學生們從這裡認識自我,了解他人。許多時候,理論知識和為人處世並不在一個頻道上,讀書學習無法代替個人的社交實踐。根據筆者的經驗,現在的一些大學生在與人交往中缺乏基本的社交禮儀常識。比如,給老師發短信,不知道留下姓名;和老師在線聊天,甚至缺乏基本的禮貌。這類禮儀常識的缺陷,從一個側面暴露出部分大學生不懂社交禮儀,不懂電子禮儀。禮儀缺失,必然影響校園社交的質量。“社交工具箱”裡有面“小鏡子”,是認識自我、了解他人的必要工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

要學會校園社交這門必修課,“社交工具箱”裡還應該備好一本認識社交規則的“無字書”。不論工作場所還是生活場所,人際之間的交往毫無例外都遵循一定的規則。不同群體、不同情形、不同時間、不同目的的社交活動,所運用的交際規則並不一樣。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社交規則中,有些規則是看得見,有些規則卻是看不見的,這就需要大學生們在社交活動中慢慢感受,最終把握並運用這些規則,而大學校園生活正是感受和了解這些規則的試驗田。畏懼社交、逃避社交,無疑會讓自己故步自封,最終與社會脫節。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梁。當好棟梁,離不開與人經常溝通,與人經常合作。在大學讀書期間,主動做好社交,修好校園社交這門必修課,無疑是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15日第2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