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歲寶寶的行為特點

分享最實用的兒童成長心理學

在歐美有個詞,Terrible Two,意思是可怕的兩歲。在國內,也有個類似概念,「2歲敏感期」。它們說的都是一件事:2歲的孩子太皮,不好帶。

沒錯,不懂兒童成長規律的人,難免有這種抱怨,「2歲太難帶」。不過只要我們足夠理解成長的規律,或許就會有另一種看法。比如:2歲是寶寶最可愛的時候。

獨立 vs 依賴

從2歲開始,寶寶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己的願望。她希望可以像大人們一樣,自己做事情,並且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這是寶寶第一次嘗試獨立。

不過寶寶很快會發現,許多事情我們不允許她做,並且很多事情她自己也做不好。但她還是很堅持,一定要自己試試。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寶寶變得「不聽話」了,而我們又要管住寶寶。這是我們覺得2歲寶寶不好帶的最根本原因。

寶寶雖然想獨立,但總體上來說,她仍然特別依賴我們,尤其在她感受到危險的時候。

「膽小鬼」

很多父母都發現:」寶寶的膽突然小了,什麼都怕。以前可不是這樣!「。

2歲後,寶寶的大腦發育到了新高度,有能力在事物間建立因果聯繫了。或者說,寶寶有想像力了。比如,打雷是個特彆強的刺激。在2歲前,雷聲雖大,但只要沒到震耳欲聾的程度,寶寶會把它當一種普通的聲音對待。但2歲以後,寶寶想得就多了,她有了從現象「預測」未來的能力。寶寶會把打雷理解成危險的前兆,她會覺得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不僅在2歲,在成長中的其它階段,隨著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寶寶常常會突然對一件事情害怕。

這種狀態有點像近視:2歲前,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好比一個近視600度,又沒戴近視鏡的人,眼前一片模糊,忽略了很多危險。2歲後,就像帶上合適的近視鏡,眼前的世界一下子清楚了。原來看不清的危險,現在看得一清二楚。

看清楚眼前的世界,是一種成長,也帶來了恐懼。

寶寶的恐懼不是膽小。它只是認知能力更新的副產品,是成長的必要過程。我們沒必擔心,」寶寶現在什麼都怕,未來會不會膽子很小?「 童年的膽小,是感性的流露,成年的勇敢,源自理性的思考能力。不信?我們試試逆向思維。

還是用打雷為例,我們問問自己,為什麼大部分成年人不怕打雷?

小學課本裡講過,打雷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只是聲音大,沒什麼其它危險。真正危險的是閃電,打雷是它的前兆。打雷的時候,如果人在屋子裡,就不用擔心閃電。懂了這些知識,成年人就可以戰勝對雷電的恐懼。

寶寶不但沒有知識理解危險,還沒有控制情緒的能力。成年人,就算怕打雷,在公眾場合也會控制住情緒,故作淡定。但寶寶不行,感到危險就會釋放情緒。

寶寶的害怕很像是失控感,她既沒法控制危險,又沒能力控制情緒。在心理學和兒科學裡,有個名字專門定義這種情況:兒童恐懼(症)。兒童恐懼的對象特別多,比如:雷電,火,水,黑暗,噩夢,陌生人,陌生環境,想像出來的怪獸、靈魂,還有和家人的分離。概括一下就是:所有引起寶寶負面想像的東西,都有可能讓她害怕。

兒童恐懼不是病,而是特別常見的現象,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尤其在2、3歲的時候,兒童恐懼會表現得很明顯。但它在每個寶寶身上的表現方式卻各有不同。有的持續時間長點,有的時間短點,有的激烈點,有的不注意很容易被忽略。總體來說兒童恐懼的持續時間都非常短,一般不會超過幾個月。

應對寶寶忽然」變得很膽小「,我們可以這麼做:

1.接納和安撫。控制情緒的能力有限,是兒童恐懼的根本原因。要求寶寶一下子戰勝恐懼,就是強人所難,萬萬要不得。我們多理解,多安慰寶寶就好。

2.找到恐懼對象。通過觀察或者傾聽寶寶的描述,準確定位寶寶的恐懼對象。比如:寶寶晚上一關燈就哭。寶寶是單純害怕黑暗,還是害怕窗外路燈照出的影子?多思考,找出最根本的原因。

