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才是乾隆皇帝最愛?富察皇后是摯愛,嫻妃是一根刺,令妃是知己

△影視劇劇照

說到清宮劇劇,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好評如潮的《甄嬛傳》了,而在今年暑假,另外兩部大型宮鬥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先後登場,賺足了熱度。兩部劇雖然講的同是乾隆皇帝的后宮,視角和情感走向卻大不相同。

《延禧攻略》裡,乾隆喜歡女主角魏瓔珞,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白月光;

《如懿傳》裡,女主如懿是乾隆的初戀,即烏喇那拉氏皇后。

用家喻戶曉的《還珠格格》來說,在《延禧攻略》裡面,乾隆最喜歡的是令妃,而在《如懿傳》裡面最喜歡烏喇那拉氏。

回歸歷史,乾隆的真愛是哪位呢?

乾隆在位時,曾先後立過兩個皇后,分別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和皇后烏喇那拉氏,而令妃是道光年間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富察氏

富察氏作為乾隆的皇后,在位時正是清朝最繁盛時期,國力強盛,物資豐實,本可肆意揮霍,可她卻克勤克儉,對皇帝的享樂奢侈,常直言面諫,為此深得乾隆帝敬重。死後乾隆帝還寫了一首《述悲賦》,追憶、評述了她孝賢的一生。賦中寫道:“《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雎》?惟人倫之伊始,因天儷之輿齊。”“在青宮而養德,即治壺而淑身。縱糟糠之未歷,實同甘而共辛。”“奉慈闈之溫清,為九卿之儀型。克儉於家,爰始繅品而育繭;克勤於邦,亦知較雨而課睛。”“入椒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春風秋月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複何時?”肯定了她的美德,也抒發了思念之情。

富察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雍正五年(1727),乾隆帝為皇子時,富察氏被封為嫡福晉。乾隆二年(1737),冊立為皇后,富察氏是個注意節儉的人,她當皇后13年,從沒佩帶過珠寶翠玉,隻用通草絨花做裝飾品。每年正月新春開始,後妃們都要做荷包獻給皇帝。別的妃嬪都用金銀絲線,非常華麗,惟獨富察氏用鹿羔絨毛製作荷包。富察氏這樣做,是想仿照清朝在關外時期的樣式,以此提醒乾隆帝不忘祖宗。乾隆帝因此很敬重她。

高宗弘歷即乾隆帝,是個勤於政務的皇帝,也是個貪圖享樂也是個貪圖享樂的皇帝,還是個風流的皇帝。乾隆帝喜歡率大臣、後妃遊山玩水。他在位期間,正是清朝最繁盛的時期,具有優越的物資條件。他曾經6次下江南,5次巡幸五台山,5次告祭曲阜,7次東謁三陵,兩次巡遊天津,一次登賞嵩山,一次遊覽正定,多次避暑熱河,堪稱歷代皇帝之最了。在交通不發達的18世紀,每遊一次,要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可想而知了。為此富察氏多次勸告皇帝,乾隆帝表面點頭應承,但心裡卻不以為然,他另有一番情趣,依然揮霍奢侈。乾隆帝大修避暑山莊,所費億萬;大修圓明園,也不下億萬。圓明園裡奇珍異物,令人目眩神迷。還下令在福海東邊的同樂園中,添修一條買賣街,各種時新貨物、茶館飯店,樣樣俱有。開店的是內務府太監,跑堂的則須從宮外挑選聲響口亮的人,龍駕過時,更得把叫賣聲、報账聲、核算聲喊得沸沸揚揚,此起彼伏,乾隆帝聽了方能龍顏大悅。乾隆帝口頭上一再講要節儉從事,但實際並未從事節儉。

皇后富察氏再三提醒勸誡,也不起什麽作用。乾隆十三年(1748),富察氏隨同乾隆帝東巡。三月,途徑山東德州,準備乘船返回北京。她剛到德州,就得了感冒。趕巧,當地連日春雨紛紛,氣象格外陰冷。她感冒沒好,加之旅途勞累過度,轉成肺炎,不治而死。享年37歲。有永璉、永琮二子。富察氏死後,乾隆帝很悲痛,晝夜兼程返回北京,將富察氏殯於長春宮,服縞素12日。

乾隆命令長春宮中的所有陳設都要保持原樣,一點也不許動,每年皇后的祭辰,乾隆都要來這兒憑吊,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大半天,這種做法乾隆一共持續了四十幾年,直到退位。

誰也不曾想到,此後這位帝王一生都為走出喪妻之痛,變得暴戾無常,他為富察皇后舉行了極大的葬禮,也做出許多荒唐的事。命令官員100天行孝,這期間更是先後處死或者貶了幾十位大臣。

