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聞特寫:石柱蜂蜜「獵人」譚定成

重慶網路廣播電視台 記者 羅思

以前山裡人物資匱乏,舌尖的一點甜就是最奢侈的享受。因此,土家族人世代都有養蜂的習慣,也練得一身「接蜂」的好本事。在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在房前屋後放幾個蜂桶。不過,像譚定成這樣養蜂,遍布方圓幾十公里深山,那也是極少見的。

伴隨著植物花期結束,家住石柱南賓街道黃鶴村的譚定成就要上山收割蜂蜜,這就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搶蜜季」。

進山的路線濕滑難行,老伴總得嘮叨一番。一大早,譚定成和老伴一起出發了。南賓街道黃鶴村雖然距離縣城只有半小時的車程,但進山的路線蜿蜒曲折,並不好走。

多年來,譚定成背著自製的木質蜂桶翻山越嶺,在附近深山崖壁、岩洞裡放置蜂桶,最遠的蜂桶離村子有30多公里。

譚定成說,這深山的蜜蜂比村子附近的蜜蜂勤快,蜜源也廣,這也是他格外偏愛「野外耕耘者」的原因。收割蜂蜜的譚定成夫婦也如辛勤的蜜蜂一樣,早上天亮就出發,晚上七八點摸著黑回家,幾個饅頭就是一天的乾糧。

割蜜的路線雖然崎嶇難行,但收穫的季節裡充滿了喜悅。老譚告訴記者,他的手藝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從小跟著大人上山采蜜。他說,這土蜂蜜是天生天化的,養土蜂蜜,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蜜蜂回歸自然,同時還要多做桶,做好了桶塗上蜜,放在合適的地方,大山就會把蜜送給你。

「蜂王你辛苦了一年,我現在要找你分點蜜,現在我就要請你讓一下,蜂王,請下,下桶。」老譚嘴裡不停的念叨著。老譚告訴記者,這樣騰動蜂桶的意思,就是說讓蜜蜂從桶裡出來,才不會傷害工作的蜜蜂。

老譚養蜂,用的都是土辦法,連割蜂蜜也是。他說,這是對「勞動者」的尊重,也是對大自然的尊重。

緊接著,老譚點燃特殊的草,形成煙霧,對蜜蜂進行驅趕,把蜜蜂趕到桶底,然後就可以割蜜了。打開桶蓋,排列有序的蜂房裡裹著金燦燦的蜜,老譚用鏟子輕輕剷出部分蜂蜜。可這蜜剛取一半,老譚就不鏟了。

譚定成說,這是我們土家族養蜂人的傳統,取蜜隻取一半,因為冬天來了,花很少,我們需要給蜜蜂留蜜過冬,如果一下子全部取完了,蜜蜂就會餓死,或者離開蜂桶。

回到家,譚定成熟練的將搗碎後的蜜塊裝入細紗布中,懸空掛起,琥珀色的蜂蜜緩緩流下。看著甜甜的蜂蜜,老譚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今年有20多桶蜜蜂,已經賣了120斤糖,賣了一萬多元錢,現在還有5、60斤還沒有賣,預計今年總收入接近3萬元左右。

在石柱像老譚一樣的養蜂人還有很多。據了解,今年,石柱共發展中蜂10萬多群,蜂農戶均收入達1.5萬元以上。到2020年,計劃總養殖規模達到15萬群,產業效益到達4.0億元。完成 「石柱蜂蜜」品牌打造、石柱縣中益鄉「中國中蜂文化第一鄉」的創建目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