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直腸癌應如何注重飲食療法。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上排行第三,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和食道癌。患者大多數都在40歲以上,那麼患了直腸癌有什麼好的飲食治療方法嗎?下面就讓專家介紹直腸癌的飲食療法。

強調均衡營養,注重扶正補虛


直腸癌病人「內虛」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虛而致癌,因癌而致虛,虛中夾實,以虛為本。食療的目的是保證直腸癌病人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直腸癌病人的康復,應以扶正補虛為總原則。故《內經》說:「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在扶正補虛的總則指導下,對直腸癌病人的食療應做到營養化、多樣化、均衡化。


熟悉性味歸屬,強調辨證施食


直腸癌與其他疾病一樣,直腸癌病人都有陰陽偏勝、寒熱虛實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熱溫涼、辛甘苦酸鹹四氣五味之別。熱證宜寒涼,寒證宜溫熱;五味入口,各有所歸,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苦入心,酸入肝。



選擇抗癌食品,力求有針對性


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療抗癌作用,可有針對性地選擇應用。對消化系腫瘤有益的食物有韭菜、蒓菜、捲心菜、墨菜、百合、刀豆等。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製品、綠茶等直腸癌患者都可以食用,因為它們也都是抗癌良藥。



直腸癌的三大癥狀


直腸癌最容易讓人發現的兩個癥狀是便血和腹痛。


它還有第三個癥狀——大便習慣的變化。因為這個癥狀對很多人來說習以為常,所以它常常被直腸癌病人忽略。


事實上,結腸癌患者出現大便習慣改變的癥狀並不少。


據統計:在各大城市的直腸癌患者中,有60%的患者有便秘現象。


直腸癌患者大便異常的原因


正常的大便:健康人的大便是呈柱狀,質地較軟。排便頻率為一日1-2次或者兩日一次都是正常現象。少數人的大便不成形或是質地較硬的柱狀,他們的排便頻率是三天一次。


直腸癌病人體內的腫瘤刺激腸粘膜,產生滲透的體液,這些滲透的體液在腸道中積存,從而刺激腸道蠕動,導致結腸癌患者出現腹瀉現象。


直腸癌病人體內的腫瘤如果出現炎症、壞死,並且造成了腸道阻塞,就會延長人體糞便的通過時間,導致結腸癌患者出現便秘現象。



直腸癌的治療


如今,癌症已不再是「絕症」!在中國,治癒的直腸癌患者已經有上百例治癒後生存十年以上了,甚至還有生存超過二十年的。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早期直腸癌可以通過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的綜合治療,達到治癒的效果。


針對直腸癌晚期患者,目前醫院也有了相應的治療方案。醫生一般會先採用保守治療,等到患者體內的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然後配合其它的綜合治療,達到治癒直腸癌的目的。針對年齡較大、體質差的直腸癌病人,醫院會採用對身體創傷較小的現代腹腔鏡微創外科技術治療。更妙的是:這第三種治療技術對地位直腸癌病人更是福音,它既能精準切除患者的腫瘤,又能保住患者的肛門。


人們需要細心觀察自己身體的異常,特別是大便。定期到醫院做好體檢。儘早切斷直腸癌的一切病變可能性。即使發現身體已經出現異常,患者也不需要慌張,積極進行治療,治癒是遲早的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