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炎癌變早發現

在胃的內壁,有一層厚厚的細胞,形成胃黏膜,負責分泌胃液(鹽酸、黏液、胃蛋白酶等)幫助消化食物。正常情況下,胃黏膜按照人體的需求生長,保持著一定的數量。但不良因素的刺激如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會使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黏膜變薄、基層增厚,使胃酸分泌減少,患者出現食慾下降、上腹不適或鈍痛、脹滿、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甚至有人會出現消瘦和貧血。這就是萎縮性胃炎。

有研究證明,患有萎縮性胃炎的人胃部泌酸量減少後,可能會增加胃內致癌物質的濃度。同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腸上皮化生使得有害物質易於吸收,從而增加癌變風險。但萎縮性胃炎將來是否會發展為癌前病變或癌變,應根據病變程度具體分析。目前,醫界學的共識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雖可癌變,但癌變率很低,多數研究發現其癌變率不超過3%。只要規範治療、定時複查,可積極防治,減少發生癌變的可能。因此,建議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初次確診時、患病後每年進行胃功能三項篩查,識別早期胃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北京積水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藍宇介紹,胃功能三項篩查無創傷、簡便快速、費用低廉,其結果可輔助診斷胃黏膜疾病,預測胃癌變風險,也被稱作「血清學活檢」,可作為胃癌早期篩查的重要依據之一。此篩查只需抽取靜脈血(空腹)2~3毫升,獲得血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的測定結果。其中, G-17佔人體生物活性胃泌素80%以上,且僅由胃竇部細胞分泌。因此,它是反應胃黏膜損傷情況的重要指標。當胃部有惡性腫瘤時,G-17的數值會明顯升高。胃蛋白酶原不僅有助於判斷胃黏膜是否萎縮,也可以明確萎縮累及部位以及嚴重程度。

已患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除了定期進行胃功能三項的篩查,平時還應積極治療,來降低癌變風險。

規律作息,飲食得當。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冷或過燙;少喝咖啡、濃茶;少吃不新鮮、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高脂、高糖、高鹽、高油、醃熏、燒烤、辛辣等食品;進餐方式上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公杓,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機會;戒酒忌煙,避免增加胃部負擔。

保持平和的心態,減輕壓力。避免緊張情緒影響胃的蠕動和胃酸分泌而使病情加重。

合理用藥。一些藥物對胃黏膜有直接或間接的損傷,可導致胃黏膜糜爛和潰瘍。它們通常為解熱鎮痛葯、抗生素、止痛藥、抗癌藥、激素等,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紅霉素等。避免濫用這些藥物,如治療疾病必須服用,也最好在飯後服用,必要時加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