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養生睡眠時間:子時大睡,午時小憩,精神充沛一整天

在中國古代養生之道中,「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理念為世人推崇。所謂「兩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古人甚至把它稱為百年養生的三大法寶之一。

子午覺的重要性。

清代醫家李漁曾指出:「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

人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不要跟太陽對著乾。

什麼是子午覺?

簡單來說,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此為子午覺入睡原則,而子午覺即為人體養陰養陽的最佳時刻。所謂子午覺,就是每天子時與午時應按時入睡,睡好子午覺,肝膽可運行通暢,氣血可循環正常,相應地就會越來越漂亮。

中醫養生,講究睡「子時覺」。

所謂子時,即夜晚的23點至凌晨1點,此段時間膽經當令,膽經最旺,人在此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反之,若熬夜,膽便得不到充分休息,就會表現為面色發黃、皮膚粗糙、黑斑,次日精神不振等。《黃帝內經》有雲:「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夜半即為子時,此時人體陰氣最盛,陽氣衰弱;過了夜半,陰氣漸衰陽氣漸長。所以子時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與質量較其它時刻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帝內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提到:「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如上文所提,夜半即為子時。也就是說,子時相當於一年四季中的冬季,應「冬藏」, 應該進入睡眠狀態,從而助陽氣的生髮。在生活中,失眠的朋友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凌晨12點後就會更有精神、更難入睡,這就是因為人體陽氣開始生髮,如果此時人體未處於睡眠狀態,陽氣就會生髮不起來,繼而陰氣便無法收藏,長期陰陽失調就使得百病叢生,氣色越來越差。

中醫養生,講究睡「午時覺」。

中醫認為子時、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與」合陽」的時候,所以睡好午時覺也非常重要。所謂午時,就是指中午11時至下午13時,這段時間為人體陽氣最盛,陰氣衰弱的時刻,「午時小憩」,這個時刻人體應進行午休。

午時,最大的氣血流到達心所屬的經絡,心經當令,其氣血最為旺盛。「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在午時小憩,對於養心大有好處,會使人一個下午都精力充沛。此外,長期堅持午時小憩,會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女性若堅持午睡,可使氣血運行通暢,面色紅潤。

一般來說,白天午覺30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沒有時間,在辦公桌上趴10分鐘也可以。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旺盛,下午的工作效率最高。晚上23~凌晨1點人體也應該睡覺,有些喜歡熬夜的人,往往陰虛火旺,就是錯過了這個時間睡覺,暗耗了營血。

對於很多失眠者,多為心火旺盛,而睡午時覺也有助於降心火。另外,午時為陰氣初生之時,靜有助於生陰,而陰養血,所以,午睡有助於養陰血。若陰血不足,便會面色無華萎黃、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所以女性要想漂亮,午時覺同樣不可少。

睡覺前做到五不,保證良好睡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睡前需要做到「五不」:

1、睡前不宜過飽

中醫講「胃不和則寢不安」,因為晚上人要休息,脾胃也需要休息,晚餐吃的過飽會加重脾胃得負擔,擾動脾胃的陽氣,從而影響睡眠。因此,晚餐宜吃七八分飽,並且盡量清淡,以護脾胃清陽之氣。

2、睡前不宜過動

睡前不宜劇烈運動而擾動陽氣,包括睡前看電視、說話聊天等擾動心陽的活動。而且電視、音響等電器本身的異塵餘生會干擾人體的自律神經。因此,睡前半小時不宜做劇烈運動、看電視、聊天等。

3、睡前不宜過思

脾主思,多思傷脾,且多思易擾動心神。思、動為陽,靜、眠為陰。因此,睡前宜靜養心神,做到「先睡心後睡眼」,助陽入陰以利於睡眠。

4、睡覺不宜過點

晚上11點後膽經開陽氣動,人容易精神而睡不著,且極易耗散肝膽之氣,引動外邪侵入體內。因此最好在21點、最晚不要超過22點半睡覺。

5、睡覺不宜受風

風為百病之始,無孔不入。晚上睡覺開窗、開空調等會吹散衛護體表的陽氣,吹散以後陽氣再生,再生以後又被風吹散,這樣一夜過去就會把人的陽氣掏乾,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憊。因此睡前應關門窗和空調,以保護體表的陽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