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低碳化合物飲食哪個好?關鍵看你是「哪種人」!

近幾十年,現代人的飲食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各種以「健康」為題材的飲食模式推陳出新。譬如,有人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利於瘦身、減肥,還能延長壽命。又有人說「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鍛煉健身。那麼,究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更有益身心呢?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優缺點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叫「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ow carbohydrate diet),也稱為「阿特金斯飲食法」,是指通過限制吃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從而限制獲取的熱量,並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以替代原有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熱量的一種飲食結構。

它首先為美國的心臟內科醫生阿特金斯提出來的,這種減重膳食模式曾在美國廣受歡迎。各種學說提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好處,如低碳水化合物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助於減肥、瘦身;有助於控制胰島素,避免高糖損害,調節血糖水準等。

但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依然存在潛在風險。從短期來看,尤其是在第1-2周內,由於碳水化合物被嚴格限制攝入,體內的甘糖被完全消耗,會容易產生頭暈、虛弱無力等癥狀。還可能會產生生理性酮症(疲勞、噁心、呼吸有爛蘋果氣味等)。

從長期來看,長期缺乏血糖供能可能會使大腦記憶力減退甚至變笨,還易發生便秘、損傷腎功能,因為如果長時間只有極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食物中缺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便秘會伴隨著整個飲食過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常常伴隨高蛋白飲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尤其是對慢性腎病患者而言損害更大。

同時,碳水化合物對於平衡皮質醇很有效。當碳水化合物攝入較低時,皮質醇會分泌出來以便進行能量儲存。長期的皮質醇居高不下會導致炎症、腎上腺疲勞和最終的代謝紊亂。

所以說,低碳水飲食不適合每個人。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利弊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的營養學家Collins說:「在營養方面,沒有任何物質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這樣引起廣泛爭議,但是基於長期的證據表明,我更支持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對健康的益處」。

尤其對於許多為了健身增肌的朋友,他們更推崇和認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結構。這部分朋友認為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某種程度上提高胰島素水準,促使血糖轉化為肌肉內甘糖從而保持肌肉的作用。他們相信,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是使人變強壯和結實的有效途徑。

但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也會使人們攝入更多的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這會導致長期的高血糖負擔,影響代謝平衡。並且如果沒有配合長期適當的體能訓練,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不僅不能促進肌肉增強,還會導致體內脂肪增加。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一項於8月16日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大型研究顯示,無論是低碳水化合物還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會增加早逝風險。即如果從碳水化合物中攝入的熱量低於40%或高於70%,都會導致較高的死亡風險。但並非所有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是一樣的。以大量肉類和脂肪來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人相比於以蛋白質或植物脂肪(如牛油果,豆類和堅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人死亡風險更高。

如此看來,不管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有其好與不好之處,就像每一個硬幣都有正反兩面。主導該項研究的布萊根婦女醫院的心血管醫學專家Sara Seidelmann博士也表示,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的生命來說才是最好的,如果你選擇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那麼應該用植物脂肪和蛋白質來代替碳水化合物,這樣從長期來看能使人在衰老的過程中保持健康。

總而言之,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更適合那些超重且久坐的人,並不適合普通健康人群,尤其體重指數(BMI)正常卻刻意減肥的人群,也不適合肥胖人群擅自在沒有專業人士指導下作為減肥的飲食方法。這種飲食模式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多的不適感和副作用,建議應該在營養師或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至於高碳水化合物有飲食,或許更為適合於那些精瘦且定期鍛煉的人,他們依靠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肌肉甘糖,這部分人群更適合短期的碳水化合物控制,這樣也會增進他們的腦部敏感性去進行激素代謝,例如胰島素和瘦素。

實際上,沒有什麼飲食計劃是完美又完全健康的。但我們可以盡量選擇更適合自身的飲食模式,尋找飲食和健康的平衡點。做一位吃「好」、喝「好」、鍛煉「好」的新時代健康擁有者。

高、低碳化合物飲食哪個好?關鍵看你是「哪種人」!------消化病公益科普1445帖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