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譽為“唯一能阻擋秦滅六國之人”的趙武靈王,實力靠譜嗎

春秋戰國時期前後綿延500多年,這麽長時間的大亂世,自然少不了牛人登場,君主裡有春秋五霸,名臣裡有管仲、樂毅,改革家裡有商鞅、吳起,思想家裡孔子、韓非子等等。這群牛人都乾出來了一番影響後世的大事,在這群牛人裡面有一位被後世吹到天上卻名氣不怎麽大的人物——趙武靈王趙雍。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趙國的第六代君主,其知名度跟粉絲數量明顯不及同時代的其他君主,但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梁啟超評價他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現代的“非主流歷史學家”甚至認為他是戰國時期唯一能阻擋秦滅六國之人。這評價夠高了吧,原因很簡單,他辦了一件大事——胡服騎射。

圖1 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

落後就會挨打,這句真理放在任何時代都是通用的。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後天他打咱倆的事司空見慣。哪個國家不思進取,就會被別國胖揍一頓,甚至被吞並滅國。因此,戰國時期各國都在變法圖強,不斷鍛煉自己的肌肉。這些變法中最著名和最成功的當然是商鞅變法,可以說秦國最終一挑六成功就是源自商鞅變法的猥瑣發育。不過,除了商鞅變法,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也是極為成功的一次變法。“胡服騎射”以後趙國的地盤擴大了近三倍。

“胡服騎射”前的趙國又窮又弱,不僅老打不過其他六國,自己內部還被還被中山國分割為南北兩塊,互不相連,而且這個號稱“千乘之國”的中山國還經常在齊國的支持下在趙國內部搞事情。這還不算完,趙國北邊還有三個胡人鄰居——匈奴、林胡、樓煩,他們也定期南下跑到趙國去搶劫,弄得趙國苦不堪言啊!

推行“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就一路開掛,匈奴、林胡、樓煩從原來的搶劫犯變成了受害者,趙國成了搶劫犯——佔據了北方大量胡人的土地。中山國不但沒了搞事情的底氣,還被亡了國。趙國地盤大了,人口多了,資源廣了,腰板立刻硬起來了,開始干涉起了他國內政——先後扶持護送了在外做質子的秦國公子嬴稷和燕國公子姬職回國即位,即秦昭襄王和燕昭王。

圖2 胡服騎射

那麽問題來了,“胡服騎射”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居然可以這麽迅速的讓趙國開掛?

“胡服騎射”,顧名思義就是穿胡服,學習騎射技術。乍一聽沒啥特別的,但深究起來就會發現這是春秋戰國以來一次極為重要,也是影響後世相當深遠的一次變革。

第一,在軍事上。趙武靈王最鬱悶的是,北方這幫搶劫犯每次來搶的時候自己老是來不及反抗,甚至看不清楚臉就走了。他仔細觀察後發現胡人穿窄袖短襖,打仗的時候用騎兵、弓箭,比中原的兵車、長矛靈活機動多了。於是他也通過不斷學習,組建了一支擅長騎馬射箭的特種部隊,戰鬥力一下子上升了N個量級。其實,胡服騎射之前的中原各國也會騎馬,射箭,孔聖人當老師就把騎馬和射箭作為兩門必修課。但是將兩者完美結合,並搭配騎射的職業裝,組建專業化的騎兵團隊,趙武靈王絕對是首創。從此以後,中原地區也多了一個新兵種——騎兵。

圖3 身穿胡服的胡人俑

第二,在服飾文化上。咱們國家古代的衣服可不是想怎麽穿就怎麽穿的,這在先秦時期尤其明顯。衣服是身份高低的象徵,看衣服就知道對方什麽身份。問題是搞得太過頭,穿衣服光追求身份了,不追求實用了,那就只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穿著寬衣長袍幹啥都不利索。結果趙武靈王推廣胡服,時間久了,中原人也發現衣服還是實用好,從此穿衣服也開始追求實用了。

第三,在民族融合上。趙國原本就是胡人滿地走、胡服遍地穿的國家,尤其是北邊的代郡和晉陽郡,胡人、趙人雜居的情況更為普遍。“胡服騎射”之前,這兩類人互相看不上眼,三天兩頭的搞內亂。而推行“胡服騎射”就意味著承認胡人的優勢,提升胡人的地位。說白了就是趙武靈王帶領中原趙人敞開胸懷去主動擁抱胡人。這下子被中原各國鄙視了數百年的胡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棄暗投明,專心跟著趙國過日子,內亂自然就平息了。胡服騎射極大地促進了民族融合是毫無疑問的!

