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信威集團停牌780天后還將繼續 15萬餘戶股東被迫“蹲守”

《投資者網》 向勁靜

要問停牌誰最牛?信威集團在A股市場說得上是數一數二。

近日,信威集團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進展公告,目前各項工作還在推進過程中,重大事項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此外,累計停牌780個自然日的信威集團發布了2018年的業績預告,其虧損額高達29億元-35億元。同時,也將面臨著被實施退市。

成為停牌“釘子戶”的信威集團,已經成為投資者心中的痛了,人們不禁要問:信威集團到底要往何處去?

“釘子戶”持續停牌

作為大唐電信曾經的核心子公司,信威集團主要從事通信業務,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

2016年11月份,市場上有質疑信威集團隱匿巨額債務的聲音出現,隨即公司便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緊接著便在當月26日申請臨時停牌。

原本以為只是暫時性的停牌,可誰也沒有想到,自2016年12月24日至今已停牌780多天,被稱為A股停牌釘子戶的“探花”。在此期間,信威集團發布了數條延長停牌期限的公告。

然而,此次信威集團的最新停牌進展公告稱,2月1日,公司已收到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下發的《關於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資產重組涉及軍工事項審查的批複》(京軍工[2017]125 號),經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局”)批準,國防科工局原則同意公司本次資產重組。

此外,信威集團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威通信”)發行的債券持續停牌至今,已有15億股民及債券投資人只能被迫蹲守。其中,還有不少機構投資者深陷其中。

2019年1月,受“16信威01”違約風險發酵影響,多只被套債券基金單月淨值大幅調整。1月25日,中證公司將“16信威01”的估值從99.85元調整至73.28元,下調幅度約為26.61%。但信達澳銀和東吳基金旗下債基在去年四季度上調該債券估值,分別上調至100元和96.21元,基金淨值故而受此影響較大。

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信威集團此前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億元到-35億元。因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值,若2018年度繼續虧損,公司股票將在2018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公告披露,信威集團預虧主要是受到未確認海外項目收入及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具體而言,截至2018年12月31日,信威集團向烏乾達、愛爾蘭、北愛爾蘭等海外項目運營商累計發出商品的合約價為34.57億元,但由於受到公司內外部環境變化的特殊影響,上述項目對應的買方信貸貸款尚未發放,公司尚未回款。

從其經營情況本身看,信威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已經連續多年為負,2015-2017年分別為-20.14億元、-37.19億元、-7.45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為-0.73億元。

而去年三季報顯示,信威集團前三大股東的合計質押率已超過95%,其中大股東王靖所持股份的質押率為100%,二股東蔣寧所持股份質押率為92.2%,三股東王勇萍所持股份質押率為73.2%。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預虧公告發布後,信威集團遭遇多家基金公司大幅下調估值。停牌前,信威集團報16.21元/股,總市值427億元。倘若信威集團複牌,複牌後股價走勢如何?總市值又將如何變化?《投資者網》將繼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