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構熱情高漲科創板新股價“貴” 市場將調節長期預期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首批4家公布了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的企業——杭可科技、睿創微納、天準科技、華興源創確定的發行價格分別為27.43元/股、20元/股、25.5元/股、24.26元/股。按照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計算,4家企業對應的市盈率分別為39.80倍、79.09倍、57.48倍、41.08倍。

目前,主機板以及中小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基本上是23倍,科創板新股發行市盈率要高一倍左右。

中國證券報引述某券商資管投資人士表示,從確定的發行價看,絕對價格、估值水準並不低,反映了機構高漲的參與熱情,原因有二:一是機構預期初期收益較高,二是定位科創、打新類產品目前持續發行。

證券時報指出,改革放開新股定價管制,短期可能確實存在樂觀預期(疊加新開板塊必然存在的新股供小於求問題),但如果保持定力,放手讓市場約束發揮作用,長期看,改革並不必然帶來高價發行,反而會自動約束高價發行。

科創板新股發行市盈率高出一倍

據經濟日報,7月2日,繼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完成發行後,科創板第2批2隻新股睿創微納和天準科技也上網發行,這2家公司此前公布了發行價,睿創微納的發行價確定為每股20元,天準科技發行價格為每股25.50元,若按照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對應的市盈率為79.1倍和52.26倍,若按照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對應市盈率分別為79.09倍和57.48倍,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的市盈率達40倍。同時,睿創微納此次發行出現大比例超募現象,實際募集規模遠多於招股說明書披露的資金需求量,這是科創板首次出現超預期募資現象。

目前,主機板以及中小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基本上是23倍,科創板新股發行市盈率要高一倍以上。科創板高價、高市盈率發行,也可能導致科創板公司出現資金超募。為什麽會出現資金超募現象?

一位匿名投行人士認為,在過去核準製新股發行狀態下,監管部門把發行價格、市盈率等指標“卡死”了,不允許實行新股市場化“彈性”定價。在科創板和注冊製下,監管部門允許企業超過固定市盈率發行,企業可以通過高股價、高市盈率募集到“超出預期”的資金,原來募集5億元的IPO項目,如今可以募資8億元甚至更多。按照目前進展,如果部分科創板公司新股發行順利,將會出現超募現象。例如,如果睿創微納發行順利,可能的募資規模約為12億元。根據招股書,公司募投項目資金需求量為4.5億元。天準科技募資規模可能為12.3億元,根據招股書,公司募投項目擬投資總額為10億元。

新發行的股票這麽“貴”,投資者申購情況如何?統計數據顯示,華興源創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2698.6萬股,69家公募基金公司共獲配2047.48萬股,佔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的75.87%。本次參與網下打新的機構主要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一些基金公司獲配產品數量可能是該公司所管理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產品合並所得。獲配數量前10名的基金公司佔基金公司獲配總股數的49.85%,公募基金成科創板第一股打新最大贏家,如泰康資管旗下60余隻產品合計獲配金額達到3466.23萬元。其他獲配較多的機構分別是上海東證資管、廣發證券資管、九章資管、太平資管、陽光資管、太平洋資管、長江養老保險、平安資管、華泰資管等。

機構打新熱情高 科創板需建立立體估值定價體系

據中國證券報,機構參與科創板打新熱情不斷提升,最直接的體現是新股發行價格。某券商資管投資人士表示,從確定的發行價看,絕對價格、估值水準並不低,反映了機構高漲的參與熱情,原因有二:一是機構預期初期收益較高,二是定位科創、打新類產品目前持續發行。

周平介紹,在前期科創企業盈利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中簽可能是公司主要考慮的問題。除科創板個股估值之外,對網下新股申購規則的理解、合適的報價策略,對網下新股申購來說同等重要。不過,陳平表示,不少科創板新股的報價多位於詢價區間偏上,整體中簽率較低。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定價情況下,打新收益未必有原來主機板那麽高。

對於科創板新股,尤其是科創企業本身的估值定價,需要建立一套系統立體的估值定價體系,這已成為多數投資機構的共識。

華泰證券資管有關負責人表示,科創板公司大部分處於企業生命周期早期,價值更多體現在未來的成長,而不是當下的利潤,因此估值的方式和重點會與傳統成熟企業存在一些差異。估值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也是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結合。在定量估值方法上,科創板公司和傳統公司有部分重疊,但更加豐富。以DCF(現金流折現模型)為基礎的絕對估值法仍適用於科創板,比如創新藥的估值等。

“在相對估值方法上,對於已盈利的科創板企業,可採用主流的估值方法,比如PE、PEG、PB、EV/EBITDA等,但是對於短期沒有盈利或盈利較少的企業,需引入更多估值方法,比如互聯網公司常用的部門用戶市值法等。”上述華泰證券資管有關負責人表示。

某券商資管投資人士指出,對於科創板企業估值,理論上需要把各類估值方法(絕對估值、相對估值等)與企業發展階段(合理估值+企業成長階段),特定科技研發估值模式,三者結合來看。

有買方機構表示,在科創板打新報價方面,主要結合對標的公司的研究,並參考其同行業公司的估值情況進行報價。

市場會自然調節預期

據證券時報,以上一輪放開新股定價限制為例,的確,在2009年6月放開管制後,新股發行市盈率有一路走高的趨勢,至2010年末達到高點。特別是隨著創業板新板塊的開設,由於市場存量資金規模大,而新股供應規模小,短期的供求不平衡,導致發行市盈率攀升明顯。具體看來,創業板首批公司南風股份突破70倍發行市盈率,此後鼎漢技術突破80倍發行市盈率,陽普醫療突破100倍發行市盈率。2009年全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平均53倍,2010年提高到59倍。

2011年二季度是新股發行市盈率的分水嶺,此後發行市盈率明顯下降了一個台階,由50倍PE上下迅速回落到30倍PE上下——這是因為2011年上半年市場出現了破發潮,總共140余隻新股中,有近120隻出現破發——市場,特別是一級市場,開始為此前的過度樂觀付出代價。

當一級市場通過破發的方式扭轉了“新股不敗”的預期後,“彩票”終於現出“股票”的原形,市場參與者突然明白:一、原來新股是可以虧錢的,不能隨便買。二、相對質地較差的公司不應該高價買。三、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短期看,一級市場的高定價可能引發二級市場的進一步炒作,即“一級市場是二級市場的泡沫策源地”;但長期看則是相反,二級市場的形勢才決定一級市場定價。市場的約束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

在這場生動的風險教育課過後,我們可以看到,自2011年二季度,證券業協會開始披露行業滾動市盈率數據後,新股發行估值迅速貼近了相關行業的二級市場估值水準。並且,更重要的一點變化是——市場已經學會,對相對“好”的公司,會給出相對高的價格。

如果我們把這3年多的實踐加一條趨勢線的話,可以明顯地看出:在市場的強烈約束下,新股發行市盈率的總體趨勢,從60倍一路回歸到30倍。

這背後的實踐過程,可以回答本節的問題,即:改革放開新股定價管制,短期可能確實存在樂觀預期(疊加新開板塊必然存在的新股供小於求問題),但如果保持定力,放手讓市場約束發揮作用,長期看,改革並不必然帶來高價發行,反而會自動約束高價發行。

當然,發行定價“三高”是一種過頭,“破發”也是一種過頭。理想的局面是既不高也不低,但這種美好期望與市場短期的隨機走勢往往存在巨大差距:短期內,市場就是喜歡漲過頭或跌過頭,不是那麽“聽話”,但這就是市場的特點,我們應該敬畏和適應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