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價漲幅超房價 房企拿地積極性正全面退燒

本報記者 王營 實習生 趙傑 北京報導

土地市場降溫趨勢延續到2019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開年,一二線城市賣地金額下降趨勢明顯。1月份,40個一二線城市賣地2525.9億,同比2018年下降15.4%,環比下調幅度達到了32.4%。

整體看,最近幾個月熱點城市土地成交額相對同比漲幅放緩。平均土地溢價率40個城市有32個城市出現溢價率下調。一家銷售額排名在前十的房企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去年土地市場火熱,儘管7月31日之後土地市場逐漸降溫,但土地成交同比依然高增長。今年年初市場尚未回溫,房企土地儲備充裕,土地市場有所降溫也很正常。目前,住房市場有待恢復,只有住房市場平穩了,土地市場才會回歸常態化。在此之前,房企會謹慎拿地,基於補倉心態,隨售隨補。”

退燒

土地儲備對於房企來說是生存之本,土地儲備決定了未來企業的銷售額高低,也決定了其獲取資金的潛力大小,更是保證房企自身規模化的重要基礎。持續穩定的土地儲備量是大房企持續規模化發展的“壓艙石”。房企拿地正呈現全面退燒趨勢。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在成交方面,2019年1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1958宗,環比減少43%,同比減少1%;成交土地面積8191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1%,同比減少3%。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609宗,環比減少42%,同比減少0.3%;成交面積3031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0%,同比減少7%;

成交量下降同時,成交價格也呈現下降趨勢。數據顯示,全國30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2000元/平方米,環比減少6%,同比減少19%;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3506元/平方米,環比減少8%,同比減少26%。

房企拿地謹慎態度在2019年開年表現尤為明顯。華創證券調研報告顯示,1月萬科在土地市場獲取廣州、上海、北京等地10個項目以及3個物流項目,拿地區域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1月公司新增建面296.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9%、同比增長10.9%;對應總地價129.9億元,環比下降61%,拿地金額佔比銷售金額為26.6%;平均樓面價437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3.6%,拿地均價佔比當月銷售均價28.5%,較2018年下降11.4%。按銷售均價1.5萬元/平方米估算公司1月新增貨值456億元,略低於同期銷售金額488.8億元,拿地略趨謹慎。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認為,1月的土地市場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是季度性因素,由於臨近春節,市場不但成交量萎縮,房企的拿地動作也在放慢,而2019年春節又相比2018年提前了小半個月,也間接影響到1月的土地市場;另一方面則是房企心態變化,2018年市場降溫,土地流標現象增多,的確對房企的整體心態產生了影響,也對近預售屋企拿地積極性產生一定影響。

“土地市場相對於樓市是一個滯後指標。2017年,一線、強二線樓市全線開始降溫,土地市場2018年還在增長,最近幾個月成交量開始下滑。這主要是因為,在樓市降溫之後,土地市場也開始降溫,尤其是2018年的8月份之後,隨著全國熱門城市的樓市全面降溫,土地市場降溫態勢很明顯,所以出現土地流標,溢價率大幅下滑。溢價率目前已創新低。”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

土地市場將重點回歸二線城市

開年土地市場降溫除了市場因素也有季節因素。“一般來說,年初推地的節奏會比較慢,所以從成交角度來看會表現得較為低調,這可能是土地市場退燒的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從企業的投資拿地策略角度來看,因為三四線城市市場開始降溫後,土地市場拿地有風險,所以排名前50的大品牌開發商,會更重視一二線城市,尤其是聚焦二線城市,因此拿地總量可能會出現下降,畢竟二線城市的推地節奏比較慢,從絕對量來講,也沒有去年下半年那麽多。”同策谘詢研究部總監張巨集偉表示。

就2019年土地市場整體走勢來看,張巨集偉認為,從大的趨勢以及企業策略角度來講,2019年土地市場重點會回歸二線城市。一線城市雖然也比較好拿地,但是由於一線城市推地量比較少。所以,房企會將重點放在二線城市。比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經濟發展情況比較好的城市會作為布局重點。在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可能會繼續被關注,其他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面臨去庫存的壓力,拿地會比較謹慎。整體而言,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會持續降溫,一二線城市推地量年初較少,估計到二季度以後,尤其是下半年可能會增加。整個土地市場拿地的活躍度可能在二季度以後尤其是下半年,在二線城市會回升。

楊紅旭發現,最近兩個月有一種新的跡象正在出現,大中房企的融資面有所寬鬆,力度、規模在增加,開發區的資金面略有好轉。所以最近兩個月,少數的大中型企業拿地速度與2018年8月之後相比會有所加快,這說明,一些大中型企業認為一、二線城市拿地機會正在來臨。不過,楊也認為,如果看全國的數據和大多數城市的數據,2019年的土地市場仍然會繼續低迷。因為2017年和2018年,全國土地購置量都出現了大幅增長,房企土地儲備充足。因此,2019年,土地市場大概率會出現成交面積、成交金額的下滑、同比下跌。所以2019年土地市場大勢是降溫的,但是少數地區,一線、強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會趨於活躍,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大中企業拿地布局的戰略戰術,一致性地轉向一、二線城市。

此外,根據全國土地購置均價佔建案銷售均價比重年度走勢數據,楊紅旭發現,這一比例正逐年走高,並於2017年達到歷史峰值至68%。2018年,該比例有所降低至64%。“這一比例顯示了房價與地價的關係。這個比值越高,說明開發企業的拿地成本越來越高,拿高價地的風險越來越大,因為地價已經漲幅超過了房價。2019年,土地市場仍然需要面臨調整。”

上述房企高管也認為,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場仍會保持相對平淡,預計下半年市場回溫,土地成交有所恢復,但全年土地成交不會再超過去年。

張波認為,2019年全國樓市總體保持穩定的大背景下,不同房企、不同城市的土地市場依然會呈現分化、多樣化、熱點恆熱等特點。總體來看,市場供應穩定,一線城市供應量增加。房企拿地節奏呈現分化。熱點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塊、有著大概念支撐的區域依然是房企的重點搶奪點,房企拿地更願意付出更多成本,選擇風險小、機遇大的區域,而風險相對較大的五六線及以下城市,房企拿地會變得更為理性。中小房企拿地的謹慎度會持續提升,部分中小房企甚至會主動退出部分城市和區域,而大型房企拿地依然會保持一定節奏,但在拿地的城市選擇上或會出現一些變化。而土地供應的多樣化仍將持續。2018年土地供應中,有住宅土地、租賃土地、保障性住房等。2019年還將可能有農村土地入市流轉增加、集體土地進入租賃市場、養老相關土地增加的情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