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聯網公司上市與破發齊飛,戳破估值泡沫

在今年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中,相比上市首日,境外股破發率近80%;這些企業上市到今天,80%IPO的基石投資人在虧錢,再往前看Pre-IPO輪有50%的投資人在虧損,甚至還有25%的公司市值低於上一輪估值。

2018年以來,境外資本市場熱鬧非凡,小米、美團、獵聘、寶寶樹等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赴港上市,嗶哩嗶哩、愛奇藝、蔚來汽車、拚多多、趣頭條等中概股也相繼赴美上市。2018年儼然成了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的IPO元年。

日前,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發布了《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巿場2018年回顧與2019年前景展望》報告。報告顯示,受惠於“同股不同權”的上巿新規,2018年香港新股巿場成上巿宗數與融資額全球第一的上市地點,前五大新股融資共計1519億港元,較去年的591億港元增加157%。新經濟新股的表現尤為亮眼,從新股融資額行業分布情況來看,TMT行業急速攀升。

另一方面,美國的科技主導投資基金高度集中,因此美國的證券交易所繼續獲中國企業青睞,特別是來自科技、傳媒及電訊的企業。中國企業在美國新股市場中,從2017年23隻新股融資38億美元,增至約36隻新股融資約94億美元。

不過,在多家互聯網公司赴境外IPO之後,新股破發的情況也日益凸顯,一二級市場估值趨同、甚至倒掛的現象愈演愈烈。有互聯網觀察人士認為,部分互聯網企業空有新概念卻無合理的成長性,估值往往虛高,新股破發無疑戳破了這種估值虛高的泡沫。

最具代表性IPO回顧

近兩年,在A股上市閥門收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選擇了境外上市。在2018年互聯網企業掀起的這股上市浪潮中,香港與美國市場無疑也成了企業上市的首選之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市的國內互聯網企業有66家,除了少數幾家衝擊主機板之外,其余大部分企業均在香港和美國市場敲響了上市的鑼聲。其中,小米與美團、“趣蔚多”是2018年度港股和美股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IPO新股。

1、港股IPO市值王與新經濟小巨頭

2018年7月9日,小米作為首家實行同股不同權的企業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2018年港股IPO的市值王。不過,上市首日小米便破發,開盤跌2.35%、報16.6港元;此後小米股價雖有小幅回升,但很快又重回跌勢。

進入11月後,機構分析師紛紛下調小米的目標價,最低調至16港元/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收盤報12.92港元/股,較發行價下跌24%。

在小米上市後兩個月,中國新經濟小巨頭的代表企業美團點評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了第二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上市之初,美團點評曾登上中國互聯網市值第四的寶座,上市日最高漲至74港幣,後收漲5.65%。

不過,此後美團股價開始陷入頹勢,未能守住發行價。截至2018年底,美團點評股價較發行價下跌36.37%。

2、最受關注的中概股——“趣蔚多”

在基岩資本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中概股榜單上,上市後暴漲又暴跌的拚多多、蔚來汽車和趣頭條,毫不意外地成了最受市場關注和熱議的中概股。

其中,成立不到三年、主打“低價+拚團”的電商黑馬拚多多率先於2018年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便暴漲41%,收於26.7美元/股,市值達295.78億美元。不過,隨後拚多多便因假貨問題陷入危機,股價也大幅走低,甚至數次跌破發行價。11月中旬至2018年底,拚多多股價開始回升,12月31日收盤價比發行價增18.11%。

2018年9月12日,有“中國版特斯拉”之稱的中國電動車第一股蔚來汽車登陸紐交所,上市第二日股價暴漲76%,但次日就遭遇機構沽空,被質疑“存在訂單增速走低、銷售管道狹窄、市場競爭激烈等風險”。在遭到機構唱空後,蔚來汽車股價也一路走跌,甚至因股價下滑劇烈而兩次被暫停交易;截至2018年底,蔚來汽車股價與發行價幾乎持平。

此外,被視為“資訊屆拚多多”的趣頭條也以黑馬姿勢於2018年9月14日在納斯達克亮相。上市首日,趣頭條便以上漲過快連續五次觸發熔斷、被暫停交易的戰績,創下2018年美國IPO規模超過500萬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漲幅。但上市次日,趣頭條便上演過山車行情,當日跌逾40%;截至2018年底,趣頭條股價仍較發行價下跌9.29%。

上市與破發齊飛,估值泡沫被戳破

談及為何小米美團等互聯網企業集中上市,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表示,其實,這批上市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考量。因為它們經過了幾年的快速發展,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一定體量,估值也隨之觸及高點,自然走到了上市的時機。與此同時,企業之前的投資者陸續有退出需求,上市顯然是最佳的通道。

而從上述五隻最具代表性的IPO新股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不難發現,它們都沒能躲過“破發”的命運。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只是上述五隻新股的命運,而是今年奔赴境外上市的國內互聯網企業普遍面臨的境地。

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中,相比上市首日,境外股破發率近80%;這些企業上市到今天,80%IPO的基石投資人在虧錢,再往前看Pre-IPO輪有50%的投資人在虧損,甚至還有25%的公司市值低於上一輪估值。

這意味著,對於今年IPO的互聯網公司而言,上市破發幾乎成了一種常態,它們共同演繹了一場上市潮與破發潮“齊飛”的大戲。

對此,財經金融評論家余豐慧對記者表示,“今年集中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出現大面積破發的情況,一來是大環境不好,國內外整體資本市場普遍低迷;另一個原因是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和業績不佳,這批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與估值不太匹配的情況。”

財經專欄作家曹中銘也撰文指出,港股出現新股破發潮首先與大環境有關,自今年1月底恆生指數創出歷史性高點之後,港股即處於震蕩下行的態勢中,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無疑會波及新股。其次,新股密集上市對港股市場資金面形成壓力,在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且掛牌新股越多,也會給投資者一種麻木感。此外,發行價格的高企,也成為新股頻頻破發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港股市場的IPO潮體現出其承載能力,破發潮則折射出港股市場對於個股估值的自我糾偏能力。與之相比,A股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曹中銘如是稱。

此外,上述互聯網觀察人士認為,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空有新概念卻無合理的成長性,這類企業估值往往虛高,而新股破發無疑正在戳破這種估值虛高的泡沫。

正如鼎暉創業投資基金創始人王功權此前在其朋友圈所做的點評:小米和美團IPO三個月內的股價走向,將深刻影響中國創投行業的投資價值動向。將來回顧起來就會發現,這兩個公司在這個歷史階段,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