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為什麼要收診金?哪三類人不適合去看中醫?



從前很便宜的掛號費緣何?


可能會有人誤解我說的診金就是掛號費,所以我們先談談什麼是掛號費。


很早以前當然是沒有掛號費這個名詞的,直到清代光緒年間的內城官醫院於1906年正式開業,搞了個規則:患者就診的時候先到掛號處掛號,分男女兩種簽,簽上有號碼,拿到號碼簽之後,分別到男女候診室按順序就診。「掛號」這個概念就逐漸沿襲下來了。所謂掛號,其主要意義就是排隊。由於只是為了排隊,所以這個費用一直保持在比較低的水準。比如1929年,北京的掛號費為6枚銅板,而同時期的北海公園門票為20枚銅板。


解放初期醫院的掛號費,是由舊時代延續下來的,以北京為例,當時的掛號費水準一般為1元人民幣,約相當於當時6斤小米的價值。1956年開始統一降低收費標準,掛號費定為0.4元,而到了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響下,為了體現我們制度優越性,當然是「越便宜越優越」了,於是掛號費降到了0.3元。直到1966年,降到了0.1元。


所以說,掛號費的目的在於:排隊。而排隊在我們看來,是沒必要往高處收的,因此它從一出現,到今天,都沒有高過,所以也無法體現出除了排隊以外的任何其他價值。


診金≠掛號費


掛號費實際上是為了排隊。那麼診金是什麼呢?

所謂「診金」,也可以叫診查費、診療費,是醫生在診病時,患者支付給醫生用於診斷、檢查、做治療方案的費用。這筆費用,實際上經常是扭扭捏捏。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傳統以儒家思想指導社會活動,而醫乃仁術,既然是仁術,那就不能談錢。如果開口要錢,則違背醫道。

不過這樣的以「道德水準」為評判標準的思路雖然美好,卻顯然是「非可持續發展」的。醫學是治病救人的學問,但醫生確實普通的人,也需要吃飯穿衣,也需要養兒養老。所以,在實際執業過程中,醫生始終面臨一個慈善性與經營性的矛盾關係:不收錢就要喝西北風,收錢就違背道德。正如上文所說,雖然到醫院看病只要付低廉的掛號費就可以排隊看病了,但是醫院的、醫生的收入卻陷入困境,最終演變為以葯養醫、以檢查養醫的局面,演變為社會上人人都在痛罵的現象。

患者支付了較高的醫藥費用,而醫者卻在惋惜自己的價值無法體現。

診金是醫生智力和技術的回報


近年來,隨著醫藥壓力的增加,整個社會認知對醫生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有了較大程度的改變,而醫務人員對自身腦力勞動和技術勞動的回報也有了更清晰的訴求。

90年代中期,從掛號費開始,羞澀的提高方式開始被嘗試,比如1995年主任醫師的掛號費漲到了5元,若乾年後漲到了10元。但我們說過,掛號費存在的意義始終在於排隊,而排隊是不需要太多錢的。於是各種或明或暗的改革逐漸開始,到2017年北京開始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掛號費、診療費,設定醫事服務費,以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而實際上,從市場來看,各種名目的診療費、顧問費等,早已突破天際。這其中的優劣,我們無法一概而論。

文源:醫界書生





這三類人不適合去看中醫


1. 你自認是一位很仔細的人,你能確定每一位開藥給你的醫師都知道你的病是怎麼來的,同時又很確定你服的西藥,每一粒的成份是什麼,它會引起什麼樣的副作用,如此你才肯服用西藥。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不可服中藥,因為你騙人。


第一條來說,你是很仔細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比如你給他開一個中藥的方子,然後他就故作聰明,把方拿回家了,看《本草綱目》,一味味葯對過去,這味葯是治啥,是寒是熱?


我經常上火,這葯很熱不能服;我有高血壓,一看現在這中藥研究,黃芪有升壓作用,不能服……


這是自作聰明的人。現在普及知識了,隨便就能找藥典查了,但方子裡面的配伍有君臣佐使,比較嚴謹,不是隨隨便便一兩味葯迭加在一起就叫一個方子。


一個方子裡面每味葯重量有所偏正,所治主治便不同。


比如桂枝湯多加一點芍藥就是桂枝加芍藥湯,多加一點桂枝就是桂枝加桂湯。


如果你自己拿著藥典,去查看了,還是這五味葯,那桂枝是什麼,白芍是什麼,甘草是什麼,全查一下,今天給你服用桂枝湯看一看,明天給你服用桂枝加桂湯,看一看,就糊塗了,葯的成分還是這樣的成分。


這是自作聰明的人,說好聽點就是仔細的人,不好聽就是自作聰明。


這樣的人不給他看,不可以服中藥,現實社會中這種人很多。


2. 如果你並不知道你服用的西藥是什麼,也不知其副作用是什麼,你卻要求一定要知道中醫使用此處方內容是什麼才肯服用,你也不可服中藥,因為你歧視中醫。


在臨床,這種人還是很多的。看到西藥,一把把吃到肚子裡去,同時看到說明書已經說明有傷肝傷腎等等,也不怕有副作用。


來你這裡吃一兩副湯藥,問你這中藥有沒有副作用?說你這葯太苦了,不是太好服,甚至還碰到過這樣的病人,來你這裡看,說你這葯還要煎這麼麻煩……


不煎藥你吃什麼湯藥?你來看什麼中醫、看什麼病?這樣的人該被攆出去了,就不給他看了,這很明顯對中醫有歧視性。


一切病情皆有因果來,同時還有因果受。吃西藥的時候沒感覺到苦,有說明傷肝腎的副作用,照服不誤。


而從中藥龍膽瀉肝丸、鴻茅藥酒等事件就可以看到,這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全社會的普遍的共性,這是對中藥、對中醫有歧視性。


在醫院裡面,毒品杜冷丁都可以製成正常藥品,而中藥裡面就說川木通傷腎。


哪一個西藥它不傷腎?傷腎卻敢吃。


這就是歧視中醫,所以說中醫看病就看有緣人,無緣人不要去看,看了無功。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3. 自己以為可以一邊服西藥,一邊又吃中藥的人,也不適合看中醫,因為我不希望你死的不明不白。


這樣的人也是自作聰明,平時我們臨床時看到,很多這樣的人,來了跟你說西藥治急症,中藥治慢性病,西藥治表,中藥治裡。


他來先跟你說這一通,也分不清誰是醫生誰是病人,自己有這概念怎麼自己不給自己看病呢?為什麼還要找我們呢?


不是說西醫治什麼急症,其實西醫治療的也不是急症,而是掩蓋癥狀。


看中醫就是要緣分


諸如此類的人,不可以看中醫,中醫師也不要看他們。這緣份來說,不是強求的緣份,任何都要因緣湊巧、因緣和合的時候才成,因緣不和合的時候不要強求這個緣分。


治病看病也都要時刻存在這樣的心,就是「葯醫不死病,醫治有緣人」。


可憐的人很多,在我看來真是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自己甘願自己可憐,你治了也無功。


有的時候想是結成一個善緣就變成一個惡緣,強行治療到最後就是強緣,結出來的必定是惡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