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牌照已發,eSIM拒絕再坐“冷板凳”

醞釀多年,eSIM柳暗花明

每當人們購買新手機,第一件事就是插入自己的SIM卡。隨著智能手機的外觀越來越輕薄,SIM卡從以前的標準卡,經歷了Mini SIM、Micro SIM、再到nano SIM的演變,體積變得越來越小,從銀行卡大小縮小到現在指甲蓋大小。

如今,中國聯通在今年3月宣布eSIM獨立號碼業務全國商用,“看不見的手機卡”——eSIM終於登上了全國的舞台。

eSIM即是將傳統SIM卡嵌入終端設備中的新形態,在未來的終端設備裡將不需要再設計傳統的SIM卡槽。

目前,國內運營商針對eSIM的業務分為兩類:

獨立號碼業務。用戶可為eSIM終端開通一個獨立的號碼,支持通話、移動數據、短信等業務。

一號雙終端業務。用戶可在原有的手機主號碼基礎下,添加一個eSIM設備作為附屬終端,實現套餐共享和數據同步。

面對eSIM帶來的新機遇,走在改革前端的中國聯通則表現得最積極,率先支持了蘋果、華為、三星手錶eSIM業務的開通,並推出了多款專屬套餐。

其中10元套餐包含全國流量500M,國內通話60分鐘。20元套餐包含全國流量1GB,國內通話150分鐘。入網當月免月租,並有首存送費活動。10元套餐話費首存30元送30元,20元套餐話費首存60元送60元,用戶預存款及贈款分6個月返還,每月分別返還10、20元。

直到2018年12月中國電信也宣布推出了eSIM手錶專屬套餐。9元套餐包含全國流量500MB,國內通話60分鐘和5條短信。19元套餐則包括全國流量1GB,國內通話120分鐘和10條短信。

中國移動則是國內最晚宣布開通此業務的運營商。2019年1月宣布在天津、廣州、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成都共7 個城市推出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若用戶在2019年12月前辦理可享受免收10元/月的業務功能費優惠。

eSIM動了誰家奶酪?

儘管eSIM節約了手機空間給功能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推動智能手錶真正擺脫手機成為獨立的工作設備,更被認為是未來物聯網行業的重要技術支持,但其普及推廣的過程卻是曲折艱難。

除了中國,目前全球僅有十個國家提供eSIM支持:奧地利,加拿大,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德國,匈牙利,印度,西班牙,英國和美國。但在美國,也只是部分運營商提供這項服務。2018年4月,蘋果公司就曾對AT&T、Verizon和GSMA提起訴訟,理由是認為運營商們聯合起來抵製eSIM的普及和應用。

eSIM之所以會遇上“冷板凳”,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出現使得傳統實體SIM卡不複存在,光是這一點就威脅了運營商最基本的獲利途徑——“賣卡”。

SIM卡是用戶與運營商間唯一的紐帶,運營商不能再通過自家的SIM卡對自家的用戶進行管理,不難理解為什麽運營商會對這項突破性技術不以為然。

但即將到來的5G時代使得物聯網行業在近兩年飛躍發展,通信不僅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更意味著萬物互聯,急於轉型的電信運營商們不得不選擇擁抱變化。

SIM應用點亮5G生活

eSIM的先進性在於它僅以數據文件的形式存在,當接入到新的運營商網絡時,卡裡的信息會被重新覆蓋讀寫。

隨著“攜號轉網”的開展,eSIM有助於用戶更自由地切換網絡運營商。而將eSIM嵌入於設備中也大大提高了其在惡劣環境下的穩定型,增加了使用壽命。

對於個人用戶

eSIM基於voTEL實現,解決了原來物聯網卡無法通話、發送短信的痛點。按照未來計劃,eSIM將支持自由切換運營商網絡,給用戶帶來了更流暢的網絡使用感受,也大幅降低了用戶的通信資費成本。

對於電信運營商

eSIM將降低傳統SIM卡的製卡的成本,使運營商能將更多的資源投入發展新的業務。為運營商布局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智慧農業等垂直行業創造了一個有利的跳板。

對於物聯網市場

相比起個人市場的躊躇不決,eSIM在物聯網市場則大放光彩。相較於傳統SIM卡,eSIM無需人工插拔更換,更適應大規模物聯網部署。

通過空中寫卡,支持靈活網絡更換,確保為設備提供最高速的網絡支持,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讓連接設備從手機擴展到了更豐富的消費市場,廣泛應用在智能電網、車聯網、安全監控的領域。

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全球eSIM設備銷量有望突破5億部,並取代大部分實體SIM卡。面對“攜號轉網”的威脅,運營商不妨換個角度,通過積極地與設備商合作推廣支持eSIM的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產品,擴大業務場景,開辟新的增長點。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eSIM被賦予了舉足輕重的使命,或許將成為5G新的追逐賽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