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該以幾倍速追這些國產劇?

又是一個“追劇熱季”。國劇、美劇、韓劇,再加上世界杯。這個六月,好像大家有點過於忙碌了。

追劇女孩們為兄弟情P的《鎮魂》與酷炫狂叼的霸道總裁《金秘書為何會這樣》而瘋狂,她們自動分成兩撥:“鎮魂女孩“與“樸敘俊老婆”。

《鎮魂》

《金秘書為何會這樣》

美劇迷們仍然天天把高分續集神作《使女的故事》與《西部世界》的第二季們掛在嘴邊。

《西部世界》

《使女的故事》

吃瓜群眾們有《脫身》《愛國者》《扶搖》等上星劇以及各種新上線的網劇,還有各類國綜、韓綜以及各個“創造”。

《脫身》

《扶搖》

球迷朋友們就更慘了,晚間的世界杯時間讓他們天天熬夜爆肝。

這麽多選擇,好像把24小時都拿來與影片網站鬥智鬥勇也不為過。可我們依然要奮鬥在工位上,樂子天天有,隻恨沒眼看

呵,對於熱衷追劇的居居女孩,這怎麽能忍?

於是,互聯網時代,有很多朋友,開始嘗試“倍速”這個東西。

實際上 ,在大部分主流影片網站的播放設定中,都有“倍速”這個設定,而且放在十分明顯的位置,按照速度大概能被分為五種層次,從0.75的慢速到2倍的快速,隨君選擇。

而如果技術到位,在網頁或者百度雲上,同樣可以通過安裝插件達到倍速的效果。

“倍速”本身是一種播放手段,它不同於手動快進,隻通過改變播放速度加快播放時間,看似並不會讓你錯過關鍵劇情。而如果選擇最快的2倍速,那麽一個1小時的影片則只需30分鐘就可以結束。剩下的30分鐘,完全交給你自己。

這看上去很一勞永逸。

“倍速”當然不只是製造鬼畜效果,走能變成跑,跑能變成跳,哭能變成笑,好好的人看著像被啟動了“喜感”的播放鍵。

你可以試試古裝宮廷劇之中莊重沉穩的宮廷禮儀,在2倍速的視覺效果下,會比較像競走。

有朋友一定會吐槽,誒?桃桃你怎麽會推薦這麽反影視倫理的設定。

怎麽說呢,也算不上推薦。只是,想借機聊下這個現象,因為,既然各種影片網站都有倍速這個設定,就證明,確實有很多用戶熱衷倍速這件事。

但是,好好的劇集,為啥不能正經看,而是要倍速觀看呢?

這,才是我們今天想要聊的東西。

實不相瞞,以我們長時間的國產劇觀看經驗,很多國產爛劇。不倍速觀看,你完全會被悶死啊!!!

很多時候,有些國產劇為了拉長集數、湊劇情與時間,大量的閃回與無用對話、重複劇情,20集劇本能剪出50集劇情的感覺。

所以,我們可以這麽理解。很多爛國產劇,是有意倍速放緩播放節奏。而觀眾,則以加快倍速的方式,讓劇集回歸正常的劇情推進速度。

因為,你會發現,使用倍速觀看絲毫不影響你理解劇情啊!

而這種情況,就說明,那些被倍速處理的劇集,顯然是有問題的。

換個角度,“倍速”從來不是萬能的。

比如,如果我們使用“倍速”去看《權遊》、《毒師》或是《黑鏡》。可能,用不了20分鐘,你就需要將手指放在倒退鍵上,從頭再來。

很難理解嗎?

因為,有些劇,是無法倍速播放的,你會錯過太多關鍵劇情。

追根溯源,又回到了劇作結構之中至關重要的——節奏問題

關於一部影視作品,除卻演員演技、劇作本身和視聽語言之外,對節奏的把控同樣重要。

節奏把控不好,“出戲”就會是閱聽人們最直接的反應。

熟悉好萊塢電影的,可能會了解好萊塢“三段式情節模式”,而依照這種模式,其實是對把控和掌握好劇作節奏的一種較為省力的套路。

而如果說電影的劇作節奏只需要掌握在120分之內,那麽電視劇的劇作節奏就太容易出問題了。

以國產劇為例,45分鐘為一集,動輒就40集以上,那麽總時長很可能超過1800分鐘,比30個小時還多。在如此長的時間裡做到節奏完全緊湊,就要求足夠過硬的劇作功底。

但顯然在大部分國產劇中,這一點非常難以做到。

以前段時間完結的《溫暖的弦》與近期的《金秘書為何會這樣》為例,兩部劇同樣以“霸道總裁愛上女助理”為主情節,第一集時長也均為60分鐘左右(《溫暖》59分鐘,《金秘書》64分鐘)。

