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是關羽大意了嗎?

大意失荊州

文/張超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關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等我們耳熟能詳的精彩篇章的主角都是關羽。關羽終其一生忠於劉備,忠於蜀漢政權。因此,他備受歷代帝王的推崇。關羽死後不斷被帝王們追封,由侯而王,由王而聖,由聖而帝,達到了無人可及的高度。在關羽一生的傳奇中,我們不得不提及“大意失荊州”,這是關雲長一生中最為悲壯的時刻。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關羽丟失軍事重鎮荊州的呢?真是由於關羽的大意嗎?就此話題,我們一起來粗淺地探究一下。

我們先從“襄樊之戰”開始說起,這是一個繞不開的事件。正是因為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才給了東吳奪取荊州的大好時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劉備於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經過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蜀漢政權的雛形初步形成。形勢一片大好,極大地鼓舞了劉備集團計程車氣,更增強了集團將領們攻城奪地的信心。這一年的秋天,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似乎是要奪取襄樊,好給大哥劉備來個錦上添花。

當時,駐守樊城的是曹操的心腹大將——征南將軍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堂弟。曹操得知關羽進攻襄樊的消息後,立刻派遣左將軍於禁前去增援曹仁,生怕有所閃失,丟了襄陽和樊城。於禁率領大軍到達樊城以後,曹仁命令他和龐德一起駐守樊城以北。援軍就位,布置妥當,信心滿滿的曹仁,嚴陣以待關羽。然而,曹仁等來的不只有關羽的大軍,還有從天而降的傾盆大雨。人要倒霉,喝涼水都塞牙!這句話對鎮守樊城的曹仁來說再也合適不過了。連綿的大雨,致使漢水暴漲,洶湧的洪水淹沒了於禁等率領的七軍。瓢潑的大雨,滾滾的洪流,對於攻城的關羽來說,反倒是一把利器。關羽趁此大好戰機,親率戰船攻擊處於洪水包圍之中的於禁所部,於禁自是不敵,兵敗被俘,同時被俘的還有立義將軍龐德。面對兵敗被俘的窘境,於禁龐德二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擇——於禁投降,龐德就義。龐德就義前,關羽試圖勸降他,龐德則立而不跪曰:“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關羽所殺,其氣節為世人所折服。

一死一降,曹仁瞬間失去了兩員大將。還有比這更悲催的——樊城守軍不過數千人,賴以為屏障的城牆還被洪水衝塌了幾處,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有船的關羽可不怕,率大軍圍樊城數重。面對如此危局,身陷重圍的曹仁只有兩條路可走——是守,還是走?這是個問題,這個問題困擾著曹仁,經過深思熟慮,曹仁接受了部下滿寵繼續堅守樊城的意見。就在曹仁下定決心拚死堅守的關鍵時刻,曹操派出的徐晃援軍也趕到了襄樊。還有更驚喜的——洪水也減弱了。這時,徐晃從外圍攻擊關羽所部,關羽失去了戰略優勢,只好暫緩進攻樊城。沒錯!只是暫緩奪取樊城。因為到嘴的肥肉,關羽是不會輕易丟掉的。

“襄樊之戰”由關羽的戰略進攻階段轉變為戰略相持階段。關羽所部深陷襄樊前線,對於蓄謀已久準備奪回荊州的東吳集團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關羽肯定不會心甘情願結束“襄樊之戰”,奪取襄樊二城,已經不僅僅是關羽的軍事任務,更是一項無比重要的政治任務。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襄樊之戰”是關羽自己發起的,並沒有得到劉備的授意,可以說是擅自行動。如果在損兵折將的情形下,仍然不能奪取襄樊二城。那麽,關羽這個師出無名的行動,是無法跟劉備交代的。所以,關羽必須拿下襄樊。然而,天時地利都沒有了,就連兵力也捉襟見肘了,面對曹仁、徐晃二將鎮守的襄樊,關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兩難境地。如果抽取防備東吳的荊州守兵前來增援,那麽荊州後方就會兵力空虛,一旦東吳來攻,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不抽調荊州守兵,那麽襄樊前線的戰事就會吃緊,想拿下襄樊,比登天還難。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接任東吳大都督的呂蒙建議孫權想盡一切辦法,要讓關羽相信東吳不會奪取荊州三郡,促使關羽放心的把荊州守兵調往襄樊前線。只要荊州守兵被調走,那麽,東吳大軍趁虛奪取荊州三郡,則易如反掌。

