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生兒常見皮膚病(下篇)

各位寶爸寶媽們在第一眼看見自己的小寶貝時,是不是會像掃描器一樣掃描寶貝全身,發現寶寶這兒奇怪,那兒不對的!其實,很多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對於新生兒來說是正常的

上期回顧:


粟丘疹

皮脂腺增生

吸吮水皰

新生兒牙齦囊腫(俗稱「馬牙」)

新生兒毒性紅斑

今天,褚岩醫生繼續給大家講講那些看著嚇人 其實都是正常的新生兒皮膚狀況


01

新生兒生理性脫屑

幾乎每個寶寶出生後一個月之內都會出現皮膚乾燥脫屑的情況(圖1)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因為在子宮裡有羊水浸泡,皮膚含水量較高,出生後脫離這種潮濕環境,水分蒸發,隨著皮膚正常的新陳代謝,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脫皮」。


有些過期產或胎盤功能不良的寶寶,甚至會表現為大片的膜狀脫屑,有時在手腕、足踝等部位還會有輕微的皸裂出血現象(圖2)。


只要寶寶反應良好,飲食、睡眠都正常,就不必緊張。


但是提醒爸爸媽媽們注意一點,小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經表皮失水較多,洗完澡給寶寶全身多塗潤膚劑滋潤保濕還是有助於維護皮膚正常屏障功能的,特別是脫屑較明顯的時候,更要注意潤膚。


02

痱子

痱子是由於排汗受阻或汗腺導管破裂所致,分為晶痱和紅痱。


晶痱為表淺的角質層下汗管阻塞,無炎症反應,皮膚上可見直徑1-2mm的透明小水皰(圖3)。


紅痱為表皮中層汗管阻塞,表現為針尖大紅色小丘疹(圖4)。如進一步加重繼發細菌感染,可形成膿痱(圖5),新生兒更常見。

(圖4)

(圖5)


怎麼辦?

注意控制室溫和空氣濕度,避免過多出汗,讓汗液及時蒸發,保持皮膚表面乾爽,才能避免痱子反覆發生。輕微的晶痱不需特殊處理,做到上面這些即可自行乾涸脫屑。紅痱階段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痱子粉,如繼發細菌感染,則需要使用外用抗生素製劑,如莫匹羅星軟膏。

03

新生兒頭皮水腫/血腫

胎兒出生時頭顱在產道受壓、牽拉或使用器械助產等可導致頭皮水腫或血腫(圖6)。


頭皮水腫為皮下軟組織充血腫脹,質軟無波動感,可跨越顱縫,但數日即可自行消退。


頭皮血腫因顱骨骨膜損傷和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積聚在顱骨與骨膜之間而形成。多在出生後數小時或2-3日後出現,為頭部皮下局限性腫脹,有波動感,不越過顱縫,皮膚顏色正常。血腫1周內達最大範圍,之後逐漸吸收縮小。


視血腫大小不同,一般可在2周-3個月左右消退。巨大血腫有時不能完全吸收,最終機化形成永久性腫塊。早期可以外用喜遼妥乳膏促進血腫吸收消退。



04

新生兒痤瘡

有的小寶寶出生後面部可以有類似於「青春痘」的皮損(圖7),往往被誤診為「濕疹」,其實是發生了新生兒痤瘡。

20%的新生兒可有輕度痤瘡,多表現為閉合粉刺(白頭),可見開放粉刺(黑頭)、紅色丘疹和膿皰。

其發生可能是來自於母體的或內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所致。

怎麼辦?

皮損大多可在1-3月內自行消退,輕症不需用藥,注意皮膚護理即可;重者可外用治療痤瘡的藥物,以免遺留痘坑樣瘢痕,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治療粉刺的藥物可能對皮膚有一定刺激。


01

新生兒膿皰瘡

若護理不當,如不經常洗澡等,新生兒可以發生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膿皰瘡,而且往往是大皰型膿皰瘡(圖8)。


由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若不及時治療,細菌感染可泛發全身,出現肺炎、腦膜炎、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敗血症等而危及生命。

怎麼辦?

本病預防在先,注意清潔洗澡,特別是加強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部位的護理,一般不會發生。萬一出現需要及時就診,輕症可抽吸皰內膿液後外用抗生素軟膏,重症需要口服或靜脈輸注抗生素,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06

鵝口瘡

鵝口瘡為發生在口腔粘膜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現為白色的斑點、斑片(圖9),擦掉表面白膜會留下紅斑。

怎麼辦?

出現鵝口瘡後需要注意口腔護理,每天用軟布蘸清水擦拭寶寶口腔粘膜,注意動作輕柔以免損傷,局部可以用棉花棒塗抹碳酸氫鈉溶液或製黴菌素溶液,每天2-3次進行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