在交待人物前史(即人物基本背景、人物性格)上,《溫暖》用時10分鐘,《金秘書》用時8分半鍾,在這期間,《金秘書》出現完整故事事件2個(以變化作為事件的判斷標準),矛盾衝突2次,懸念1次,《溫暖》出現完整故事事件1個,矛盾衝突1次,懸念1次。

接下來的劇情之中,《金秘書》在第14分鐘以“金秘書辭職”而帶來的男女主角衝突出現,進而順利達到故事的第一個小高潮。接下來出現完整故事事件14件,轉折5次,矛盾衝突7次,懸念4次,在第一集結束時以“李英俊做出結婚承諾”而達到本集大高潮。

《溫暖》第一個勉強可以作為小高潮的事件則出現在第24分鐘,“佔南弦聲稱一定要追到溫暖”,而在一整集中,共出現完整的故事事件11件,其中懸念4次,矛盾衝突4次,轉折僅1次,第2個勉強的小高潮是男女主角重逢之時的一段相視的戲份,第一集結束部分並沒有出現關鍵劇情或是高潮。

顯而易見,僅在第一集,《金秘書》的敘事節奏,要遠快於《溫暖的弦》,而貫穿其中的大懸念與轉折也使得劇作節奏密度更強,進而再接受起來,會顯得更加容易。

而在美劇裡面,節奏則更快。就像同為都市題材的《欲望都市》,以第六季第一集為例,短短的27分鐘內,完整故事事件就已經達到16件,其轉運站折達到5次。

如此看來,美劇本身的節奏就屬於國產劇的“倍速”播放了。

高強度的劇作密度會更吸引人,而每一集之中,當然也會有許多不屬於“節奏”之中的“過渡情節“,對這些情節,我們選擇用“倍速”播放,倒也不失為一種方式,尤其是,當此類情節出現得太過於頻繁的時候。

而對有些劇集來說,我們用八倍速也很難看得不下去。通篇都是“過渡情節”再加上“無聊的對白”以及“傻fufu的主角”們,讓人無法忍受。

“這部劇,8倍速我也不會看”,這是一種調侃,同時也是一種放棄。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資訊內爆的來臨,我們不願也無需再忍受那些“粗製濫造“的劇集。當然,對於豬豬有些拿來寫稿而不得不看的劇集,我真的恨不得16倍速看完。

但除卻劇作的節奏,視聽語言就不重要了嗎?

一句台詞,一個鏡頭都可能對整個故事的推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許多為人喜愛的影視作品之中,鏡頭的調度、每一幀的變化以及其中的表意性,都有著完全不同的隱喻,而一旦使用“倍速”進行,往往就會將其忽略或者無法pick到創作者真正想要傳達出的情緒。

在此種意義上,“倍速”是對作品本身的一種消解,你以為它改變的只有時間,殊不知,它改變的還有作品本身

因次,即使“倍速”也許不會使得我們對劇情的理解有所偏差,也總有一些我們捨不得用倍速去看的“心頭好”。

對這些劇集,我們願意跟隨作品本身的節奏。

就如同很多時候,我們心甘情願用2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坐在黑暗之中陪作者完成一部電影的心情,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那我們也有權利選擇不去改變。

倍速是一種情緒,是對那些有意拖節奏的爛劇的抵抗。

盧米埃爾兄弟拍出《火車進站》時並不會想到,在時空的距離被無限縮短、拉近的今天,有一部手機再加上無線wifi,就可以看到任何你想要看的人生。

而那個幾年前與朋友守在電視機前,甚至一個遙控器都需要搶的時代,現在看來也變得遙不可及。

寫完文章關上電腦,轉過身看到到室友小美,她電腦螢幕上的影片軟體裡正上演著一場場悲歡離合,而小美打開了手機下載的新遊戲,一邊玩著手機遊戲,再不時抬頭看幾眼電腦螢幕,一切顯得自然而然又相得益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