如何讓關羽放下戒備東吳的心呢?為此,東吳集團開展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先是駐守陸口的呂蒙“生病”了,病情很嚴重,身體條件不允許其再繼續工作。孫權詔令其回建業養病,且這條詔令不加密封,生怕關羽得不到呂蒙“生病”的消息。如此大張旗鼓,關羽豈能不知曉呂蒙已經去頤養天年了。不僅知道,他還真相信了,防備東吳偷襲的戒心,有所松懈。緊接著,孫權派遣當時籍籍無名的陸遜接替呂蒙駐守陸口。陸遜剛到陸口,就給關羽寫了一封長信。陸遜在信裡先是以同盟的身份祝賀關羽取得的偉大戰績。接著極力吹捧關羽的神勇無敵,溢美之詞,無以複加。同時,陸遜還把自己貶低的一無是處,並且表達了自己對關羽的崇拜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信的最後,陸遜還不忘善意地提醒關羽,曹操狡猾,不會善罷甘休,必定會繼續增援襄樊。在這緊要關頭,如果要想取得全勝,還希望關羽早做打算,以備萬全。

剛走了“病秧子”,又來個“書呆子”。關羽看完信後,終於放下了防備東吳的戒心——東吳不足為慮也!一連串的戰略欺騙,終於起了作用,關羽逐步抽調荊州守兵,前往樊城。殊不知,一場大的陰謀正向關羽悄悄襲來。

建安二十四年閏月,孫權秘密派遣呂蒙、陸遜兵分兩路偷襲荊州。呂蒙所部自尋陽出發,呂蒙使人扮作商人,盡著白衣搖櫓,其余精兵強將皆埋伏於舟中,一路溯江而上。沿途關羽布置的明崗暗哨,全部被呂蒙乾掉,以至於很長時間關羽都不知道荊州被偷襲。呂蒙一路長驅直入,警察守將士仁、南郡太守糜芳皆不戰而降。呂蒙佔據江陵以後,嚴肅軍紀,秋毫無犯,盡得民心。陸遜則攻取宜都、秭歸等城,還屯夷陵,防備蜀漢。

正在襄樊前線的關羽,“意外”得知東吳偷襲荊州以後(曹操故意泄密給關羽,以擾其心),關羽猶豫了,到底要不要撤兵回援荊州?這一猶豫要了關羽的命,曹操增援襄樊的十二營士兵到了,徐晃抓住戰機,和曹仁一起夾擊關羽,關羽不敵,無奈全線撤兵。

往哪撤?呂蒙、陸遜幾乎全部佔領了荊州三郡,關羽無奈只好先退到當陽,最後又敗走麥城。孫權遣人誘降關羽,關羽詐降,私下從麥城逃出,一路潰不成軍,僅餘十余騎。孫權命潘璋、朱然斷其退路。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父子被馬忠所擒,皆被殺。荊州三郡,全部為東吳佔據。

千百年來,世人談到荊州之失的原因,常常會歸結為“大意失荊州”。誠然,關羽的確過於大意,在後方不穩,準備不足的情形下擅自發動“襄樊之戰”,是導致荊州丟失的前奏。緊接著輕敵冒進,盲目樂觀,錯估形勢,貿然抽調荊州守兵,致使後方空虛,給了東吳偷襲成功的機會。但是,關羽丟失荊州的原因絕不止這些,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劉備集團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襄樊之戰是關羽私自發起的,劉備並沒有斥責關羽的擅自行動,也沒有在戰事發生以後給予關羽任何的支援,任其單打獨鬥。可以說,關羽是一己之力戰兩國,焉能不敗。

其二,關羽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對於部屬過於苛責,內部不夠團結。前面我們提到,呂蒙偷襲荊州三郡的時候,警察守將士仁、南郡太守糜芳皆不戰而降。為何會有這樣的隊友?據《三國志》記載,關羽出征之前,命士仁、糜芳負責供應大軍糧草。二人認為關羽平時過於輕視自己,所以沒有全力支援襄樊前線的關羽。關羽非常生氣,放出話來:“回去就懲治二人。”士仁、糜芳聽聞,恐懼的不得了,所以一經孫權誘降,便臨陣倒戈,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三,關羽不懂政治,不會維護同盟關係。先前,孫權派遣使者為兒子去跟關羽女兒求婚,欲結為兒女親家。關羽非但不允許女兒嫁給孫權家,還大罵使者:“虎女焉能配犬子。”孫權十分惱怒。當時,孫劉屬於同盟關係,關羽完全可以用各種借口委婉地拒絕孫權的請求。有一種婚姻,叫做政治聯姻。難道你關羽不知道嗎?從這一點上看,關羽在政治上非常低能,玩不好政治,就會被政治玩。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用好了比用兵還管用。比如,呂蒙在佔領江陵以後,約束部屬,秋毫無犯,對江陵百姓噓寒問暖。關羽計程車兵,聽說自己的家人不僅沒有受到傷害,還被無微不至的照顧,哪裡還有鬥志,軍心渙散,一觸即潰。

不管怎麽樣,死後的關羽,極盡哀榮。歷朝歷代的帝王不斷追封關羽,由侯而王,由王而聖,由聖而帝,榮耀達到了無可複加的高度。“忠心昭日月,義烈貫千古。”關羽已經變成了忠義的代名詞,從古至今,全國各地的關帝廟的香火從未中斷。關羽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人物,而是化成了一種精神根植於中華大地,生生不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