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留意了嗎?老年甲亢的這些癥狀很容易被誤診!

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表現主要包括T3,T4分泌過多的一系列癥狀、甲狀腺腫大和眼征等三個方面。但在老年中,甲亢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高代謝癥狀的表現較少,常以某一種特殊表現而就診,易被誤診。

臨床資料:

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齡60—78歲,誤診時間1個月至5年。

誤診疾病:

1、不明原因的陣發性房顫5例,持續性房顫2例,曾分別被誤診為「特發性房顫」和冠心病;

2、長期腹瀉2例,一直誤診為「慢性腸炎」和消化不良,經多種抗生素治療和對症處理無效;

3、進行性消瘦伴納差,懷疑「惡性腫瘤」2例;

4、表情淡漠,神情抑鬱2例。

上述13例患者均經過時間不等的誤診,最後經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血清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素酪氨酸(T3)均升高11例,僅T3升高2例,其中考慮Graves病9例,結節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症4例(超音波顯示甲狀腺瀰漫性腫大伴多結節),所有患者在甲亢確診,經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房顫發作逐漸減少或消失,腹瀉停止,食慾和體重增加,精神狀態好轉。

討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表現主要包括T3,T4分泌過多的一系列癥狀、甲狀腺腫大和眼征等三個方面。但在老年中,甲亢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高代謝癥狀的表現較少,常以某一種特殊表現而就診,易被誤診。

如常缺乏典型的「高代謝癥狀:怕熱、多汗、納亢、心悸、手抖等」表現,甚至表現為相反的現象,且體征亦多不明顯,如眼征不明顯,甲狀腺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化、炎症細胞浸潤,濾泡變形,以致甲狀腺多不大或僅1—2度腫大,本組13例患者甲狀腺不腫大6例,1度腫大5例,2度腫大2例,如臨床醫師對此缺乏認識或不警惕,常常可能導致錯誤的診治,甚至甲亢危象的發生。

老年甲亢常見的誤診有:

1、老年甲亢有時可能被誤診為精神病,如抑鬱症和神經官能症而給予抗精神藥物治療,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誘發昏迷。因此對老年人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食慾減退、腹瀉、表情淡漠、陣發性或持續性房顫,甚至心衰的患者,經對症治療反應不佳者,應全面、綜合、仔細分析,爭取儘早做甲狀腺功能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年輕人甲亢多以興奮、情緒亢奮為主,有時患甲亢的老年人卻反表現為寡言、嗜睡、抑鬱和神情淡漠,並顯得衰老,甚至惡病質,這種情況稱之為「淡漠型甲亢」。常只有某一癥狀表現突出,可能由於長期甲亢未得診斷和治療,導致全身各臟器極度衰竭,並易誘發危象,應予以警惕;

3、食慾亢進,但體重明顯減輕,是本病的特徵之一,但在老年患者中,食慾亢進這不到1/4,相反有1/3—1/2,的病人厭食,並伴有其他腸胃癥狀如腹痛、噁心和頑固性嘔吐;甲亢常伴有腹瀉,但在老年人也可有便秘,甚至因為嚴重便秘而導致腸梗阻,確切的機制不明。一些患者常因此被懷疑為惡性腫瘤,如長期得不到診治,可因全身衰竭和惡病質而死亡;

4、腹瀉亦是甲亢的臨床表現之一,如患者僅以此為主要表現或主訴時常可能導致誤診。

5、心臟病,可表現為各種心律失常、不同程度的性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尤其以不明原因的房顫多見,主要由於甲亢時甲狀腺素增多,使心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和直接興奮腺苷酸環化酶使心肌自律性增高,房室結不應期縮短等所致,其特點是一般的抗心律失常葯療效不佳,對洋地黃類比較耐受,控制心室率不滿意,抗甲亢治療常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大多數病人可恢復正常,有建議對老年新發生的房顫都應重點考慮排除甲亢的可能;另一個特點是患者血脂常不高,尤其是血膽固醇常常偏低或低於正常,對此臨床醫師應予注意,可能是提示甲亢的線索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