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個跟爸媽「同床睡」的寶寶,都是潛在的「小胖墩」

受中國傳統家庭習慣的影響,大部分媽媽都會和新出生的寶寶睡在一張大床上

。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問題接踵而來:

有些孩子都上小學了,

還是要和媽媽一起才能入睡;

有些孩子晚上總怕黑,

不敢一個人睡……

有人認為,寶寶和大人同睡一張床,可以增進親子感情;也有人認為這樣對寶寶健康不利。到底怎樣才是最佳方案?

跟寶寶分床睡的好處

減少意外事故

年齡偏小的寶寶身體嬌弱,家長在睡眠中的翻身、蹬腿動作,有可能會傷到寶寶。

1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遭遇「蒙被綜合征」的風險較大。

和父母同床,很容易過熱,或被壓住口鼻。寶寶缺乏運動能力,而且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完全,會出現一系列高熱、缺氧、抽搐昏迷癥狀,甚至最終導致呼吸、循環系統衰竭而死亡。

有些爸爸媽媽還有打呼嚕的習慣,這對寶寶的睡眠品質會有很大影響。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一個能適應自己睡的孩子,對於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更強。

而一個環境適應能力差的孩子,對媽媽比較依賴,可能隔三差五就不想去幼稚園,可能跟小朋友關係不太好,也不願意跟陌生人交流。

自己睡的寶寶不易發胖

除了規避風險,分床睡還有意外的驚喜。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自己睡的寶寶不易胖。

研究人員招募了802個家庭,將他們隨機分為4組:向第一組提供嬰兒睡眠指導,幫新生兒學會自己入睡,其他3組則不。


跟蹤研究結果顯示:

2歲時,接受過睡眠訓練的孩子,肥胖率為4.5%,比其他組的孩子低一半。3歲半時,這一差距仍然存在,但在他們5歲時肥胖率沒有明顯區別。


此前有研究顯示,孩子睡眠時間過短會增加肥胖風險。當孩子疲勞時,飲食習慣也會發生變化,他們會吃掉更多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容易長胖。


研究負責人巴裡·泰勒表示,在孩子出生後第一年就訓練其自己睡覺,能有效預防肥胖。

無論是成人還是寶寶,夜裡都會翻身,同床睡覺勢必互相影響,甚至會發生大人壓到孩子的危險。

如果父母患感冒、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時,與寶寶同床睡覺,寶寶抵抗力較低,極易感染。

什麼時候分床最合適?

美國兒科學會在最新版防止嬰兒猝死建議指南稱,為降低嬰兒猝死風險,新生兒應該在出生頭6個月內,最好是在孩子1歲之前,與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但要睡在自己的嬰兒床或搖籃裡。

這個美國最大的兒科醫生組織解釋說,因為有證據表明,這種做法能把嬰兒猝死的風險降低50%。

同時,媽媽要有心理準備,分床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要堅定讓孩子獨自睡覺的信念。

很多時候孩子分床不順利,不是孩子捨不得媽媽,而是媽媽捨不得孩子

小床的擺放位置

小床的擺放位置也有講究。

開始時,可將一側護欄放下,緊挨著大床。便於媽媽餵奶、換尿布,孩子也不會明顯感到跟媽媽分開了。

隨著時間推移,可以逐漸拉開小床與大床的距離。

此外,分床時室溫最好控制在21攝氏度左右。家長要注意,護好孩子的肚子和肩膀,這些地方一旦受涼容易生病。▲

本期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