富察皇后在紫禁城賜居長春宮,在圓明園賜居長春仙館。因為雍正帝在位時,曾賜弘歷號“長春居士”。我所及之處,都是你。春風既過,斯人不再,乾隆帝的悲慟盡在賦中。

小編認為,乾隆對結發妻子富察氏的愛,相比唐明皇對楊貴妃那般驚世駭俗、曇花一現的愛情長恨歌,更要刻骨銘心。

乾隆追念富察氏終生,寫下了數百首悼亡之詩,除了《述悲賦》,小編再為大家羅列一二。

涼秋率感人,況逢形影單。九禦鹹備位,對之籲若空。 --乾隆

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乾隆

更誰關切寒暄適,一過椒房淚敘哀。 --乾隆

真可謂是鶼鰈情深!

烏喇那拉氏

“武死戰,文死諫”是封建時代忠臣的一條標準,烏喇那拉氏於1765年同皇帝乾隆南巡到杭州。她因勸誡乾隆帝不要迷戀江南景色,早返京城,遭乾隆帝唾罵,將滿頭秀發剪光以示抗議,最後被迫至死,真乃烈女子也。

烏喇那拉氏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其父是佐領那爾布,原為側室福晉,乾隆二年(1737),封為嫻妃,十年(1745)進為貴妃。富察氏皇后死後,她進為皇貴妃,掌管六宮。十五年(1750)冊立為皇后。

乾隆帝每次南巡,前一年就要派官員人等勘察路線、修橋鋪路、修葺行宮,從北京到杭州,途中興建行宮竟有30處之多。沒有行宮的地方,各搭黃布城和蒙古帳房。所經路線,都要灑水清塵,所經石橋、石道,則用黃土鋪墊。水路碼頭,還要統統鋪上棕毯。還有大批宮娥彩女、太監官兵隨行。各處修建的行宮,陳列著官員們“借”來的書籍、字畫、端硯、掛屏等,陳設著每件費工千百的象牙雕、紫檀花梨屏座等家具。所經30裡以內,地方官員一律朝服接駕,耆民老婦、紳衿生監排列跪伏,80歲以上的老翁、老婦則穿黃布或黃絹外褂,手執高香跪候。除此外,乾隆帝每到一地,還要對妃嬪、臣僚賜宴行賞。這確實是勞民傷財。有人曾經打比方說:乾隆帝“好像一個紈袴子弟,得了先人豐富的遺產,窮奢極欲、富麗堂皇”,結果,成了清朝盛衰的轉折點。

乾隆三十年(1765),烏喇那拉皇后隨同乾隆帝南巡到杭州。杭州地方官為迎禦駕沿途用彩綢、彩布搭建彩棚、景點、設立香案等,並雇下昆腔、京腔、秦腔、梆子腔、二黃腔等戲班子,禦駕光臨時,紛奏雜鳴,好不熱鬧。這份熱鬧再加上杭州的美景,竟使乾隆帝不願回京城。烏喇那拉氏便勸乾隆帝不要迷戀江南美景,早日返京,誰知一番好心卻遭到乾隆帝當眾唾罵。她受不了這樣的辱罵,又羞又氣,盛怒之下,就把自己美麗的頭髮全部剪光,以此表示對皇帝的不滿。乾隆帝認為剪掉頭髮違背了祖宗傳下來的風俗,大發雷霆,下令提前把烏喇那拉氏遣遷回京。烏喇那拉氏回京後,心情鬱悶,長久不能恢復,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病死。她為皇帝留下永璂、永璟二子。

滿族禦史上疏請仍以皇后禮葬,乾隆帝不同意,詔曰:“無發之人,豈可母儀天下哉。”命按皇貴妃儀禮治喪。

12年後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東巡。有一個叫金從善的人上書,首及建儲,次為立後。乾隆帝諭曰:“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李賢皇后崩後,循序漸進皇貴妃。越3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發,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後以病死,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況自是不複繼立皇后。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自責乎?從善又請立後,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複冊中宮之理?”從此,乾隆帝再不複立皇后。

