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紀錄 農行一把定增了1000億

  創紀錄!農行一把定增了1000億

  來源: 環球老虎財經

  初次聽到票圈瘋傳國有大行大手筆融資,是在今年的1月底。彼時農行已經做了一個小頂。如今回味起來,不知是銀行股小牛市刺激了千億定增,還是千億定增刺激了銀行股的小牛市。

  農業銀行要融資整整1000億!

  3月12日,農業銀行披露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根據公告,發行對象共7名,分別為匯金公司、財政部、中國煙草總公司、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維資本、中國煙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新華保險。其中,匯金、財政部兩方國家隊合計購買800億,成為本輪農行融資的最大“金主”,而上海海煙、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和中維資本等“中煙系”法人佔到四席。

  此舉也是繼鹽湖股份700億定增,紫光國芯800億定增之後,A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考慮到紫光國芯定增計劃最後隻完成二十分之一,鹽湖股份則僅僅剩下不到400億市值,農業銀行的大手筆融資,更可稱之為前無古人。

  3月12日,農業銀行同時公布了四大國有銀行的首份業績快報。根據農行披露的資訊,截至2017年末,集團總資產達21.05兆元,同比增長7.58%。存貸款市場位次穩定,貸款增加約1兆元,增速達10.30%;存款增加1.16兆元,增速達7.69%,其中個人存款餘額和增量均保持同業領先。

  在銀行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農行以存在比較優勢的存貸比,成為一些分析師眼中2018年銀行股的首推。1000億的融資在一部分人看來,是“銀行股”副班長反擊的號角。

  早有瘋傳?

  事實上,早在1月末,朋友圈就瘋傳有“某”國有大型銀行計劃融資千億以上。此後又有消息瘋傳,今年幾大國有銀行均有大手筆融資計劃。不曾想農行先人一步,讓傳言一語成讖。

  而在消息發酵之後,銀行股開始迅速下跌,只是在價值投資回調的大背景下,大筆融資的消息最後未被市場所關注,大家順理成章地認為銀行股只是被大盤下跌給帶偏了。

  就在農行被瘋傳大筆融資的當天,農業銀行出現大手筆的賣出單,使得二級市場玩家對

(來源:券商中國)(來源:券商中國)

  在消息不脛而走之間,銀行股股價走出了一個山峰,以至於今天農行投資者集體議論。這筆定增,把前期高位買入農行的投資者,套的死死的。

  其實,就在2017年,上市銀行就密集補充了一輪資本。通過定增、二級資本債、可轉債、優先股等手段完成或者計劃補充資本,上市與非上市銀行“補血”總規模在8000億元左右。而在2018年的銀行股小牛市中,對資本依然渴求的銀行有著得天獨厚的價格優勢,四大行融資計劃又在2016、2017兩年集體缺席,坊間出現瘋傳,亦不足為奇。

  千億融資的邏輯是什麽?

  2017年,銀行股的監管進入深水區,新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為銀行指定了嚴苛的資本要求。每家銀行的廣義信貸增速與其資本充足率掛鉤。沒有足夠的資本金,就要降低信貸增速的上限,而信貸增速,本質上也是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擴張利潤太空的前提。

  根據公告,農業銀行此舉主要意在補充資本充足率。可讓人不理解的是,農業銀行按理並不應急於加大資本充足率。根據三季報,農業銀行截至三季度末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8%、11.23%和13.40%,較上年末分別提升0.20、0.17和0.36個百分點。相比監管要求的7.5%,8.5%和10.5%,農行的資本充足率均有很大的余地。

  事實上,自從進入2018年資管元年開始,正向解讀融資管道向銀行業聚攏,表外風險去化與表內資產擴張的聲音就開始強了起來,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在表外貸款上的收縮,使得全市場可貸資金繼續縮水,一方面地方債置換規模不降反,實體經濟貸款需求仍然很大,一面收縮,一面放大,很多人認為銀行業表內貸款的利率有望進一步走高,銀行業的息差壓力會順勢減少。

  另一方面,在強監管的背景下,由於表內資產需100%計入風險權重,在貸款資產從表外向表內走的過程中,對核心資本充足的要求也會相應加大。反過來說,也許是預見了表內資產擴張的趨勢,農行才會下重手融資,一舉改變其銀行股副班長的地位。

  分析人士認為,農行負債端的利率優勢是巨大的,其管道下沉在縣域基層,強大的攬存能力構成資金端的成本優勢。

  根據三季度數據,農業銀行2017年三季度淨息差2.2%,為四大國有銀行最高。加息周期中,農行前兩個季度環比分別提升5bp、10bp。這是源於其與眾不同的存款結構,農行存款佔比高達84%,個人存款佔比近60%,活期存款佔比達56%,負債端結構遠超同業,完全不亞於零售之王工行、招行而農行的估值,一直是全A股最低。

  煙草集團,“銀行背後的金主”

  翻閱融資細節,中煙系的身影又再次出現。

  從各家金主的出資情況來看,匯金公司擬認購約400.27億元,財政部擬認購392.13億元,中國煙草總公司擬認購100億元。

  其余投資者中,包括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中維資本在內,兩家人均為中國煙草集團背景公司。其中,中維資本為中國雙維投資公司幾乎全資的子公司,為中國煙草集團實施戰略投資的指定投資分支,“海煙”則是上海煙草的指定logo,以前也多次以上海煙草集團投資分支的招牌入股多家金融公司。

  事實上,煙草集團在A股的布局並不廣袤。其在A股持有包括陝西金葉洋河股份弘業股份千金藥業金楓酒業太極實業等偏消費類個股,頗有“抽煙喝酒燙頭”的世俗感。

  然而,自從進入2016年銀行監管元年開始,煙草集團便頻頻參與銀行定增,成為銀行背後的“金主”。

  2016年1月,中信銀行非公開發行募資120億元,有意思的是參與此次定增的,是中國煙草總公司一家人全額認購。

  2016年7月,煙草集團又參與了興業銀行高達260億元的定增,其中中國煙草公司,福建煙草和廣東煙草三家分別出資75億、20億和15億,累計出資110億。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