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如何運動?專家開出科學處方

2018河北省健身與健康深度融合技能交流觀摩活動現場。 記者陳華攝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華)糖尿病患者只要少吃含糖食物、不運動,就可以降血糖?還是必須多運動才可以降血糖?在6月11日至13日舉行的2018河北省健身與健康深度融合技能交流觀摩活動中,相關專家就當前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兩種認識誤區開出運動處方。

「糖尿病患者只要病情穩定的,都應該進行一定量的運動,而不是完全不運動,當然運動過量也不行。」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副教授姚武表示,對於血糖控制不佳,波動較大,急性代謝併發症,合併各種急性感染,空腹血糖13.9mmoI/L以上尿酮體陽性或尿酮體雖陰性而空腹血糖16.7mmoI/L以上的患者,則暫時不適合運動。

為此,他建議,患者運動前應做好必要的醫學檢查、體適能測試等。年齡超過35歲,糖尿病史超過10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其他併發症的,要檢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眼底、尿常規等。當血糖值在14.0mmoI/L以上時不適合運動,血糖值小於5.6mmoI/L時應注意加餐。

「至於採取何種鍛煉方式,患者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情況、血糖變化等進行選擇。」姚武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餐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開始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最好是1小時左右,不宜超過1.5小時。每周運動次數不少於3次,有氧運動3-5次,力量訓練2-3次。運動時,心率應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的簡易計算公式為220-年齡)。

目前,我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達23.0%。 「高血壓患者應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科學運動,臨床規範治療和運動處方治療二者可互為補充。」觀摩活動中,針對高血壓患者當前存在的認識誤區,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馬雲提出,高血壓患者不適宜做需要屏氣的力量型運動,如高舉杠鈴、舉重、拔河等,不適宜做頭部低於腰部的運動,也不適宜短跑。

另外,有氧運動比高強度運動在降血壓方面更有效、更安全。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步行、慢跑等運動方式,也可以選擇放鬆性質的體操、太極拳、健身氣功等。運動頻率應為每周3-4次,運動時間一般為30-50分鐘,尤其耐力運動如超過45分鐘,會增加關節損傷的幾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