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十二時辰——向靖安司司丞李必學投資

最近,一部長安24小時反恐古裝劇火了

(片尾,哦不文末有彩蛋)

劇情是這樣的——

元宵節到了,長安城裡正準備徹夜Party狂歡。

突然情報部部長接到了一個恐怖分子入城的線索,需要在Party開始前阻止這場恐怖襲擊。

奇特的是,這位情報部部長竟從死牢裡提調了一個犯人出來,讓他來負責破案,更奇在這個案子把全長安上至皇帝、宰相、太子、將軍,下至情報部辦事員、派出所片兒警、法院檢察官、歌星、舞女、黑社會老大都牽扯了進來。

隨著故事的推動,每個人的善意、野心、貪婪、恐懼都層層揭開,一整個長安城裡複雜的利益糾葛和人性明暗都展露無遺。

這個故事裡,小編覺得最有趣的,就是這位情報部部長(即劇中靖安司司丞)李必和死囚警長張小敬之間的關係——典型的委託代理關係,既須放手讓他去破案,又不得不時時提心吊膽他是不是想辦好、能辦好這事。

這位李必給了張小敬一個警察局局長的臨時權力,讓他有權調用長安城所有的警力資源,而坐在指揮室裡的李必只能通過聯絡員傳來的消息才知道事情的進展。

這像不像我們投資基金的心情!我們買入了基金,基金經理就有權調用我們所有投資的基金,我們也只能通過每天看淨值才知道事情的進展。

“呀,今天一天就漲了2%”

“不會吧,連跌了1個星期了,這哥們兒是不是不行,多買點茅台啊倒是!”

所以,如果用投資的眼光看這部劇,我們能不能從當時的情報部長李必的身上,學到點訣竅呢?

答案當然是能!

01

第一招 選好人

01

恐怖分子入城,長安幾十萬百姓、皇帝、太子、一乾朝廷重臣都命懸其上,李必面臨的任務之重要不言而喻,要怎麽找到合適的委託人?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將全國最頂尖的程序員招入麾下,還建立了詳細的數據檔案,用所謂“大案牘術”(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大數據技術)來匹配最合適的人選。

最後他手上拿到的是怎樣一份簡歷呢?

張小敬,“十年西域兵”——西部當兵十年、“九年不良帥”——又憑戰功當上首都某區的刑警隊長。

論單打獨鬥,匪徒面對他真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論情報資源,黑白兩道的明面交易地下規則沒有他不懂的;

論偵查能力,物證搜索、警犬導航、人證審訊他都是一把好手。

更重要的是,隨著溝通的深入,李必發現,張小敬是為了長安百姓而戰,是個三觀特別正的死刑犯!

(雖然後面的劇情揭曉,這人並不是算法嚴格選出來,而是程序員私心推薦的,但是這簡歷本身還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同時全國最牛程序員的推薦——這就是傳說中的業界口碑啊!)

再看看買基金這事,我們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交到一個陌生人手上,慎重程度也該是不言而喻。好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必成為情報部部長,我們都可以獲取海量的數據,尤其公募基金行業,對數據公開的要求非常高。

關於基金經理,在螞蟻金服、天天基金、理財通、好買基金這類第三方網站上,我們都很容易能找到他的從業背景、過往管理的產品業績、投資風格、市場觀點等等。

還能查到晨星、銀河、海通等權威第三方機構的評級結果。這些信息能大大幫助我們評估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好手,以及跟我們的投資觀念是不是相符。

02

第二招 分好工

02

說起辦案的過程,這個死囚張小敬是藝高人膽大,行事完全不按規矩,“朝陽區的人民群眾”很快就開始提意見說他擾民,口蜜腹劍的反派宰相也借機百般刁難、就連李必自己的頂頭上司也覺得太過放任此人大大不妥。

但李必頂住了這一切壓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堅持放手讓他查案,且決不以非專業的身份去幹涉專業人士——前刑警隊長的調查決定和查案方式。

頂頭上司不開心了,李必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朝陽區群眾抗議,李必就請自己的上司出來鎮住場面;宰相把張小敬抓了關起來,李必就明裡暗裡托人托關係把他救出來;張小敬在前方需要彈藥支援了,李必就把守衛自己府衙的精悍部隊都調派給他做增援。

兩人的分工非常明確,張小敬在前頭衝鋒陷陣,李必則在後方提供一切需要的支援。這才保證這樁棘手的反恐大案一路查了下來。

投資也是如此。《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書裡說道:“一般的投資者應該找個出色的交易商代他交易,然後去做些他真正喜歡的事情”

作為沒有信息優勢和專業優勢的散戶,我們與其殺入股市勞心勞力,成為“一賺二平七虧”裡的“七虧”,不如做好分工,把錢交給專業投資者,讓他們去衝鋒陷陣,而你需要操心的,則是如何更好地努力工作、勤懇儲蓄,為前方將士提供更多的彈藥。

03

第三招 管好情緒

03

對於投資中的情緒起伏,投資大亨彼得林奇曾給出非常精彩的總結——

“投資者不斷地在三種情緒之間變化:擔心害怕,洋洋得意,灰心喪氣。投資的竅門不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而是要約束自己不去理會內心的感覺。

12時辰=24小時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這場反恐行動,雖然濃縮在了24小時裡,但情報部部長李必卻也體會盡了過山車一樣的情緒變化。

在每一個節點關頭,李必都面臨決定,是宣布結案,還是繼續追查?最糾結的是大獲全勝的假消息傳來那次,消息甚至都傳到了皇帝耳朵裡,李必還是堅持要清點過屍體,確認無誤才做下一步行動,這才讓追查行動沒有草率停止。

同樣,投資中的小勝心態也是我們的大敵。如果一支基金讓你虧了50%,你可能無論如何都不會賣掉它;但相反,如果同期一支基金漲了5%,你反倒可能會很輕鬆的賣掉,因為你已經賺到了錢。這是最常見的新手誤區。

這樣操作的後果就是彼得林奇所說的“拔掉鮮花澆灌野草”,最後手上留下的都是讓你虧損的“壞資產”。在投資過程中,必須時刻約束我們的心態,理性地看待漲跌,才能做出好的決策。

現在劇還沒播完,長安的24小時反恐還在繼續,死囚張小敬還在場上浴血奮戰,不到最後一刻,也許還是看不清這位情報部部長李必的選擇裡有多少正確,多少錯誤。但學會了他上面的三招,我們的投資決策一定可以更加明智、也更有定力。

彩蛋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了不得的真實歷史原型,以下是李必其人——

李泌,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道家學者。歷仕唐朝的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他在德宗時官至宰相,而在其他幾朝中也參與宮室大計,運籌帷幄,雖沒有宰相的頭銜,卻也在實實在在的行使宰相的職能。

李泌其人傳奇,七歲能文,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有神童的美譽;為官後,文能做翰林學士,教太子讀書;武能獻計剿賊,討伐叛亂;被忌害貶到地方做官,也能卓有政績,可謂一代全才。

文:文倩玉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提醒您: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做理性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提醒您:掌握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知悉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風險提示: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約、招募說明書等文件並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有風險,請審慎選擇。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