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磅消息:中國人健康50條"國標"正式發布,快看看你達到了幾條?

[養身參考] 微信每天早7點,推送養生妙招!

日前,由全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正式對外公布,這份國家層面頒布的「健康寶典」,其中包含的健康知識信息量巨大。

怎樣才能做一個健康中國人?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健康標準,今天幫大家總結了50個簡單又易記的要點,快快收藏好吧!

一、注重健康膳食 1

限鹽: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g。

2

限油: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於25~30g。

3

限糖: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於25g。

4

蔬菜和水果每日攝入量不低於500g。

5

每日攝入食物種類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

6

成年人維持健康體重,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5~24?kg/㎡。

7

成人男性腰圍小於85cm,女性小於80cm。

8

足量飲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

9

進食有規律,不要漏餐,不暴飲暴食,七八分飽即可。

10

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於2分鐘。

播放GIF

二、養成運動習慣11

鼓勵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

12

達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體活動量。

13

中小學生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運動。

三、關注睡眠及心理健康 14

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

15

出現睡眠不足及時設法彌補,出現睡眠問題及時就醫。

16

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避免持續消極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17

學習並運用健康的減壓方式,避免使用吸煙、飲酒、沉迷網路或遊戲等不健康的減壓方式。

18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人際支持,適當傾訴與求助。

19

出現心理行為問題要及時求助。

20

當與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時,不採用過激的言語或傷害行為,不冷漠迴避,而是要積極溝通加以解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四、注意用眼衛生 21

中小學生保持正確讀寫姿勢。

22

中小學生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23

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看板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24

長時間使用電腦的,工作時電腦的仰角應與使用者的視線相對,不宜過分低頭或抬頭,建議每隔1~2小時休息一段時間。

五、遠離不良習慣25

不吸煙者不去嘗試吸煙。吸煙者儘可能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什麼時候都不晚。

26

遠離不安全性行為。

27

不以任何理由嘗試毒品。

六、關愛身體健康28

參加定期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記錄,必要時就診。

29

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關注血壓變化,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

30

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血脂。

31

定期防癌體檢。

32

注意預防感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33

健康人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

34

主動了解愛滋病、B肝、C肝的危害、防治知識和相關政策。

35

被犬、貓抓傷或咬傷後,應當立即沖洗傷口,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儘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七、了解母嬰知識36

積極參加婚前、孕前健康檢查。

37

定期產檢,保障母嬰安全。

38

盡量純母乳餵養6個月。

39

注意經期衛生,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宮頸癌等婦女常見疾病的癥狀和預防知識。

40

掌握避孕方法知情選擇,知曉各種避孕方法,了解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的注意事項。

八、掌握健康急救常識41

積極參加逃學生與急救培訓,學會基本逃學生技能與急救技能。

42

遵醫囑治療,不輕信偏方,不相信「神醫神葯」。

43

配備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藥品、急救設備和急救耗材等)。

44

及時、主動開展家庭環境衛生清理,做到家庭衛生整潔,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廁所衛生。

45

適度使用空調,冬季設置溫度不高於20攝氏度,夏季設置溫度不低於26攝氏度。

46

新裝修的房間定期通風換氣,降低裝飾裝修材料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

47

烹飪過程中提倡使用排氣扇、抽油煙機等設備。

48

重汙染氣象時,建議盡量減少戶外停留時間,易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

49

不疲勞駕駛、超速行駛、酒後駕駛,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

50

選擇管理規範的游泳場所,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時不宜在室外游泳。

大家都對號入座了嗎?趕緊查漏補缺,健康起來!

附註:《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全文,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健康成都官微。

回復【名方】送你「十大名方

覺得不錯,請點贊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諮詢醫生指導。商務合作請聯繫 謝經理:18670002202(微信同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