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建:世界將迎來碳、債、人三重“達峰”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趙建(西澤研究院院長、教授)

  人類社會正面臨三重大轉捩點疊加,即碳、債和人同時“達峰”

  大自然對碳排放的容忍能力似乎已到極限,平均氣溫的升高(極熱和極寒),各種極端氣象以及各類瘟疫只是幾個典型信號。如果說在農業社會,人與自然可以更好的和諧統一,在工業社會就很不一樣。這是因為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遠遠慢於人類工業型消費型社會活動的衝擊,這個衝擊以碳排放為主。試想一下,大自然的進化,生化原料的形成,都是以億萬年為部門,但人類的工業化步伐卻是快的驚人,從工業革命到現在才不過幾百年的時間。因此,人類當前的經濟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程度有多大雖然還是未知數,但是一些嚴重的後果已經顯現,人類不能繼續選擇無視。

  而債務大爆炸,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瘋狂的資產泡沫和惡化的通脹預期,負利率等極端信號,也意味著長周期債務也在逐漸“達峰”。最近十幾年有兩次債務大爆發,一是次貸危機之後,一是大疫情之後。第一次,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將資產負債表擴張了5倍(從7000多億美元到3.5兆美元)。第二次是大疫情危機,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擴張了接近1倍。從政府,到企業,到個人,幾乎無人不債。如果說次貸危機是美國個人債務的一次達峰,歐債危機是政府債務的一次達峰,那麽在各國央行債務貨幣化能力異常強大的今天,債務達峰然後掉頭向下的時間被人為延長了。美聯儲通過spv機構向個人和家庭派發的現金,本質上就是將個人債務貨幣化後轉移到政府身上。這種方法較為成功的避免了疫情造成的失業和貧困,但是引發了人們對美國財政危機和美元危機的擔憂。首先反應在金融市場上,就是資產價格的惡性通脹,這造成了嚴重的代際矛盾——資產是未來的消費品,資產價格泡沫意味著未來的消費更貴了,上百兆美元的養老金找不到合意的優質資產,甚至要付出負利率的代價。

  當代人用過剩的流動性,過度的購買了資產——屬於未來的財富,導致未來一代只能用更高的價格接盤。如果說碳達峰過程中是不斷上升的地球溫度對自然生態的破壞,那麽在債達峰的過程中形成的通貨膨脹(包括住房價格),則是價格普遍上升對經濟生態的破壞——佔人類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生活成本的普遍上升和生活質量的下降。

  而債的達峰,正在以一種經濟壓力的形式推動人的達峰——人們正在因為背負了過多的債務而降低生育的意願。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新出生人口1200萬,相對於過去幾年的1800萬,1600萬,處於一種台階式下行狀態,表明人口的增長也處於達峰停滯階段。原因有很多:首先,高企的房價和債務負擔,使得很多年輕人“談婚色變”、“望孩卻步”,人們在負債消費中已經成為房奴、孩奴…。其次,來自發達國家的個人消費主義已經大大降低了人生育的願望。同過去相比,可供人類消費娛樂的事情很多,生育後代帶來的“天倫之樂”的快感有了越來越多的替代品。我見過好多年輕人,問他們為什麽不結婚生子,他們的回答是現在好玩的事情太多還沒玩夠,而且生孩子太麻煩,有了孩子就沒有自己的生活了。可以說,生育欲望的降低與個人消費主義有著直接的聯繫。第三,昂貴的現代生活方式使得生育孩子成為一種奢侈品。在大城市裡,房價越來越貴,人們無法獲得居住的安全感,結婚越來越難。同時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越來越貴,因為現代工業社會,尤其是後工業時代、大服務業時代,不是農業社會,人必須作為一種人力資本來進行“投資”。人不僅僅是簡單勞動力(這些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而是必須成為一種資本品,否則就很難適應現代城市生活。這樣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在“內卷”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高。而高昂的房價裡面,有一多半是學區房等人力培育成本。而人們在每個月歸還的住房債務裡面,又有一大半要為此買單。這樣債務的達峰與人的達峰又微妙的聯繫在了一起。

