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幾年后宮獨攬,家仆出身榮登貴妃,兒子稱帝後變皇后

【導讀】孝儀純皇后的名號或許並不被大家熟悉,因為這只是在她死後乾隆帝追封的諡號,而“令妃娘娘”的身份使她最初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並火遍大江南北,這也是大家都更加熟悉的,近兩年魏佳氏更是再次惹起了大家的議論,影視劇中各種不同性格的魏佳氏也讓大家好奇真正的歷史中這位最後的大贏家究竟是怎樣的人。

魏佳氏原為魏氏,是漢人包衣出身(家仆),後來升為貴人時由乾隆帝抬了旗,改為了魏佳氏,從“奴才”一路披荊斬棘走到皇貴妃的位置是怎樣的本事和心機呢?魏佳氏比乾隆帝小十六歲,所以她贏到最後的重要一個原因是年輕,在皇后富察氏最得盛寵的時候她也僅僅是一個貴人、或嬪位,而那時的她還小,都不用著急。

在富察氏去世後她才漸漸開始得寵,她自然不能和富察氏相比,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在乾隆帝心中的位置,她聰明的地方就是自我認知清楚,從不強求那些自己強求不來的,她在皇后去世後才晉升為令妃,隨後因生子冊封為貴妃,在她一步步晉升的過程中,隨乾隆帝從潛邸出來的受過盛寵的老人們漸漸去世或下台,在新起的寵兒中她成了不可代替的,甚至在繼皇后失寵後,她迅速升為皇貴妃,代替她料理六宮事務,此時她也是后宮中唯一的皇貴妃,除了沒有給她皇后的名分,但確實成了后宮中獨大的人。

魏佳氏在后宮中獨大十幾年,在當時她料理后宮的能力是無人能比的,這自然是她的本事。而她的心機就在於一直都在后宮中步步為營,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和誰爭才能爭得贏,無論是爭得乾隆帝的寵愛還是接連生下孩子,她都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在生孩這件事上更是小心謹慎,她在妃位坐了七八年後才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位孩子,單純的是因為那是不夠得寵嗎?

我並不那樣認為,更多的是因為她選擇自己在后宮中的位置和實力都足夠穩定後才開始了生娃計劃,這個計劃一開啟就是以十年生六個的效率完全穩固住了自己在后宮中的位置。在生娃計劃完成後,就開始了培養下一代的計劃,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後來的嘉慶帝永琰了,在永琰只有十三歲時乾隆帝就已經秘密立儲了,可見乾隆帝對這位兒子的喜愛以及對魏佳氏的信任。

魏佳氏雖然掌管六宮十幾年,但是直至到她去世乾隆帝都沒有給她皇后的位置,眾人對這裡邊的原因有很多猜測,有的說是為了保護她們母子二人,有人說是她的身份背景太低,是因為她的兒子要做皇上才勉強將她追封為皇后的,說法褒貶不一,無論原因是什麽,她終究在那個后宮成為最後的贏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