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前的“捆綁遊戲”:字節跳動開啟大範圍期權換購

文 | 張雨忻 宗迪Frazer

創業第七年,字節跳動正在展開一輪新的期權激勵行動。

近期,36氪從多位字節跳動員工處了解到,在集團 4 月初員工績效及年終獎數額確定後,字節跳動將開放新一輪期權換購:

有別於大部分公司的期權授予方式,字節跳動此次激勵方案討巧地變為允許部分員工將所獲年終獎金以每股 44 美金的折扣價等比兌換為相應數量的期權,10 股起換,相應行權價為每股 0.02 美元(最終行權時相當於每股 44.02 美金),且個人的兌換上限不能超過自己 2018 年的年終獎總額。

一般來說,期權通常分為授予、成熟、行權和變現退出四個階段。而企業在進行期權授予時,為達到最大激勵效果常會設定一定條件進行人群範圍界定,比如業績貢獻、職級、在職時間等。

不過,由於字節跳動此次激勵規則特殊,因而其這一輪期權激勵所覆蓋的員工數量較大,據36氪觀察,在其 2018 年度績效評定中達到 M 以上(含M)的員工都有資格參與兌換。而字節跳動的績效評定共分八級,從低到高依次為 F/I/M-/M/M+/E/E+/O ——比M更低的考評等級僅有三級。保守估計,60%以上的員工都將能夠參與這一次期權激勵。

這樣的授予方式在大多數公司中並不常見,即便奉行“全員持股”如阿里,上市前有權獲得期權的員工也需要職級在P6之上,這意味著字節跳動的期權授予範圍一定程度上放寬了限制。

同樣不常見的還在於其成熟期的選定。一般來說,起長期激勵作用的期權其兌現的周期在 4 年,過去字節跳動內部小範圍授予期權時也遵此慣例。

但此次字節跳動有關期權的成熟條件設定有所不同——兌現周期短。集團的年終獎分為兩部分:全年獎和超額獎。其中,將全年獎換為期權的,期權將以2019年3月1日為起算日一次性到位;而超額獎的部分則以2019年4月1日為成熟起算日,每月發放0.5個月獎金數額對應的期權(兌現周期也明顯短於常規的 4 年)。

與此同時,字節跳動最近也在從離職員工和在職員工手裡回購期權。多位字節跳動離、在職員工告訴36氪,離職員工的期權回收價格為稅前 26.29 美元/股(折合 176.65 元),在職員工的期權回收價格為稅前 32.86 美元/股(折合 220.80 元)。不過,本次期權回購並非強製。

可以注意到,回購價格和此次兌換價格之間存在較大價差,當然,字節跳動也禁止員工之間私下進行期權交易。

回購離職員工、在職員工的期權一方面是增加內部流動性、調整公司期權池現有的份額,為這一輪新期權的發放留出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讀為字節跳動正在做上市前的期權盤整。此前,包括阿里、小米等在內的上市公司都在上市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開始向老員工回購期權。

2018 年底,字節跳動完成估值 750 億美元的 Pre-IPO 融資後,上市傳聞就沒有斷過。此番大規模發放期權很有可能就是上市前的一次員工激勵。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字節跳動比以往都更需要現金流了。

字節跳動 2018 年的年終獎將在 4 月發放,在這個時間點推出“年終獎換購期權”的方案,其實可以理解為討巧地將本應以現金發放的年終獎換成了“現金+期權”的形式。但這麽一調整,對於公司來說可以直接減少大筆的一次性現金支出,同時也降低了員工換購期權的心理門檻,並在上市之前加強了二者的利益綁定。

“頭條在上市前對現金流的管理肯定會比以前更謹慎了”, 一位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告訴36氪,“保住現金流,做高業績,是上市前的目標。”

的確,字節跳動一向被認為非常敢於花錢。據 The Information,字節跳動在 2018 年虧損 12 億美元,這很大程度上是由 tik tok 巨額投放成本導致的。但海外市場對於字節跳動來說又非常重要,不論從超過千億的營收目標來看,還是從上市做高估值的角度來看。

但燒錢的項目遠不止 tik tok 一個。“頭條上市前還有很多業務是需要持續投入並實現增長的,它需要考慮如何用較低的現金成本穩定員工、鎖定和促進其未來這段時間的貢獻,並把账面現金流投入到更需要的業務中去,因而此次的操作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上述人士分析道。

不過,回歸到員工層面,這次所兌換的期權最終能否獲益、又能有多大的獲益空間呢?一個公式也許能給我們一個粗略的認知,即可獲益價值=(每股普通價格—44.02美元)×普通股份數×(1—稅率)。

值得一提的是,據部分知情人士透露,前述 44 美元的每股期權價值所對應的公司估值為 660 億美元;而據最近新入職員工反饋,其 offer 中 package 裡期權的每股價值則被定義為 60 美元,按上述知情人士所提供數據的對應關係,則這個價格對應下的公司估值為 900 億美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