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騫為聯絡大月氏而出使西域,那麽他的目的達到了嗎?

絲綢之路是西漢時期開辟的,從漢朝直至歐洲地中海地區的一條重要經濟走廊,然而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帶有偶然性,張騫西行的真正目的是聯合匈奴的敵國——大月氏共同牽製匈奴。

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隴西。

上述記載出自《史記·大宛列傳》,講的就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大月氏曾經是北方的強國,史書中說它強盛之時“控弦者可一二十萬”,但是正在它強盛之時,卻有一個狠角色崛起了——匈奴的冒頓單於。冒頓單於的故事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在之前文章中有過詳述,他崛起之後很快就消滅了曾經壓迫匈奴的東胡,並且驅逐了大月氏,吞並了樓煩,收復了秦朝大將蒙恬所佔領的匈奴故地。

冒頓單於死後,他的兒子老上單於即位,老上單於又繼續出擊大月氏,並且殺掉月氏王,將他的頭顱做成飲酒器,整個大月氏政權整體向西遷移(及冒頓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單於,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敗,乃遠去)。

正是在此時,已經決心與匈奴鬥爭到底的漢武帝在匈奴俘虜口中得知了大月氏與匈奴的敵對狀態,於是他決定派使者出使西域以聯絡大月氏,兩國一東一西聯合牽製匈奴,這位奉命西行的使者就是著名的張騫了。這一年是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張騫的出使並不順利——想要到達大月氏就必須得穿越匈奴的領土,正是在這段途中,張騫被匈奴人所俘虜並關押了十餘年,在此期間匈奴多次勸降張騫,但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留騫十餘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在匈奴看管稍微松懈之時,張騫與隨從乘機逃脫。他們逃到大宛之後得到了大宛的幫助最終順利抵達了大月氏。但是此時的大月氏已經“樂不思蜀”了,他們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為什麽非得要去復仇呢(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自以遠漢,殊無報胡之心)。所以,張騫此次出使大月氏乃是“不得要領”而還,在回歸途中他們再次被匈奴俘虜,再次僥幸逃脫,他們一行百餘人,在西行十三年之後,僅僅張騫和匈奴向導堂邑父兩人回到了漢朝。這一年是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張騫回國之後向漢武帝匯報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政治、軍事情況,漢朝終於了解了西域各國對匈奴的關係。在漢朝傾全國之力與匈奴作戰之時,漢武帝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所以,為了宣揚國威以及聯絡匈奴的敵國烏孫,漢武帝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再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著三百餘名隨從以及大量財物。在張騫的第二次西行之後,絲綢之路才逐漸被開發出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