圖4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

從推行胡服騎射的角度來看,趙武靈王的確算得上是一位偉人,不過稱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未免有吹破牛皮之嫌。從黃帝到趙武靈王這中間有兩千多年呢,這個時間段裡的牛人也是沒數,像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齊桓公、晉文公等等多少也能上得了台面,那梁啟超先生為啥偏偏要去吹趙武靈王的牛皮呢?要知道,在這之前,趙先生的粉絲數量實在是不多。

國人做事有個習慣,喜歡找歷史名人、典故做先例,要麽自比,要麽效仿。秦始皇就是跟三皇五帝比較才發明了“皇帝”,孔明先生也經常自比管仲、樂毅嘛。梁啟超繼承了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以製夷”思想,跟著自己的老師康有為搞起了戊戌變法,目的當然是想靠著學習西方那套制度來增強自身,挽救那個時候半死不活的清王朝。學習外夷長處來對付外夷,沒有誰比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更適合當先例的了。得了,趙雍先生對不住了,得把你吹到天上去才行。

至於“戰國時期唯一能阻擋秦滅六國之人”這個非主流評價,主要就源自趙武靈王的一個未能實施的軍事計劃。據《史記.趙世家》記載:“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胡服騎射一下子讓趙國開了掛,領土大了三倍,趙武靈王的膽子也肥了十幾倍。居然喬裝打扮成趙國使者,親自深入秦國境內,打探當地的山川地形和兵力部署,制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滅秦計劃——親率數萬胡服騎射後組建的趙國特種部隊,從趙國新佔領的雲中郡、九原郡南下,快速通過秦國防守相對空虛的北部(今陝北地區),直插秦國的心髒地帶關中地區。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趙武靈王死的早,這個計劃沒能實施,秦國很可能就滅亡了,也就沒有了後來的秦滅六國。

這種說法很明顯想象的成分太大,根據當時的天下格局來看,趙武靈王的這項計劃的風險極大,成功的概率比中彩票還低,即使成功收益比種地還低。原因有三點:

其一,趙國騎兵長途奔襲,吃飯的事不好解決,必須要做到速戰速決,一旦秦國裝孫子不出頭就沒辦法了,而且騎兵數量有限,輸出傷害太低;

其二,秦國這個時候發展的那叫一個芝麻開花節節高,在秦宣太后羋八子(羋月的原型)跟穰侯魏冉的治理之下,全國軍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地正在狂揍楚國、韓國、魏國,趙軍輕易打不下來關中,就算打下來會因為國力不如秦國無法長期佔領,最終被攆回老家;

其三,天下除了秦趙之外還有五個想搞事情的家夥在呢,都一個比一個猴精,不會讓趙國一家獨吞秦國,肯定會出面攪和。

不過,趙武靈王的的確確算得上是秦國的一個大麻煩,而他讓自己內部人給搞死的結局也足可以讓秦昭襄王做夢笑醒好幾回的了。

圖6 秦滅六國 示意圖

趙武靈王在面對接班人的問題時,完全沒有了推行胡服騎射時的魄力和果斷,瞎折騰,先是廢了長子趙章,直接立幼子趙何當國君(趙惠文王),自己做主父(類似後來的太上皇),後來又後悔可憐趙章,居然想到一個餿主意——把趙國一分為二,長子做代王,幼子做趙王。正所謂不作就不會死,趙武靈王這番折騰算是埋下禍根,直接引發了沙丘宮變,長子被殺,自己居然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雖然是一代雄主,不過也逃脫不了絕大多數人年輕時銳意進取,年老昏聵糊塗的規律啊。而他的“胡服騎射”固然光芒萬丈,但卻沒能從根本上扭轉秦國商鞅變法以後擁有的國力和制度優勢,無法阻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歷史洪流。

文:博陵清河

參考文獻:《史記.趙世家》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