3.教知識。給寶寶解釋,這些可怕的東西究竟都是什麼,它們為什麼出現,是怎麼運行變化的。理解新知識,會提升寶寶的掌控感。一開始寶寶未必能聽懂,需要點耐性,給她講很多次。

4.傳授情緒控制的方法。比如:教寶寶分散注意力,嘗試忽略這些可怕的東西;或者給寶寶一個毛絨公仔,陪她一起對抗恐懼。

雖然2歲是寶寶最」膽小「的時期,但未來的成長裡,寶寶還要面對很多恐懼和焦慮。它們大部分都是成長的副產品,沒法完全避免,接納是父母的最好心態。等寶寶再大一點,隨著生活經歷的豐富,很多恐懼都會自然消失。所以寶寶現在膽小,不代表以後也膽小。

為什麼有的寶寶好像膽子特別小?這個問題,我們下篇文章詳細聊。

故意製造恐懼,萬萬使不得。比如,故意嚇唬寶寶:「不聽話,小心馬虎子來吃你!」,「一會兒警察把你帶走,關進小黑屋」。這些話,只會增加寶寶的失控感,百害無一利。

學習,是第一要務

科學家發現,童年越長的動物,腦容量越大,也就越聰明。比如,烏鴉和鸚鵡的童年,比雞的童年長很多,相應的它們比雞聰明很多,能學會很多高級技能。有一種烏鴉,甚至具備製造工具的能力。(請糾正「只有人類才會使用工具」的舊觀念。科學家發現,很多動物都有使用工具的能力。包括烏鴉,大猩猩。如果你有懷疑,可以看看這條影片:https://v.qq.com/x/page/r03415g2663.html)

小動物在童年學習生存技能,是為了適應環境。人類也一樣,寶寶的第一要務是適應人類社會的環境,也就是學習。人類社會非常複雜,寶寶要學習的遠遠超過所有其他動物。所以人類的童年最長,智力水準也最高。

我們都聽過狼孩的故事。幾十年前,人們曾經把兩個孩子從狼群裡救出來,然後給他們很好的環境,教他們說話,教他們像其他人一樣生活。但終其一生,狼孩不但沒有學會說話,也沒法融入人類社會。狼孩從小生活在狼群裡,錯過了人類的童年,也就錯過了學習適應人類社會的機會。

不過寶寶的學習,和成年人所理解的學習有很大區別。在成年人眼裡,寶寶好像從來不學習。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什麼」正經事兒「也不乾。其實這是個誤解。

實際上,從吃喝拉撒、甚至睡覺,這些最基本的小事,再到穿衣、洗澡、玩玩具、讀繪本、學語言、察言觀色,這些複雜的事情。雖然在大人們眼裡,它們微不足道,但每一件事,都需要寶寶從頭學起。

對寶寶來說,她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學習。我們上篇文章裡說過,寶寶學走路,看上去好像1年時間就學會了。但科學家發現,直到5歲左右,寶寶們仍然在練習走路。寶寶的很多學習,比我們想像得要困難很多。

毫不誇張地說,每年早上一起床,寶寶就開始了「打怪更新」模式。芝麻綠豆的小事,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是「通關大Boss」,要廢好大勁才能做好。面對各種學習的挑戰,寶寶是怎麼保持樂觀的?因為寶寶有一種信念,「我能行」。

我能行

自大不是個好狀態。但心理學家發現,除了抑鬱症患者,我們每個人都會稍稍有點自大。在這一點上,此刻閱讀的你,寫這篇文章的我,其實都一樣。適量的高估自己,其實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尤其在2-6歲之間,高估自己的能力,是寶寶最重要的成長力量。

對於弱小的寶寶來說,成長充滿了障礙,充滿了她做不好的事情。高估能力,是寶寶大腦的一種特殊設定。它讓寶寶有更多勇氣克服障礙。

想一想我們這些大人,其實都很膽小。我們不敢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因為怕失敗、怕後果、怕丟面子。寶寶剛好相反,她特別勇敢。就算困難再大,就算我們反覆告訴她,「寶寶你還太小,這件事你做不好」,她還是要試一試。哪怕是錯了,哪怕是失敗了,哪怕有不可收拾的後果,她也要試一試。