  如果說人類過度的經濟耗能活動造成了大自然對碳的容忍已經到了頂峰,那麽有理由相信債務大爆炸與自然生態的惡化有著緊密的關係,因為過度負債的本質其實就是過度透支未來的資源。債務激發了人的貪婪,過度消費和過度投資成為普遍現象。尤為重要的是,個人債務向國家債務的轉移,更加加劇了債務的不利後果。人類已經集體患上了債務依賴症,分配不平等,還債付息導致的貧困和破產,惡性通脹,萬物炒作引發的泡沫,負利率等種種異象和極端事件,同生態系統碳達峰形成的信號一樣,正在預示著債務的膨脹也到達了極限。其中最明顯的信號就是消失幾十年的通脹開始逐漸顯現。

  美國中小型企業漲價計劃的調查指數,飆升至接近歷史高位的水準

  碳、債、人是現代經濟長期增長所需要的三個重要變量,分別代表著生態資源、金融力量和經濟主體。在三者當中,人又是最重要的。而與以前主要作為勞動力相比,在現代消費主義社會裡消費者的角色顯然相對更重要了,人在現代經濟中,既是勞動者,又是消費者。“人是萬物的尺度”,現代經濟是人本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正在引起經濟學家們的反思。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往往將人的生產者和勞動者的角色放在第一位,沒有考慮到人作為消費者的一面。現代經濟體系需要將人而非資本作為經濟的中心——顧客即上帝。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來源,中國作為一個超級規模經濟體,優勢就在於世界第一人口。當人口開始達峰,並逐漸負增長的時候,產生的後果也將是史無前例的。

  在碳、債、人同時達峰的過程中,經濟學思想和理論需要一次革命式重構。經典經濟增長模型中的要素主要是資本、勞動力和技術及其它“索羅剩餘”,並沒有碳和債,也就是沒有考慮經濟增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生態或氣候環境資源問題,以及生產方式的負債端或資金來源端。即使考慮,也是把它們當做一種外生衝擊。比如自然災害和金融危機的爆發,對經濟增長造成的重大影響。如果將瘟疫看做是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產生的次生災難,那麽這次大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也是“碳”的衝擊。

  當然,也沒有考慮人作為消費者和需求創造者的重要性。傳統經濟增長理論中的函數是生產函數,人不過只是一種勞動力要素,依然是“薩伊情結”的,即依然認為“供給自動創造需求”,沒有考慮人作為消費者在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方面產生的影響,顯然也就不會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需求不足”的長期頑疾或者視而不見,而需求不足恰恰是現代經濟危機的源泉之一。

  因此,必須從幾十年沒有實質性更新的傳統宏觀經濟增長理論中跳出來,以一種新的範式去思考現代經濟增長了。最近幾十年,尤其是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十幾年,碳和債已經不是現代經濟微不足道的影響變量或幕後松弛的約束條件,而是成為現代經濟運行中起到直接作用的變量。對“碳資源”的過度消耗,對債務的過分依賴,對人作為消費者或需求創造者的重新定義,顯然成為現代經濟增長和社會中的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核心變量。經濟學思想迫切需要一場革命。

  三重達峰引發的後果需要引起政策當局和投資者的重視。第一,碳排放成本的提高可能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限產,改造生產設備帶來的資本支出,購買碳排放權,金融資本對上遊大宗的炒作等,都會大幅提高日用商品價格。第二,債務從膨脹到緊縮引發的金融危機,這個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當前美國已經陷入國家債務和貨幣化的泥淖不能自拔,但美元危機造成的後果需要全球來承擔。當承擔世界貨幣的美元都發生貨幣危機的時候,意味著全球貨幣體系的崩潰。第三,中國的年輕人口佔比早已達峰,當前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進程,這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極其嚴重的。最近三十年,全球經濟增長主要源於中國的人口紅利,而這一紅利的消失,而且逐漸變成人口負債,會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產生巨大的負面衝擊。世界將以什麽樣的姿勢迎接一個老去的中國?這個恐怕連中國自己都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總而言之,碳達峰引發的通貨膨脹,債達峰引發的赤字危機,人達峰帶來的養老金危機,正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宏觀經濟世界。

(圖源:百度,stocksnap.io)

  (本文作者介紹:西澤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學家,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西澤金融研究院院長,曾擔任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平安銀行研究中心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