十六年兢兢業業的皇后生涯並未得到皇帝的深愛,烏喇那拉氏在死後也沒得到乾隆皇帝的原諒,用最殘酷的方式讓乾隆永遠記住了她。

魏佳氏

魏佳氏,出身於中等官宦家庭,本系漢家女,後入滿洲旗,改姓魏佳氏。他為高宗乾隆生了4個兒子、兩個女兒,足見這位風流天子對她是十分寵幸的,特別是她的兒子顒琰後為仁宗嘉慶皇帝,母以子貴,她遂從貴人進為令嬪、令貴妃、令皇貴妃,在乾隆盛世安安樂樂地生活了近50年。魏佳氏,父親系內管領魏清泰。她們家原來是漢族,姓魏,後來入旗改姓魏佳氏。她長得豔麗出眾,光彩照人,入宮後以貴人的名份侍奉高宗,深得皇帝的寵愛。乾隆帝是清代有名的風流天子,他不僅在后宮中嬪妃如雲,而且還常常有些風流豔遇,如他的香妃之戀、他暗戀皇后的嫂子傅夫人均被傳為佳話,在以後的野史、小說、舞台、熒屏中不斷演繹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魏佳氏給皇上生了4個兒子、兩個女兒,這足以說明風流天子對她是情有獨鍾的,所以她很快從貴人升為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魏佳氏在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了乾隆的第15個兒子顒琰,這個小家夥長得高鼻梁、寬面頰,相貌俊秀,和乾隆十分相像,所以深得皇帝喜愛。顒琰生活在富裕的帝王之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做基礎,自幼就受到嚴格的皇家教育,加上他聰明機智,悟性尤佳,不僅書讀得好,而且能寫文章。他舉止端莊凝重,為人內向多思,由此更得到乾隆的器重,母以子貴,魏佳氏在后宮的地位也相應提高,到乾隆三十年(1765)被進為令皇貴妃。

乾隆帝接受了歷史上外戚為亂的教訓,對后宮的管理非常嚴格。他用歷史上著名的有德行的後妃為例,命宮人畫出“宮訓圖”12幅,每到年節就在后宮中張掛,作為後妃們學習的榜樣。其中有“徐妃直諫”、“曹後重農”、“樊姬諫獵”、“馬後練衣”、“西陵教蠶”等等,在宮中舉行宴席時乾隆帝還叫後妃們以“宮訓圖”中的人物為內容聯句賦詩,他要求皇后只能管理六宮事,不得乾預外朝事。乾隆帝的兩個皇后富察氏、烏喇那拉氏先後於乾隆十三年、三十一年死去,按清朝后宮的編制: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據此,皇后去世就由皇貴妃魏佳氏執掌六宮事。由於她在宮中生活了30多年,對后宮人與人的關係有著深刻的體會,管理起來也遊刃有余。加之她受皇后富察氏的影響,平時生活節儉,而且牢記皇帝的訓示,從不乾預朝政。

乾隆三十八年(1773),顒琰被乾隆立為皇儲,按照雍正時定下的規矩,乾隆帝將顒琰的名字寫在詔書上,密封之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魏佳氏眼看自己的兒子被立為皇儲,自然是滿心高興,她常常告誡自己的兒子,要虛懷大度,多為百姓和社稷著想。她曾想象過兒子登上皇帝寶座的莊嚴盛大的情形,然而遺憾的是她卻並未見到自己的兒子登基,這是因為她的丈夫乾隆帝不僅權力欲很強,而且身體又非常健康,一晃20年過去了,顒琰仍停滯在皇儲的位置上,他被封為嘉親王,從弱冠少年越過了青年而步入了中年時代,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85歲的乾隆帝決定舉行內禪讓出帝位,自己退為太上皇,這種帝位傳接方式在清朝是惟一一次,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也不多見。當然了,丈夫的內禪,兒子的即位,魏佳氏都沒有看見,因為她早在此20年前乾隆四十年(1776)時便已故去,但是她兒子嘉慶皇帝登位後在倡導節儉,懲處和珅等事務的處理上無不受母親魏佳氏的影響。

魏佳氏深得富察皇后真傳,儉樸低調,為人處世不張揚;處事公正,寬厚待人,后宮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條。她知道乾隆最忌諱后宮乾政,所以從不討論前朝事務。或許因為魏佳氏不是滿人,也或許是因為那拉皇后帶來的刺激太深,魏佳氏在生前沒有得到皇后的名分。但是能夠在富察皇后的陰影下得到乾隆的寵愛二十多年,只能說魏佳氏的確有著獨特的魅力,她既是富察皇后的影子,又能有著比富察皇后更為精乾的能力。魏佳氏去世後,乾隆皇帝還親自為她寫了挽詩紀念,把她的喪禮布置得頗為豪華。

乾隆一生愛過嬪妃無數,但恐怕只有這三個女人在他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吧——富察皇后是一生摯愛,烏喇那拉氏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而令貴妃則是陪他後半生的知己。

策劃:何路廣

編輯:周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