暖水瓶裡的水特別燙。寶寶不懂,也不怕,非要學著我們一樣倒水。我們攔著,她就反抗。趁我們不注意,她還要去試。等我們把暖水瓶藏起來,她就乾脆拿兩個杯子,裝上點水,倒來倒去。水灑了一地、一身,我們吼她、罰她,其實都沒什麼用。因為隔天她就忘了教訓,依然淡定自若地把水倒來倒去,搞得渾身是水,滿地是水。這時候你走過去,滿臉生氣地看著她。可她呢?稍稍抬起頭,對你甜甜地一笑,就像自己在做天下最有成就的事。這種執著背後的動力,就是寶寶對學習的渴望,就是「我能行」。

必須承認,「我能行」有些負面作用。它鼓勵寶寶「不聽話」,「膽大包天」、「明知故犯」、「屢教不改」,但它的正面作用更重要。有了它,寶寶會不怕艱辛,不懼挑戰。「我能行」,是寶寶成長裡最重要的天賦。

面對這個天賦,你真的人心埋怨孩子的不小心、不自量力、或者各種調皮搗蛋?

要求寶寶量力而行,要求寶寶嚴格照我們說的做,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錯誤期待。我們應該提醒自己,放下這個錯誤期待。真正幫孩子成長的,是寬容、理解、保護、支持、鼓勵。這種正能量的態度,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至於「管教」,還是讓它靠邊站吧!

」我能行「,也有一個保存期限!隨著寶寶長大,它會慢慢消失。給它做保鮮的方法特別簡單:寬容、理解、保護、支持、鼓勵。我們做得越到位,「我能行」的保存期限就越長,寶寶的成長也就越完美。貶低,埋怨,只會讓「我能行」儘早變質,甚至消失。等它沒了,寶寶的學習動力也就危險了。

進入學習區

關於學習,有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學習的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焦慮區。

在舒適區裡,都是些不費勁就能做好的事情。既然什麼都會,當然不用學習,也談不到成長。對於成年人,舒適區有點像一份等退休的工作,每天早9、晚6,日復一日都是乾差不多的活,不需要學什麼新技能。

從舒適區走出去,是學習區。這裡的事情,我們做起來就有難度了。甚至有些事一開始乾脆做不好。就好像在職場裡升職之後,對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必須學點新技能,不然沒法勝任工作。這時候我們往往會尋求幫助。比如:翻翻書求助古人,上網查資料,請教身邊的前輩,或者乾脆報個學習班鍍鍍金。在學習區裡,來自外部的幫助,能加速我們的成長。

學習區很小,稍稍用力過猛,就進了焦慮區。這狀態,好比給小學生做高中作業,或者讓高中生寫博士論文,就是累吐血也做不到。焦慮區裡的事情,都是我們當下能力怎麼都做不好的事情。

對寶寶來說,這三個分區特別明顯,我們稍稍留意就能區分。在童年,大腦會督促寶寶:「去找新鮮事做,去找難的事做,去挑戰自己」,所以寶寶平時很少在舒適區。她為了成長,會主動跑去學習區。但大部分時候,寶寶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總是跑進焦慮區,面對各種沒法解決的障礙,碰得一鼻子灰。

如果寶寶去了焦慮區,我們要怎麼幫她?

1.把寶寶帶回學習區。把當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拆分成多個小任務。然後引導寶寶專註一個她力所能及的小任務。

2.在學習區給寶寶支持——做腳手架。

腳手架

蓋樓的時候,施工隊會在樓外面搭一圈鐵架子。它就是腳手架。每蓋一層樓之前,施工隊都要先搭一層腳手架。

學習和成長,和蓋房子車不多。都從基礎開始,一層一層地積累。和施工一樣,學習也有個攀高的動作。第一層樓蓋好,再蓋第二層的時候,就要用到腳手架。它能給施工隊提供一個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在成長裡,父母的角色就是腳手架。

典型的腳手架是這樣的:

寶寶玩拚圖,媽媽在旁邊靜靜地陪著。

寶寶拿了塊拚圖,往錯誤的地方放,試了幾次都不行。寶寶把它舉到媽媽眼前,「媽媽,不會」 。

媽媽指著拚圖上的一個角落,提示寶寶:「這裡是隻眼睛,哪旁邊應該是什麼?」

寶寶看了看,回答:」眼睛「,又望一望手上這塊有眼睛的拚圖,試著把它放上去。但形狀好像不對,還是放進不去。

媽媽再一次提示:」試試轉一轉「,同時做了一個轉動的手勢。

寶寶轉了轉拚圖,最後把它放進了正確位置。

媽媽教寶寶的是觀察,思考,和變通的嘗試。像這樣的幫助,重複幾十次,上百次,寶寶就能學會拚圖。「現在寶寶能在別人幫助下做好的事,未來也能獨立完成。」——這句話出自腳手架理論的開創者,俄國心理學家,利維·維果斯基。

假腳手架,真指揮官

腳手架的意義是:給少量關鍵性的指引,幫寶寶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務。寶寶是主,我們是次。為分清主次,要做到這三點:1. 在合適的時機;2. 提供恰當的幫助;3. 點到即止。

如果顛倒了主次,寶寶的主動學習,就變成了被動灌輸。寶寶會覺得沒意思,也就不和你玩了。

一些心理學長期跟蹤研究顯示,對寶寶智力發展最有益的玩,是無指令無約束的玩。相反,有意圖的教寶寶怎麼玩,會讓寶寶失去興趣,也會降低寶寶從玩中學的效率。如果分不清主次,腳手架就會變成指揮官。

社交的起點

2歲之前,寶寶很少和同齡孩子一起玩。就算在一個房間裡,寶寶們也是各玩各的,互不干擾,最多是偶爾看看彼此,互相模仿一下。很多父母會誤解這種情況,擔心寶寶不合群。其實,完全沒必要,因為這些都是正常表現。

在20個月左右,寶寶才開始清楚的區分:什麼是自己,什麼是別人。大概從2歲半開始,寶寶們才會在一起玩。而直到3歲後,寶寶們才有能力互相合作,為共同的目標一起玩。

2歲是社交的起點。在這個階段,寶寶不跟其他孩子玩,並不意味她不合群。

暴力傾向

上篇文章裡我們說過,1歲寶寶不懂所有權。到了2歲,寶寶的變化不大,仍然不懂所有權。她喜歡的東西,只要拿在手裡,就屬於她了,哪怕這東西是別人剛借給她的。所以搶玩具還是個特別常見的現象。一言不合就動手,仍然是寶寶間衝突的主流。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使用暴力也會越來越少。

在這個年紀使用暴力,目的特別單純,不是出於惡意,只是為了表達需求、爭取權利。在3歲前,絕大數寶寶都打過人,也沒有好壞之分。唯一的區別是,有的寶寶打人多點,有的寶寶大人少點。心理學研究發現,和其他寶寶接觸的越多,寶寶打人的行為就越多。

不過咱們身邊大部分人,都會誤解寶寶。他們會說,「這孩子真壞」。不光是別人,要是哪一天,我們的寶寶被鄰家孩子撓了個滿臉花,我們也免不了這麼想。但孩子畢竟是孩子,2歲的時候,智商恐怕還不如猴子高,基本是個小野蠻人的狀態。作為父母,咱們心裡要清楚:2歲的孩子,絕不存在「好」、「壞」的本質問題。打人行為應該得到寬容。

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打人,而另一些孩子總是很怯懦?這個問題,我們下篇文章詳細聊。

不管暴力的原因是什麼,打人終究是不好的。如果不糾正,使用暴力很容易變成一種行為習慣,會嚴重影響寶寶的情商發展。

2歲,是使用暴力的分水嶺。從這裡開始,寶寶會朝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一邊是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另一邊傾向於用理智和溝通解決問題。寶寶朝哪個方向走,主要取決於父母怎麼引導。正確的引導方法是,把每一次衝突都當成教育寶寶的機會,教會寶寶用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發現寶寶使用暴力時,我們可以這麼做:

1. 立刻阻止。拉開寶寶,並用溫和堅定的語氣說:「不許這樣」,「停」。

2. 先了解情況,再清晰的複述情況。讓寶寶們講講發生了什麼,了解他們各自的需求。然後清清楚楚地把情況說給兩個寶寶聽,達成共識。這個動作能讓寶寶的情緒降溫。它相當於一個信號:「我們現在開始理智思考」。

3. 講道理。比如,告訴寶寶這麼做不對,為什麼不對。或者告訴寶寶,不管之前發生了什麼,打人都是不對的。

4. 引導寶寶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比如:「如果他打你,你也會疼,對吧?」

5. 和寶寶商量,公平的解決問題。

上面的做法是一種訓練。它教會寶寶,遇到衝突要先冷靜下來,不要使用暴力,要多想想對方的感受,要理性的思考,最後找出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

你能想像嗎?兩個孩子,一個從小反覆接受上面這種訓練,另一個從來沒受過這種訓練。等他們長大,誰的情商更高?誰的溝通能力更強?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好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是起跑線?這些日積月累的思維訓練就是起跑線。

當然,教育需要一個過程。上面這樣的訓練,隻做一兩次,是看不到效果的,必須長期堅持。所以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父母期待,打人事件不要再次出現:「這一次我和你講道理,下次你再犯,我就揍你啊!」;另一種父母認為,打人的情況雖然不好,但每一次都是我教育孩子的機會:「媽媽現在和你說的道理,你可能還不懂,但媽媽會反覆告訴你,等你長大就會懂了。」 我們很容易看出來,前一種態度是不合理的期待,應該放下。

有些環境因素能促使寶寶使用暴力。比如說,玩具槍,玩具刀、劍,坦克,變形金剛。心理學研究發現,寶寶和這些玩具長期接觸,會更傾向使用暴力。我們可以用其它玩具代替這些玩具。比如說,用小汽車代替坦克和變心金剛。當然,含有暴力情節的影片節目必須拒絕。

特別需要注意:父母的一些行為,可以增加寶寶的暴力傾向。心理學研究發現:對寶寶指責,貶低,體罰,或者實施前後不一致(變來變去)的管教,都會增加孩子從幼年到青春期的暴力行為。

玩的本質

「在玩中學」,是很多早教機構的標語。它們說,玩能讓孩子學得更好。這種說法有個問題:它把玩和學分開了。

咱們成年人普遍認為,玩是寶寶的休閑娛樂,就像成年人唱K、打遊戲、打麻將、或者旅遊。我們常常認為,學習和玩是對立面,一個是「正經事兒」,一個「沒啥用」。但對孩子來說,這種觀念不正確,因為童年是一種特殊狀態,尤其是在6歲之前。

6歲之前,大腦有個重要任務:玩。

玩是寶寶最天然、最本能的學習模式。為什麼說玩最天然、最本能呢?因為玩是由基因決定的,它是一種特殊的大腦運轉模式,是童年模式。而我們的大腦是成年人模式,所以很多成年人根本不會像孩子一樣玩。

寶寶的玩有很多種。可以分成獨自一個人玩,和家長或者大人玩,和同齡孩子玩;還可以分為:玩玩具,嬉笑打鬧,玩假裝遊戲(過家家),玩競技遊戲。無論是哪種玩法,對孩子來說,其實都是學習。

對2歲的寶寶來說,玩玩具是最重要的玩法,可以是自己玩,也可以是和大人一起玩,還可以是和其他孩子一起(互不干擾)的玩。玩玩具有明確的目的:熟悉環境,同時讓大腦適應環境。注意,這個目的有兩部分:1. 「熟悉環境」;2. 「調試大腦」。

熟悉環境:環境裡的任何東西,都是寶寶的玩具。水杯是,杓子是,甚至食物都是。玩,其實是寶寶的研究事物運行規律的方法。通過研究,寶寶可以了解這些東西特性。比如:顏色,形狀,材質,功能 ......

調試大腦:腦科學界經過幾十年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寶寶接觸的環境越複雜,玩得越多,大腦的發育越好。

玩是從兩方面調試大腦:

一方面玩能促進思考,幫助寶寶學習各種技能。而思考和學習本身就有助大腦的發育;

另一方面,玩促使大腦分泌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可以增加大腦的可塑性。而大腦的可塑性越強,學習能力就越強,大腦發育得也就越好。

可以說玩對成長的意義,遠遠超越了學習。

總的來說,2歲的寶寶雖然調皮、「不聽話」,但她特別勤學,特別喜歡探索。只要更多的理解成長,我們不難發現,寶寶還有很多其它可愛的地方。比如,他們總是願意給別人幫忙,也總是特別快樂,他們還總能看到別人好的一面,特別的善良。2歲其實是寶寶最可愛的時候,真該好好的珍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